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图娜之瞳》是一部由三木孝浩执导,神木隆之介 / 有村架纯 / 内藤大湖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一):~
粗略看一下简介 和法国电影《后来》的背景似乎是一样的,看到生死却无能为力,尽力想去挽救自己爱的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消失,事与愿违成为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我本不愿意接纳这种类型的电影,抑或是说不愿意接受这种无能为力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周围,但是却完完整整的把它看完了。这部电影在我高一的时候给我很沉重的影响,以至于我完全不想回头再去看一遍。今天看到类似的话题,先马着,希望过了8年,又能有新的不同的感受。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二):我不只看到了爱情
朋友看完后他说他只看到了爱情,我问,只有爱情吗?因为我的关注点,真的不是爱情。我更关注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付出的精神。最开始听说是个爱情片的时候,我觉得不感兴趣,我怕会觉得无聊,纯爱片对我来说兴趣不大。然后刚好有时间就看了,既然日本人评价都不错,那我觉得它肯定有它的特别之处吧。看完后,真的非常感动呢。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个平凡的存在,但无论我们再多么平凡,我们依然有一种能力,爱他人的能力,为他人付出的能力。一天9000次选择,你会拿出一次选择去帮助其他人吗?你会选择去爱吗?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三):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意义这回事
(不知不觉神木隆之介都这么大了,第一次认识他是在侦探学院Q里,时间真是飞逝,一晃我已是30代的大叔了。)
我有这样的力量,却为了自己活下去而什么也不能做,那老天赐予我这份力量是为了什么?
老天给我这份力量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我不去做些什么,那我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
既然我有了这份力量,即使没人知道,即使被人误解,我也必须要去做些什么,这一定是有什么意义的,可能我不知道,可能你不知道,但做过的事必然会有回响。
我需要的不是赞扬,不是被感谢,不是逞英雄,我只是不想让自己后悔。
如果 是我 反而 不想看到别人的 只想看到自己的
小的时候 被 动漫 小说 毒害 也会幻想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也会拥有sc超能力
我也是相信的吧
要不然 把所有的一切 都归因为自己 活得也太累
命运 也是一种逃避的借口不是么
20年前 飞机遇难时相遇 的两人人
多年后重逢 还拥有一样的超能力
这种美好的事情 现实中不会有的吧
不过 说起来 我连 重逢的对象都没有哇
还是 乖乖的苟延残喘 吧
神木 弟弟 最后 有点帅气了
村花 还是要好好活着
现在外面正好是晴天
和 村花 最后 望戒指 的那段
好搭。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五):选择
人丧的时候,就适合看些小清新的纯爱片治愈一下。
片子设定比较有意思,男主因为一场空难而获得看到别人即将死亡的能力,并且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但是以自己为代价。这是难题,也是片子的主题:选择。
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每天大概需要做9000次选择,比如选择坐着或躺着,选择去看展或看演唱会,选择闯红灯或等绿灯,选择爱或者不爱。片子脱离了一般纯爱片路数,将选择范围逐渐引申到小爱与大爱之间。男主选择大爱之后很幸运的被命运帮他将小爱与大爱混合一起,给他的命题又降维到为他人或是保自我的选择(这是人类最本质最终级的选择,但不是高点)。故事推进到这里,已经不再需要选择,所以故事感染力上有点弱化。就算导演编剧在结尾来个类似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女主大反转,依然没有将故事引以升华,最多觉得:设定有意思。
片中医生说:“你擅自改变了某人的命运,能够为他今后的人生负责吗?”男主想了想,选择去找女主表白~~但是他救了那么多人……
To BE OR NOT TO BE。选择或不选择,还是做选择。
片中bug比较多,编剧的锅,就不多说了。
3.5星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六):放开剧情,看看帅哥吧~
2019年,爱情奇幻剧情电影《福尔图娜之瞳 | フォルトゥナの瞳》
本来呢,我以为是个恐怖电影呢。。没想到 满满的都是狗粮。
其实前面看的还不错,挺有意思的说。一个关于爱情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命运和选择的电影,题材很好啊,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是很大的嘛,不过最后的完成度,并不是很让人满意。
主要是前半部分还算不错的说,剧情从那个阔少爷的死开始放飞了自我。。
有部分剧透了------------------
不是看见透明就马上就要死了吗?后面时隔好几天都可以看出来?能力提升了?
原来这个能力是如此的常见。。。
主角长这么大已经见过不少透明了吧。。看来这些要死的人都集中在这几天里了。
其实他们两个多沟通沟通就没那么多问题了,怎么就知道身体上的沟通呢(手动斜眼)
从小就见过? 话说小女孩要死小男孩也没干啥啊。。。后面剧情确实有些牵强了。
个人脑洞:其实从命运悖论来说。。你只是能看到命运并不能改变,你改变的命运的行动就是命运本身。。如果像电影里这么演。。能看到又能改变。。那真的就不是眼睛看的事情了。。是获得神灵的能力了。
跑偏了,其实主要是可以认为电影的本质还是撒狗粮骗眼泪的。。所以就不那么考究了。
------------我是狗粮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放开剧情,看看帅哥吧~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七):看见善恶的你会选择怎么做?
#福尔图娜之瞳
随着故事的推进,男主为什么一直木着脸慢慢地有了解释,当你以为男女主交往后会是一个happy end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导演的套路肯定是有转折,但是这个线索真的埋得深。
抛开“能看见将死之人变透明”这个设定来说,电影剧情还是比较合理的,无论是男主打电话给幼稚园延期亲子活动,还是幼稚园工作人员对男主一而再的骚扰行为的应对,又或者是男主收到女主短信说不能一起去冲绳的时候,其实发完短信后女主就把手机关机了,所以男主打不通她的电话,这里有点隐晦没有明说。但其实如果把男主打电话的时间往前移,放在收到短信后立马打电话,或许在逻辑性上更合理。当然,这样可能就没有“日剧跑”的经典一幕了(˶‾᷄ ⁻̫ ‾᷅˵)嗯,还有种解释就是,男主收到短信后已经慌乱了,六神无主的状态,无法做出理智的判断和决定,我认为这个解释更合理。
电影最后采用双角度手法切换第一人称来推进剧情,这里真的很感人,也把故事的开头结尾做了个总结,把悬念解开。男主和女主利用超能力去救人,不必分出个高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去做了这件事的行为,而不是救了多少人和救什么人。救千万人是善良,救一人也是善良,善良从不分高低贵贱,伟大的不是伟大而伟大。
#福尔图娜之瞳
随着故事的推进,男主为什么一直木着脸慢慢地有了解释,当你以为男女主交往后会是一个happy end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导演的套路肯定是有转折,但是这个线索真的埋得深。
抛开“能看见将死之人变透明”这个设定来说,电影剧情还是比较合理的,无论是男主打电话给幼稚园延期亲子活动,还是幼稚园工作人员对男主一而再的骚扰行为的应对,又或者是男主收到女主短信说不能一起去冲绳的时候,其实发完短信后女主就把手机关机了,所以男主打不通她的电话,这里有点隐晦没有明说。但其实如果把男主打电话的时间往前移,放在收到短信后立马打电话,或许在逻辑性上更合理。当然,这样可能就没有“日剧跑”的经典一幕了(˶‾᷄ ⁻̫ ‾᷅˵)嗯,还有种解释就是,男主收到短信后已经慌乱了,六神无主的状态,无法做出理智的判断和决定,我认为这个解释更合理。
电影最后采用双角度手法切换第一人称来推进剧情,这里真的很感人,也把故事的开头结尾做了个总结,把悬念解开。男主和女主利用超能力去救人,不必分出个高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去做了这件事的行为,而不是救了多少人和救什么人。救千万人是善良,救一人也是善良,善良从不分高低贵贱,伟大的不是伟大而伟大。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八):《福尔图娜之瞳》《你好,之华》的婚姻、爱情和性的观念 文/王珉
爱情是个人意识幻想
《福尔图娜之瞳》由百田尚树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小慎(神木隆之介饰演)儿时因空难目睹许多人丧命,唯有自己存活,使他封闭自我不再和他人交流。然而,某天他意外发现自己有提前预知他人命运的“福尔图娜之瞳”,意即看到将死之人的手脚躯干,会变成透明的能力。
该片故事的片头和片尾形成一个爱情的闭环,将个人意识幻想的悬念解开。两个人都有预知将死之人的特异功能,而小葵(有村架纯饰演)正是小慎20年前坠机事故挽救的女孩,为了救小慎,小葵提前上了火车,代替小慎想要救人牺牲自我的命运。然而小慎却抢跑在小葵之前,跪在了火车前,逼停了火车,挽救了一车人的性命,也挽救了女孩小葵的姓名,但他却牺牲了自己。
该片和《人鬼情未了》极为相似,与其说两片都是灵异电影,倒不如说两片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片。《人鬼情未了》女主角美莉选择在思念男主角萨姆的悲痛中度过余生;而《福尔图娜之瞳》女主角小葵看着小慎煽情告别的遗书泪如雨下。但人生没有如果,命运也没有假设。小慎邂逅小葵基于巧合,爱情里也没有对错,这是一部关于爱和命运选择的电影。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小葵和要自己选择命运的小慎,两个人心贴心创造了一段美好的爱情,他为了救她奔跑的同时,她也为了救他而奔跑。
同样,《绝命时钟2:22》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讲述30年前殒命的一对情侣,在转世30年后再续前缘,全篇浸润在一种冥冥中自有定数的氛围中。这样的剧本,像极了西方寓言的西西弗斯,又如《等待戈多》,而相似的电影题材也有《恐怖游轮》《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再生人》,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该片的片末采用双角度手法切换第一人称来推进剧情,以小葵读小慎的遗书视角,回顾她和小慎如何相恋相知,原来他们就是命中注定的情侣。这样的手法像是20年前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2018年中国滨海城市大连拍摄的镜像之作《你好,之华》,同样也把书信当成跨越时空沟通情感的纽带。《你好,之华》姐姐袁之南去世留下一封信,妹妹之华代替姐姐参加同学会,邂逅倾慕的对象尹川。之后之华以姐姐的身份给尹川写信,那些校园恋情重次浮现。
看到命运终点戛然而止却无能为力,尽力想挽回所爱之人的性命。但最终小葵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慎牺牲,换取整部列车的乘客性命,事与愿违成为该片的核心。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对于小慎而言,他的救人举动是有代价的——心绞痛。医生说,如果今后再改变别人的命运,将随时可能死亡。如果死亡是命中注定的,贸然改变会引发“蝴蝶效应”。那些因为改变命运而受影响的人,谁又该为他们今后的命运负责呢?被救之人本该死去,这些痛苦只会加倍返还在拥有福尔图娜之瞳的小慎身上。
该片秉持着日式经典滤镜的恬静画面风,神木隆之介从童星开始就葆有白嫩肌肤,有村架纯清纯温柔,再加上日漫忧伤的台词,这些剧情都是对每个人过往最好的纪念。“此情可待成追忆”,正如《加勒比海盗4》杰克船长放弃不老泉选择继续探索,电影告诫世人:或许对过往最好的纪念,是不要沉浸在旧日的情结中无法自拔,需要向前看学会释然和放下。
婚姻是社会需求产物
近年来,关于性和婚姻的电影在国内院线具有强大号召力,《致青春》《匆匆那年》等都取得过不错的票房成绩。《你好,之华》通过婚姻构架,爱情驱动,最后达到性的生理本能。他们之间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时,如何平衡?电影采用了非线性的叙述方式,更加艺术化的表达牺牲了故事的流畅性,表现了爱的起承转合。
《你好,之华》贴着日剧风格标签,这不仅仅体现在人物服饰和摄影风格上。之南和之华,这两个女性的角色设计过于偏日系。之南一直默默忍受着丈夫的酗酒家暴,和他生了两个孩子后抑郁而死。之华对于丈夫的咄咄逼人和无理取闹,只能用不合作的方式应对。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在家中却是弱势群体,这是婚姻爱情和性之间的不一致造成的。
《你好,之华》英文名为《Last Letter》(《最后的信》),像极了古老的书信交流。但和即时通讯工具的便捷与碎片化交流相比,它因为有距离感,所以让人期待;因为有仪式感,所以才更显珍重。之南最后留给孩子们的信是自己初中时的毕业演讲稿。这里导演做了诗意化的处理,尽管有点显得不可思议。这篇她与尹川共同完成的文字反复在片中出现,是她一生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她把它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这是婚姻、爱情和性最好的结晶。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九):真不是我们泪点太高
超能力和恋爱是一种不太讨喜的组合。
在有超能力设定的作品里,感情线从来都是打辅助的那边(比如《钢铁侠》《蜘蛛侠》《齐木楠雄的灾难》《一拳超人》←?《SPEC》《我的英雄学院》等等),而这部电影反客为主,把感情线提为主角的做法也让票房踢到了铁板。(心疼神木弟弟一秒)
作为支撑电影的故事来说,“遇到灾难后拥有了预知他人生死的超能力”这一设定其实不算很有新意,所以影片开头给我的感觉就是:接下来会展开讲男主角如何打开自己的心,与他人接触产生联系,最终接受自我和过去,再决定如何面对未来。
一千个泥胚能捏成一千个不同的猴儿,套路都是一样的,怎么才能把这种套路用故事和情节包装好,就得看导演功力如何。
于是问题来了。整部电影看完你会觉得导演的着力点很迷,想表达的内容和实际表达出的对不上号,导致故事结尾让人有种一拳挥空的虚无感。
导演:感动吧?哭。
观众:不了不了
催泪的故事必须有足够的铺垫,才能在climax的时候让人眼泪喷发。举个例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在晚年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却迎来了最悲惨的结局,弥留之际导演把镜头转向了幻想中的happy ending,温暖的光芒中松子走上通向天国的阶梯,迎接自己的妹妹,面对父亲年幼的自己终于不再讨好,露出释怀的微笑。这才是让人泪腺崩坏的正确方式。
再看回本片。全篇设定的两处泪点,一是男主救下全车人之后死亡,女主抱着他痛哭;二是女主在抽屉里发现了男主留下的戒指和信。宽容一点来看,第一个点还是有点打动人的,无名英雄让人唏嘘。但是第二个点就实在是有点故意得让人打哈欠了。
男主在信中说是因为女主人公的出现,才让他想要主动去把握对生活的选择。但是回顾全片,有村x神木的cp感甚至不如志尊淳x神木。从“真好啊,被宠着什么好处都占尽”到“不要欺负我们社长!”这个人物设置得很丰满,比起自始至终都是标准阳光笑容的女主鲜活多了。
两人相遇-相恋的过程毫无波澜,毫无火花,一点说服力都没有。每次女主突然发出吃吃的笑声,我都觉得下一秒她是不是要黑化然后说出什么惊人的台词...
“您的便当已热好速来领~”大概很多人都早早猜出了女主也同样具有超能力,那么这条线也应该多铺垫一点。猜想导演可能是想说:女主这种利己的超能力者发现男主为了她打算牺牲自己,感动之下才决定为爱牺牲。如果是这样的话,在男主讲出真相后,铺垫一些女主角不理解他甚至阻止他的举动——比如两人为了是否应该去救人而争执,男主几次见死不救后心里很内疚,女主和医生意见一致劝他不要插手别人的生命,最后男主看到女主和幼儿园小孩变透明,没有告诉女主执意去救人,女主被打动......这样结局女主的痛哭才更有说服力吧。
作为设定为拯救男主心灵的存在,女主有些过分黯淡苍白。对比之下,影片里照顾男主的社长和夫人对男主的感情却描写的很到位,如果故事后面设计男主为了救他们去牺牲自己,似乎还没有那么违和。
没被感动真的不是我们泪点高,其实仔细看女主自己都没哭出眼泪来(喂)
不得不说小说和电影之间还是有壁垒存在的,作为观众而不是读者时,我们是被动的一方,只能接受画面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而阅读小说时,却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填充细节。我想这也是小说改编电影的困难之一吧。
《福尔图娜之瞳》观后感(十):《福尔图娜之瞳》为爱改变的决定与选择
《福尔图娜之瞳》是一部日本奇幻爱情电影,由三木孝浩执导,神木隆之介、有村架纯主演,故事改编自百田尚树的同名小说,讲述主角木山小时候因为空难失去家人,之后便封闭自己不再跟其他人有深入接触,然而某天他发现自己有着知晓他人命运的「福尔图娜之瞳」,也就是能看到将死之人身体逐渐变成透明的能力。因为无法对他们的性命坐视不管,原本不善与人交往的他逐渐打开心房,并遇见了让他一见钟情的女孩葵。
打着《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约会》导演三木孝浩最新作品的招牌,《福尔图娜之瞳》一如往常地跟随三木孝浩的纯爱电影风格,藉由带有奇幻元素的另类故事设定,呈现出一段既美好但又有着悲伤结局的爱情故事。然而可惜的是,这类个人非常喜欢,且同时也是日本电影不败公式的剧情架构,这次却意外的大大踢到一块铁板。
对我来说,《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约会》的虐心故事完全是我的死穴,还记得当时这段无法成全爱情的揪心程度,直接让我在戏院里哭到差点喘不过气,电影从片头两人相遇的情绪铺陈、中段慢慢让人感觉有点不对劲,到片尾引爆性的剧情反转一气呵成,丝毫找不到任何瑕疵,因此非常期待《福尔图娜之瞳》能有类似的表现,但或许是我打从一开始就抱着错误期待,也可能《福尔图娜之瞳》就是真的失败,我不但一滴眼泪都没流,甚至还一度感到有些无奈。
《福尔图娜之瞳》由男主角木山曾遭遇严重空难意外的背景,因为儿时经历的心理创伤,而造成内向和对各种事情畏畏缩缩的性格出发,并透过他种种行为与生活态度,把故事聚焦在人们对事物总是无法拿定主意的普遍现象,片中角色不断提到:「我们一天必须作出9000种选择。」正是讲述下定决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只不过在我们生活中平凡无奇的选择障碍,到片中加了「福尔图娜之瞳」的设定之后,则变成是否要牺牲自己来拯救他人生命的纠结与两难。
我承认从「没有远大目标」、「具有选择障碍」牵扯到角色能否因为一双眼而产生「英雄式节操」这点看起来并没有相当连贯,然而《福尔图娜之瞳》的呈现方式就是如此理所当然,虽然我个人在看电影时是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太过在意就这样耐着性子看下去,不过没想到这种角色塑造的小瑕疵,却在电影最后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与其说《福尔图娜之瞳》是一部爱情电影,讲述木山跟葵相爱的过程,我个人更偏向把它看成是主角木山的个人成长故事。因此编导并没有把剧情聚焦在两人相处时光与他们口中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反而花了不少篇幅在木山跟几位其他配角的互动关系。正是如此,木山这位角色的完整度与其随着故事进展的性格、心境转变,对《福尔图娜之瞳》这部「伪爱情电影」来说就尤其重要。
真的不是我吹毛求疵,因为不喜欢一部电影就到处挑毛病,而是《福尔图娜之瞳》本身剧本就极为贫弱。实在难以想像有原著小说撑腰,故事为何还能说得如此空洞无力,是角色塑造的问题?本身主轴太过发散?抑或就单纯只是导演的失误?或许我们还是能看出电影想探讨的正是「人究竟能不能扭转自己或他人的命运」,只不过在角色行为动机没能让人由衷信服,发自内心感同身受的情况下,《福尔图娜之瞳》原本这种具有许多变化的创新题材,最终还是变成老套无趣的老生常谈。
尽管导演在《福尔图娜之瞳》片尾试图制造一个犹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那种可能让人瞬间落泪的剧情大转折,但全片扁平的角色塑造、毫无火花的男女互动、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的剧本,就算给予有村架纯一大段表演机会,从「一个人的大爱」收敛成两人因为对彼此的爱而各自选择为对方牺牲奉献的爱情,也依旧无法挽救这个早已没有发展空间,铺陈了两小时仍看不出个所以然的平淡故事。
整体而言,《福尔图娜之瞳》有如此成果真的令人失望,原本角色因为内心正义而无法弃他人生命不顾的伟大举动,或者为了爱人的幸福,那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动人情感,却在电影失败的剧情编排和人物刻画变得只流于表面,无法深入人心。就连一大卖点由ONE OK ROCK演唱的《In the Stars》,虽然歌曲本身还算动听,但在一部日本电影中听见全英文的主题曲还是有些突兀,我想这种温情励志的曲风与其刻意安排一段蒙太奇来播放,放在片尾曲应该会比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