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小安妮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日期:2020-04-04 22:3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小安妮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小小安妮 第三季》是一部由艾米贝丝·麦克纳尔蒂 / 卢卡斯·杰德·祖曼 / 达莉拉·贝拉执导,剧情主演的一部美国 / 加拿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一):第九集

  这一集向我传达的是印第安人黑人白人之间的矛盾。或许,他们是想驯服印第安人,以巩固自己统治负责修女对印第安孩童施以辱骂、鞭打,可是身为印第安人并没有错。印第安人并不是野蛮危险的,某种程度上,他们和我们一样讲究交易公平正义对子女有深沉。他们想要学习先进文化,想要获得进步,而不是歧视。巴什不认可黑人与人的不平等,追求生活幸福,可母亲却恪守白人与黑人间鸿沟不可逾越时刻提醒他身为黑人的本分问题在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在这样的社会活下去的准则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二):影评剧中配角

  说实话看完第三季并且知道不会再续订后,我满肚子里真的是憋屈。三季完结不要紧,但能不能写了那么一大堆支线后,又留了那么多坑!!!虽然我知道剧里正了八经的第一男女主角就是安妮和吉尔伯特,但是他俩之间的戏份完全莫名其妙,怎么就那么碰巧了一次次正好错过了,说实话不管原著还是剧中安妮的性格都不可能面对情感那么拖拖拉拉。但既然剧集已经为两位男女主花了那么多的心血篇幅那我真的就想为剧中男女配正正名,反正在我里,里面许多男女配的故事和性格真的要比男女主出彩讨喜许多。

首先是我最最爱的Jerry,我从第一季就注意到了这个农场男孩,脸真的长得十分法国古典主义,尤其到了第三季,不管脸和身高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风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三):怕太煽情不起标题

  最后一集很感人眼泪Prada Prada地掉了一整集!三观很正,将来给我孩子看:①个人价值:Anne“是的,我以前是个一文不值的垃圾,后来,有了一群爱我的人,但我还是那个我。所以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别人定义的,而是由自己。”每个人都不希望被讨厌,但别人讨不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做一个正直智慧自由的人是我的课题,就算别人讨厌我也不必干预,不必在意。②爱情观:吉尔伯特开始风趣优雅温妮吸引;黛安娜被与自己不同,自由而帅气的杰瑞吸引——他们两对在一起时都快乐甜蜜,可是后来内心才明白,自己不过被美好表象吸引了,对方不是能走进自己心灵深处的人。这世上可以喜欢的人很多,但值得用心去爱的并不多,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再去付出真心吧。③快乐:女老师“一直快乐是不现实的,再快乐的人也有坠入悲伤的深渊的时候”Anne“就像一种平衡”

  .安妮和小吉终于在一起了姨母笑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四):平行世界的安妮

  这么写标题是因为,我已经完全脱离原著去看这个故事,作为原著的粉丝,我并没有刻意去比较剧和书的区别,因为在我看来,没必要重复一遍老版《清秀佳人》,而完全可以另起炉灶,重新挖掘安妮这个风靡世界的女孩形象。

  作为从第一季开播时就密切关注的老粉,我对演员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完美的安妮,完美的卡斯伯特姐弟,完美的戴安娜,至于说吉尔伯特在后期的不那么令人满意的感情发展,我认为虽然不够“甜”,但也在情理之中。

  我知道很多人对它有较大的异议,什么政治植入过多,思想性太强,失去了原本的童话意味,我觉得都是对的,但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这一版的新增角色比如艺术科尔,印第安女孩,甚至黑人家庭,都给我温暖治愈的感觉,并且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安妮和吉尔伯特最后确认感情却又是分别时的一吻令人动容,不是原著里那种非你不可的认定,倒有种兜兜转转才找到真爱的唏嘘感,我明白编剧们的野心与目的,只是他们选择了一种不够保险的表达方式。

  随便写写,抒发一下我对这部剧完结的感慨。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五):谢谢你 Anne with an E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晚睡了,刚刚看完第三季最后一集,内心就像是去沙驼镇的火车充满感慨,久久不能平静。

  据说没有被续订第四季,多少也能猜到,小众的剧情并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剧情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完全超脱于原著了,我是铁杆的原著粉,仍觉得电视剧改编的太好了,编剧和导演真的用心了,他们用童话的故事去阐述一个巨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点像想要展现功夫的举人,无处施展。

  可是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好几次都有流泪的冲动,可爱的马修和马尼拉姐弟,可靠的黛安娜,还有迷人的吉尔伯特,他们就是我脑袋里绿山墙的居民真实的样子。

  安妮说的这段话让我印象颇为深刻:

  quot;我很长时间以来都觉得,我自己很没有用,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现在才明白,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是同一个人,我现在得到了爱,但是之前没有人爱我的时候,不代表我不值得被爱,我只是还没有被爱。"

  夜已经深了,脑子已经有点混乱,希望我们都能在被爱和不被爱的时候都对未来充满信心,拥有强大而勇敢的心。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六):Love yourself

  今天看小小安妮这一集的时候正好看到和女性相关的一些内容,在1899年的加拿大的这个村子科学还不发达,女生的很多意识感觉跟我们小时候的意识差不多,但是她们却能发出以下的声音:

  our heavenly bodies belong solely to us,

  we shall choose whom to love, and whom to share trust,

  we shall walk upon the earth with grace and respect,

  we will always take pride in our great intellect,

  we will honor our emotions so our sprits may soar

  每次看这个剧就能感觉到人性的温暖,就是那种从骨子里感觉真好并且跟着主人公一起哭的温暖。

  刚看完这一集在女生们发言完之后,一个女生说‘ I love being a woman’。这也许是女生认识到自己价值的最棒的时刻吧。

  请女生/女人们善待自己

  你是独一无二的

请每天都快乐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七):让人无法接受的政治正确狗血剧情

  政治正确到让人讨厌的地步,短短几集不知道要塞多少东西进去,女性歧视,种族歧视,印第安人的遭遇,阶级差距,结果哪个都没有讲深入,只让人觉得幼稚。

  特别是最后两集的纸条纠纷,狗血到让人无语。

  好演员好场景好原著,硬生生要塞一堆东西进去,反而丧失了原著带给人的最初的感动,一手好牌全部打烂,仿佛看到了又一个权游第八季。

  女主经历的事情之多,多到狗血,剧情节奏乱七八糟,仿佛一切都在拼命赶赶赶,赶的同时还可以安排各种误会将说未说,让人吐血。

  让人佩服女主的演技,编剧安排的这么“精彩”,还能演下去。

  各种人设崩塌性格转变真的很无语,唯一支撑我看到最后的只有男主的颜值了。

  这部剧第一季很棒,后面越走越偏,编剧想表达想诉说的太多,反而毁了整部剧原有的基调。

  有人说这部剧后面偏真实了,我真的没有看出来哪里真实,是,它狗血剧一样的把所有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上的所有问题都塞到了安妮的生活里,真的太“真实”了。

  编剧仿佛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歧视女性,所有学生带点人来抗议就解决了(跟第二季歧视女老师如出一辙),后面烧学校,威胁两句就完事。种族歧视,就写一堆被感动的白人就完事了。编剧塞了那么多问题进去,没有一个是深入的,真的很让人胃疼。

  《绿山墙的安妮》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这部剧的第一季其实非常棒,很有原著的感觉,稍微的一点改编也挺惊喜的,没想到后面越改越惊,让人失望。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八):失望

  不太理解导演为什么要一直故意制造矛盾点感情点,画面是非常好的但是这真真切切就是为了迎合目前趋势将原著改的面目全非,我自认为是一个非常接受编剧改原著的人(哈利波特,小妇人等),但是这部电视剧,完完全全有悖于原著的大框架,我讨厌那些故意制造矛盾和煽情的桥段,为什么不能简简单单讲一个红头发雀斑小姑娘的成长故事?民族歧视,女权,同性恋,黄昏恋都得满满当当的揉进简单平静的绿山墙里面,还有那可笑的骗局和中老年妇女莫名其妙对年轻男子兼职骗子产生的暗恋(并且花费了很多集来描述???)。

  编剧对这一切的“改编”想必觉得十分贴近当下,也想必十分满意于给予观众“流行且现代”的体验,整部剧就是包裹着温情村庄故事的现代大热理念杂糅剧。我不反对安妮和吉尔伯特有那么多的接触交流和好感(吉尔伯特真的帅),但是能不能不要把安妮写成一个口无遮拦的令人讨厌的角色,安妮是话多但是她又不傻电视剧为什么老要写的她瞎说话不是揭别人伤口就是瞎印报纸,我们安妮很讨喜好吗而且是学霸,电视剧除了有必要提一下我真的看不出来她很聪明。还有那次安妮感冒了把蛋糕搞砸了,特别喜欢原著的处理,牧师妻子明明知道味道不对却仍然吃完了那一大块蛋糕,然后去安慰躲在房间哭泣的安妮,电视剧看的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三个评委做呕吐状,所有人嘲笑着安妮??安妮还要为蛋糕和算命的事情伤心躲着哭,然后竟然坐热气球,然后比谁都开心???(小朋友你是否有许多问号)。

  后来我就总结出来,编剧喜欢小事化大,他喜欢大排场,所有的事情一般都要惊动整个村,排场越大越好,我承认隆重盛大惊动一方水土的事情非常有感染力,但是真没必要回回都要把那么多人、那么多冲击点塞到每个小故事。但是这当然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毕竟豆瓣评分那么高知乎好评那么多),但是我更加期待的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绿山墙,和一个简简单单的红发安妮…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九):Oath

  好的现在我要平复下心情来写下这些字。

  毕竟在看最后一集的途中,我从平躺变成坐起,从没戴眼镜到戴上眼镜,拉着进度条反复了一遍又一遍,差点把自己捶飞出去。编剧给了第二季季终时站在婚礼屋外说着待定的两个孩子完美的结局,浪漫的开始。三年啊,从2017年我看着他们还是背着包的两个小孩,到如今奔赴未来的青年,三年了。所以我想到不再续订时,都不知该说bravo还是shit。

  其实最后一集整体并不完美,它很匆忙,许多剧情都一下子拉进过来,让人觉得很快。我对视频的鉴赏力不高,一向都是以看得开心至上。所以不管这部作品的三季里,编剧以原著的基础加了多少东西进去,我很享受这一路的旅程,这就足够了。

  我在小学时就把原著看了好多遍。记不清是多少次翻开那本绿色书皮的,典型为小学生设计的名著阅读版本的书。这样的一个女孩,红头发,爱幻想,是个学霸,有最好的知己相知,有最帅又不相上下的男孩相爱,一路风风火火地闯过来。时至今日我闭上眼睛,依旧是她较起真来时翘起的辫子,如她的人一般,永远那么鲜活动人。

  我爱着绿山墙的每一个人。他们如此的亲切真诚,仿佛我置身于一片绿藤里就能看到他们招呼我过去喝茶。所以我是如此地感谢这三季的所有成员,是你们给了我童年时的一个梦最美的呈现。马修和玛丽拉就是我想像中的样子。戴安娜,我看着她在火车上连珠炮弹地控诉吉尔伯特时,我就想,Oh,亲爱的戴安娜。还有那些女孩们。逃婚后雪地的起舞,深夜里篝火的宣言。每一幕,我念起时,都会感到惊奇的感激,怎会这般好。

  我想对这部作品说:

  谢谢。真的谢谢。

  Anne with an E,I want to tell you that—

  I love you,with my life.

  I love you.

  这就是我忠诚的誓言。

  《小小安妮 第三季》观后感(十):绿山墙的安妮

  《小小安妮》,全三季,已完结,改编自《绿山墙的安妮》。

  片头已是惊艳,愈往后看愈精彩。第一季和原著更接近些,第二三季就有了很大不同,添加了一些人物,使得这剧也不再仅仅是个儿童剧,内涵更为丰富了。

  一开始对这个话永远说不停,敏感易暴躁的红发姑娘安妮有点厌烦,太聒噪,似乎也一点不估计他人感受。期间有好长一段时间就没再看,直到追的一些剧集年末停更,才又重新看起来,终不至于错过这部好剧。

  慢慢的,你就爱上了安妮。虽然她的那些毛病依然在,但你发现了更多。她的感情丰沛,她丰富的的想象力,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她的真诚,她的勇敢,她的乐观积极深深感染了周边的人。

  小小安妮,满满的都是爱。绿山墙也是太过美好的地方。她的命运,从来到绿山墙开始改变。绿山墙也因为她,一点一点悄悄在改变。

  本剧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约瑟芬姨妈的故事了。安妮曾经跟约瑟芬姨妈提到过,自己想要当新娘,却不想成为一个妻子。这话要是让林德太太或是玛丽拉听见了怕是免不了各种指责,毕竟她们都是那样墨守成规、保留着各种传统思想的人。而约瑟芬姨妈当时的回答实属惊艳:我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就会给自己买一件婚纱,这样便能满足成为新娘的梦想,而又不会真正成为一名妻子。约瑟芬姨妈在众人看来是那种选择终身不婚的女性,但她自己跟安妮提过,对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结过婚。

  直到第七集,约瑟芬姨妈的故事终于浮出水面,这也是整个剧集最为精彩的一集。约瑟芬的人生本是没有色彩的,直到她的格特鲁德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即使格特鲁德不在这世上了,约瑟芬仍将自己的房间按她生前喜欢的方式布置,那本自己送给她的《简爱》就摆放在床头,房间里挂着她们的婚纱照。她离开了,爱却依旧延续着。

  即便是现在这个年代,像约瑟芬这样的人依旧不被所有人认可,何况是在那个时代。可她们甩开世人的眼光,度过属于她们自己的美好日子。约瑟芬姨妈的聚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独特的,有奇奇怪怪的艺术家,有热情奔放的钢琴师,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选择了毫不犹豫地追求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聚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友好热情,来到聚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交上朋友。世人可能认为,约瑟芬聚会里的人都不正常,可我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精彩绝伦的人生。他们抛开了所谓的规则,他们与现实抗争着,逆流而上,追寻着他们的生活。真正不正常的人,其实在外面。

  这个世界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人生可以有各种选择,爱也可以有着多样的表现。而成长并不意味着变得市侩、狡猾,而是不断认识自己,体恤他人,丰富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宽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剧还有很多美好,令人动容之处。也有悲伤,但如剧中所言“要得到快乐,就要懂得悲伤。”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小安妮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