文章吧手机版
武志红: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找的
日期:2020-04-20 14:02:44 作者:武志红 来源:武志红 阅读:

武志红: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找的

  作者 | 武志红

  值班编辑 | 张罐子

  “

  读完一本关于摆脱不健康人际关系的书后,我感觉好像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铺在自己面前,只要勇敢地走下去,就可以抵达幸福快乐彼岸

  但同时,这种美好愿景却隐隐让我产生了一丝恐惧

  假若我的主要问题拖累症’得到了缓解,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这太难想象了,有种我不再是我的感觉。

  现在,因为拖累症,我的确有点儿痛苦,但这种痛苦我习惯了,并不至于忍受不了

  那条阳光大道是有点儿诱人,但我真的在想,就这样好了,不变好了。拖累症固然累人,但我还能够忍受。

  这是一个朋友来信

  她是一个敏感感性女孩,某本书极大地触动了她的内,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一个主要问题——拖累症。

  那本书还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详尽方法,于是她好像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看到了通向幸福、快乐人生的可能性

  然而,这种可能性让她产生了恐惧心理

  她抗拒这本书给她的启示本能地想停留在原地,宁愿忍受,也不想改变

  为什么?

  她的来中也给出了答案——“这种痛苦我习惯了。”

  01

  积习难改,她也不例外

  不过,在我看来,所谓“积习难改”,并不仅仅是因为惰性,更深层原因控制感。

  习惯意味着,我们看见开头,就可以隐隐看到结尾。

  不管结尾是好是坏,只要能预见到就好。

  其实,我们最惧怕的,并非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

  假若痛苦能被我们预见到,那么从心理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会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预言”。

  如果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

  

  如果预见到了不幸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

  所以说,尽管我们很容易归罪于人,可是我们人生的结局,在相程度上却是我们主动推动的。

  02

  一天,临近傍晚,我独自走在广州的滨江路上。

  这是快乐的一天,有几件事很中自己心意。因这种愉悦心情,一切景色看上去都那么宜人

  突然,我看到一条货船从珠江上缓缓滑过,货船的尾部拖着一条长长的油污带,在落日余晖中显得非常刺眼

  看到这幅景象,我不由得悲从中来,脑子里蹦出了一句话: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世界

  这句话从脑子里蹦出后,我吓了一大跳:仅仅一条船带来的污染,居然就令我很自然地下了这么大的一个无比悲观结论

  那段时间,我正在思考自动思维的事。

  所谓“自动思维”,是指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后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句子。这样的句子处于意识潜意识之间,如果细细地追下去,就可以发现潜意识中的一些隐秘。

  我的这句话自然是一个自动思维,而它也的确反映了我潜意识中有太多消极和悲观的成分。因为积攒了太多悲观的东西,我的心中其实早有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因为这样一个预言,令我更容易关注消极和悲观的东西。

  譬如,就在此时此刻,我有很多信息可以关注,而这一天又有不少可以令我快乐的信息。

  然而,我固然注意到了那些积极的信息,但它们并未引起我很深的共鸣。相反,那条货船留下的一条油污带引起了我如此强烈的共鸣,并下了那么大的一个结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些快乐的信息不符合我潜意识中那个悲观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而那条油污带则符合我的这个预言。

  反省的时候,我清晰地察觉到:当下那样大的一个结论时,我一方面感到很悲哀,另一方面隐隐有一丝轻微的得意。

  这种得意仿佛在说:

  “看,我多聪明,我多有智慧,我早预料到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瞧,现在不就证实我的预见能力了吗?”

  03

  从理性上讲,由一条油污带推出“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世界”自然不成立。

  然而,我们的心灵恰恰就是非理性的。

  我们都是通过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尤其是童年时的人生经验)推出一些大结论,并将这些大结论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会固守这些大结论。

  如果我们发现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这个大结论的方向,我们就会努力将事情重新拉回到自己的这个方向上来。

  这些大结论,也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我们内心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积极、乐观的,那么我们就会在遭遇打击和挫折时努力将事情推向积极、乐观的方向。

  相反,如果我们内心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消极、悲观的,我们就很可能会在遇到阳光和快乐时,有意无意地将事情推向消极、悲观的方向。

  由此,人生很容易成为一种强迫性的重复。

  童年拥有幸福和快乐,

  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幸福和快乐;

  

  童年遭遇了不幸和悲伤,

  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不幸和悲伤。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种强迫性重复中,我们并非被动参与。

  相反,我们主动推动了它的发展。

  文选自武志红代表作《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经典代表作《走出人格陷阱》

  全新修订新增2万字

  解开关系束缚,塑造坚韧、强大的人格力量!

  长按图片,扫码即可购买

  漫漫人生长路上,人格才是核心竞争力,帮你深刻反思原生家庭关系模式,愿爱和自由让你成为真实的自己!

  戳此购买,开启你的自由人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武志红: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找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