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是一部由宋思琪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 / 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政治正确最好片子质量过硬,各大国际奖项都喜欢借着中国人的嘴指点中国,有点低级,谈艺术还是纯粹点好。
●为什么有些人总爱把话题放大?那你能不能再放大一些,如果我们所有的妹妹都出生了,是不是还得饿死几个?而且那个时候我们的城市化非常低,我们的妹妹会生活在农村,也就你们城里人看得见可以对其评头论足了。现在可以让你有妹妹,但是呢?不管什么问题,这个社会总会自愈,而且自愈能力比你想象的远远强。
●一代人的人生可以这样被随随便便改变;“生命”这个话题在某些国度无足轻重。的确是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可这就是让人目瞪口呆的事实。
●一个政策的实施总是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作为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对导演拍的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感触的,回想起曾经做过的傻事,属实过分。
●毛毡定格,要是能去掉旁白就完美了。我小时候就好想有个哥哥,但妈妈说有了哥哥就没有我了。
●独生子女之痛。但这不是独生之国钻心的痛,只是在一次清扫回忆的路上遇到障碍物的片刻的迷惘。当然不是非得要求一部动画短片指向体制性问题,但你至少可以往自己情感的深处走,在现实与想象的鸿沟上修筑更坚实的桥梁,现在这种直白的叙事又真能激起多少深刻的共鸣呢。
●80后男孩都幻想有个妹妹,但其实很有可能曾有个姐姐。。。。
●毛绒定格的形式很讨喜,计生题材的带入有些出其不意,使影片情绪突然转向沉重,虽有些投机,却也直击心底、令人深思。P.S.删前抢标,92届奥斯卡大概率要被屏蔽了
《妹妹》影评(一):其在奥斯卡得奖百分之五十是猎奇
作为一个有二胎弟弟的00后,我的弟弟踩着二胎生育的政策出生了。并非是我不理解别人家的独生处境而是在我六年级之前一样是被冠以“独生子女”这个称号的。
而在我妈妈那一辈舅舅的出生被称为“超生”“投生”是要罚钱的,但是外婆毅然决然的把舅舅生下来,就有了我现在的舅舅,他们交钱(超生的罚款)一直交到我妈都大学左右出来工作,现在他们的快乐远远比当年的罚款要来的多得多。
本片里面的想法让人不经想起《地久天长》里面的梗,讲述的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故事与背景,那一个个被无情带走的孩子,从未谋面。相比之下让我们看到的是现当代独生子女的处境与压力,他们一人承担着父母对他们的希望,无人分担。在这个压力繁杂的社会似乎周围都有着不同姓名的压力像你涌来,深感无力,周围的社交都建立在利益上,中国人最将就血缘上的信任,而同龄人的压力在与父母的代沟中变成了一句句“我没事儿”“好得很”“别担心”。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有颜色的物品只有妹妹的蝴蝶结
《妹妹》影评(二):浅评《妹妹》
《妹妹》这一部影片的评价应是多元的,其评价也必须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情节塑造
这一部动画的情节的对比性十分的高明,以一个平凡而有真实的故事开始,却以一种原来是想象的画面结束,另外这部动画的前后对比明显,以大篇幅的叙述自己与妹妹的生活,和之后小篇幅的阐明真像,从而起到一种明显的对比突出的效果,在主题上更加凸显出在特殊的年代中的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从而使观众产生极大的心里共鸣。
另外本作之中的伏笔也比较的多,使前后的情节相连不突兀流畅。
二.色彩处理
全篇采用近乎全部水墨画式的色彩,使的冷色调较为明显,从而在一方面能暗中指明,其为想象与回忆,在另一方面其也指出了独生子女的内心孤寂之意。
三.本片不足之处
本片中有几个方面有些差强人意,首先:对于背景的解释是没有的。首先这是部参选奥斯卡的影片,其主要目标对象不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很多是对中国的国情的了解是不充足的,而缺乏足够的介绍,对于这一背景了解不足的人来说,对于人本身的权力易于产生误解。
其次这个这个影片略有讨好西方的色彩存在,在主观意识上不值得过分推崇。
《妹妹》影评(三):独生子女艺术变革
第121天 《妹妹》 • 我一直觉得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爆发具有独生子女特色的艺术变革。 • 这部短片宋思琪的短片《妹妹》刚刚入围了92届奥斯卡。 • 这几年奥斯卡对中国短片好像有些青睐,每年都有些入围,原因应该是短片的题材选择更加宽泛,可操控性质很强。 •毛毡作为近些年来很火的一类定格原材料,很多人都尝试过,但是其作品的深度与思读这么高的,还是头一次遇见。我看完很诧异,觉得这个主角的梦和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梦大同小异,它没有给你独生子女是好还是坏一个答案,而是给你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很喜欢这部作品,看导演简介的时候,发现导演用的是佳能拍的,我们之前也做过定格,定格最大的问题就是枯燥的摆放物件,一直的拍照,对人的体力考验很大,很辛苦。 •宋思琪导演要加油哦[心] 我是山西后生温温。[抱抱](微博搜索“后生影记”,深度了解本后生)祝大家活的精精干干,过的蒸蒸日上。 #后生•打卡影记##2020奥斯卡入围名单##奥斯卡# http://t.cn/A6vwsRza[/cp]
《妹妹》影评(四):独生子女,是不是在某一时刻子女和家庭有一方会孤独。
文/帮主胡子
8分钟完整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6980213
虽然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我们孤独的生长,这一代人拥有了其他年代人所不理解的一些不同的标签“矫情”、“孤僻”、“敏感”、“易于躁动”、“社交恐惧”、“与众不同”等等字眼。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过,我小时候常常会拿着玩具和玩具对话,看到不懂的图画会自己思考,思索。
片中孤独的独自换台,换到无聊也十分有感触。
当然我们也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只不过是亲戚,表姐什么的,说亲不是很亲,但却比陌生人要好一些。
有的时候有些感受是父母如果不是独生子女,那么很难理解的,他们会觉得无所谓,你太计较。但是实际上,有时候和朋友开玩笑“独生,就是咱们这波都是孤独的生长起来的”,可能是多胎生很难理解到的。
很多人说,独生子女这个问题怎样怎样。
不去评判好与坏,只想说,独生子女有一个密不可分的链接,那就是“失独家庭”。
似乎没有人想过江歌的家庭后来会怎么样,ZHU令的家庭后来会怎么样,《宋宇的报刊选读》有一期专门做的关于失独家庭的内容,听起来很是凄惨孤独,很久了不知道记错否,以节目为准,有一个妈妈孩子去世后,每天就是到孩子的房间,打开孩子的电脑登录孩子的QQ,然后再回到自己房间,登录自己的QQ,给孩子留言,对话。
很多家庭当出现失去独生子女的时候,一、很难再生一个,精力,心情,财力都不同。二、很多失独家庭,失去孩子的时候,已经很难再怀孕了。
2015年7月19日,杭州新塘家园东区,有一对老夫妻,在女儿百天祭日的这天,夫妻双双选择自杀。58岁的丈夫从12层高楼跳下,摔死在花园里,而53岁妻子在家中吃药自杀。
失独家庭现在的存在和境况,过年是怎么过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等问题,我想那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妹妹》影评(五):2020奥斯卡提名《妹妹》:本片获奖与中国内政有关系吗?
森森大军影评人 讲师 编剧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为什么采用丝絮作动画素材……
2 片头片尾如何解读? 牙齿,福字,红金鱼……有何象征意义?
3 大量镜头语言解读 本片主题思想为何?
4 作为奥斯卡提名动画,本片和政治有关系吗?
点击链接 看完再聊
微博搜索s.weibo.com
女:向森森大师报告惊喜:又来好料了,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妹妹》,中国故事,华人导演,是个女孩,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动画硕士……
哦,刚看了一下,确实不错,这短片很有冠军相啊!
女:您的意思,还可能获得奥斯卡?
这有啥新鲜的?提名就是奔着获奖去的……哎?你是不是又没看懂啊?
女:哎呦,我还惦着毒舌一下呢!说实话,真没看出啥好来……
啧,你再不退学我真担心你以后搞不了艺术了……我就问,你成天在学校忙什么呢?
女 :我可是高材生!
你可拉倒吧!高材生连这都动画都看不明白?
女:那,那我们老师也觉得这电影不咋地……
嗨,大棒槌小棒槌……我也真是无语了!
我来解读一下,咱看看导演到底想说什么
片头……
女:您打住,又是片头片尾……咱今天从中间讲怎么样?
也行!从哪里说……?你选一段儿
女:这个画面我不明白,两人抢遥控器,电视里怎么还有匹诺曹,说谎长鼻子……哥哥也经常摸鼻子,这些剧情跟本片到底啥关联呢?
我们都知道,这个女孩也就是妹妹,并不真实存在,完全是男孩臆想出来的!
谎言,撒谎,都是心理活动,也就是内心想的事情!孩子做错事为什么要说谎?
女;害怕被惩罚……
所以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内心希望有一个人能替我挨板子就好了……
女:哈哈,没错!
于是男孩想,要是有个妹妹就好了!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个人,板子还是打在了自己屁股上……
思考:假如有这么一个妹妹呢?
这叫什么?我既想着有个妹妹为我顶罪,又觉得替妹妹挨板子也没啥了不起……
爱恨交加,这都是内心活动!
所以这个剧情强调两个概念,一个是期望,一个是思想!
女:哈,小孩子就是这么可爱,经常冒出很多怪念头……
呵呵,犯了错嘛,一定紧张,就爱瞎琢磨……
也就是说男主在四岁到五岁这段期间,做过很多蠢事……
兄妹之间的爱情,爱恨交加……玩在一起,念在一起!
这里再强调两个字:可爱……
女:……可爱?此话怎讲
看这些画画……
再看妹妹头上的蝴蝶结,是不是红的?
女:对啊,妹妹一直带着红发卡……
女:那您的意思是,鱼缸里的“红头帽子”就象征着妹妹?!
非常对!这就是镜头语言,导演在玩蒙太奇了……
你看画中的两条金鱼,一红一黑,这就叫“兄妹合照”
女:有点意思!那我请问,哥哥比妹妹大四岁,哥哥在五岁的时候掉牙……怎么妹妹突然一下就这么大了?
全靠想象啊,而且画面一直在解释啊!
女:通过旁白和画面可以看出,男孩比女孩大四岁,旁白说男主四岁的时候妈妈就打胎了……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大的妹妹?
所以你看啊,妹妹在襁褓中,某天,突然一下子变成大巨婴……像气儿吹的一样!
哥哥从她肚脐眼拔下“长长的脐带”……妹妹一下子还原正常了!
一般来说,谁才是剪短脐带的人?
女:产房负责接生的护士!
对喽!也就是说,哥哥才是为妹妹接生的人,换句话说,是哥哥“创造”了妹妹!
女:哇,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
“脐带”这个东西很关键!它连接着妹妹,一边连接人的思想……
导演不遗余力的表达一个观点:
女:于是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
女:那么牙齿又是怎么回事?
一般小孩掉牙在五六岁……看对白,把大门牙舔下来了,而不是简单的掉下来了!
小孩经常这样呗!
这里可有讲究!舔,强调了舌头与牙的关系……
再看,兄妹两把牙齿种在土里,所谓的“土”是什么材料做的?
女:是茅草和丝絮……
非常关键!本片之所以用丝绒材料做动画,就是形象地表现思考,思绪这些内容……
牙齿是经过鬼点子(思考),像种树一样生根发芽结果……生出一颗牙齿!
看,树上挂着的就是“果实”!
女:也就是幻想出来的呗!
没错!以上我说的这些都要记住,我下面带你分析主题……
红色的福字……还是倒挂的!
为什么过年要帖福字?
女:这是一种期许啊,希望一年都顺遂啊……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看对白:新牙很快就会长出来的!
浇水,种牙,希望新牙快快长……这些都是美好的期许啊!
红福字,红帽子金鱼,红蝴蝶结……本片只有这三个地方出现红色,对不对?
言外之意:
女:哇,所以妹妹要戴上红蝴蝶结,就像红帽子一样,做一条最可爱的小金鱼!
女:铺垫了半天,原来学问都在这里呢!哈哈
那计划生育,拿掉了什么……?
女 :拿掉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骐骥……嗨,太可惜了!
不过这话又另说着,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现在假如20亿人口,我估计也没多少好日子!
现在丁克不婚族多的是,你让的生二胎?他一个孩子都不想要……你也不能说他对生活就没向往没追求!
女:您说的有道理!
牙齿是身体的一部分,舌头连着牙齿,就像树上用线挂着的牙齿,再有就是脐带,还有长出来的鼻子……
说明思想与果实都有联带关系,是由爱的萌芽孕育而生的!
女:“脐带”是连接思想的果实,更是爱的纽带……
所以妈妈肚子里怀的是什么?
女:……希望?!
再看片头片尾
我们看,这个画面多次出现
在片头其实就是提示,注意下面这个字母……
女:这是啥?
老相机,不是调节光圈就是调焦距……
光圈,代表曝光度,隐喻年轮……
这里就是提示观众:
女:哇,太绝了!这短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概念要素,主题思想,镜头语言……全都是艺术!
如果你还听谁说,“本片这故事不咋地……”呵呵,你就知道他懂不懂电影了!
女:哈哈,那是……不过能把电影看到您这地步的,估计也没几个人!
女:现在我肯定,人家奥斯卡评委绝不会因为导演攻击中国的计生政策才给这部动画提名的!
其实奥斯卡和政治从来不沾边……按说艺术家都顶烦这玩意儿!
女:那为啥?
艺术追求的是真善美,而政治大多是忽悠人的东东……参选作品,最多也就是揭示揭露政客的嘴脸,热爱和平,反战这才是主旋律……
你某国的政策如何,哪些门派不讲理,两边快打起来了……人家掺和你那事干嘛?
拍电影,看电影,颁奖典礼……这些都是找乐子,充实生活,能被你某一派的思想利用?
女;对啊,奥斯卡评委什么人?那都是艺术家,人精啊!
对六!所以说啊,假如你的电影拍的不入流,不懂电影语言这套学问,你再怎么喊口号,思想有多高大上……都没用,奥斯卡不看这个!
你国家计生不计生,跟人家八竿子打不着!
女:嗨,看来本片这个制作团队真把奥斯卡的路数摸清了!
拍电影首先要懂电影!镜头语言,主题思想……要知道什么是电影什么叫艺术人家才带你玩!
就跟你们老师似的?一问一蒙圈,三脚踹不出个屁来……这水平差哪去了?
女:嗨,可惜我们没机会去国外艺术院校深造啊!
……我教你啊!你就踏实跟我学,要真有悟性有慧根,我保证:不出二年,一定能有像模像样的作品送到国际影展!
女 :哇,真的吗?那我可就成知名女导演啦!
必须的!四维一体理论,剧情人物主题高潮……闹着玩呢?
不信你把那导演叫来,她当时怎么个创意和构思,这电影到底想说什么……我这文章里写的门儿清!
快去找吧!我跟她会会……
女:哎呦,我上哪儿找她去?反正不管怎么说,您肯定是大师……哈哈
百集奥斯卡戛纳获奖电影教学式影评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英国奥斯卡获奖动画《爱的故事》:针线包里的艺术……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军:三大电影节获奖电影 《索引》zhuanlan.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