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末代皇帝》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03-18 22:1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末代皇帝》经典观后感有感

  《末代皇帝》是一部由周寰 / 张建民执导,陈道明 / 朱旭 / 朱琳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末代皇帝》精选点评

  ●鸽哨声宫墙,谁想出来的啊

  ●童年记忆

  ●非常有水平的一部电视剧

  ●经典,陈道明的围城和末代皇帝,太经典了

  ●相比尊龙,由陈道明饰演的末代皇帝的韵味慢慢才能发现

  ●陈道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演活了末代皇帝~

  ●这是陈道明的第一部电视剧。那时他29岁,正值青春,演的青年溥仪暴躁乖张却又有任人摆布无奈。六年后,道明叔拍了《围城》。那个年代的电视剧,略显夸张却诚意十足。比外国友人拍的同名电影强多了。

  ●看完《黑洞》和《手机》之后,继续追《末代皇帝》,很多惊喜!其他的都不夸了,只夸一句:现在只有在那个年代的清朝剧里,可以看到骆驼了!!风行上有清晰版的,还有字幕欢迎小伙伴们重温啊!

  ●拍得演得太好了。我本来是冲老一辈去的,周寰、朱旭、牛星丽等等,但陈道明演得卧槽那个绝,好几回我看着他像看着真溥仪,看得浑身鸡皮疙瘩。别人总说演技演技,我都不明,看这部剧我明白了,演员各个都不只是演戏,是演人啊,这就是演技。还原度也高,像看纪录片,好剧,好剧!

  ●戏说的多了,严肃的就少了。好在还有个陈道明。

  《末代皇帝》观后感(一):末代皇帝

  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 也有年轻一心想要复辟满族皇朝纯真 最终也被历史的更替终将释怀时的他没有任何错误 是一个青年 一个皇室之子应有的激进和对自己祖宗真诚守护。 任凭笼子外历史这几十年的更替和对他的审判 最终他能走出来 也能释怀了。他将蛐蛐笼 递给那个小孩打开之后, 仍然是一个鲜活生命

  《末代皇帝》观后感(二):请评价。现学传媒专业学习影评中。

  中国最后的的皇帝,过渡朝廷制度民国统治者,如果说人的一生逼迫的,痛苦的,那么新觉罗溥仪,就是那位人生选择跌宕起伏,无幸的被选中者。3岁登基起便失去自由肉体从此被约束精神束缚。 就如同那只小白鼠。小巧可爱,本是被父母呵护无忧无虑,可享受一生最美、最好、最纯洁的童年的年纪。可就在上娇进入宫中的那时刻起,这一切被打破,而且还给未来带来了常人无法接受生活经历。他有过挣扎,但都被无情的阻挠宫门上小白鼠的死亡尸体形象表现了他想逃出“囚牢”思想的破灭。从童年,自由被剥夺起,无奈,厌倦一直陪伴在其身边,造成了今后岁月的痛苦,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与常人相比这都是常人无发逾越的,直至被赶出宫中,才稍有所改变,但还是焦虑的,这时祖坟被践踏,这纵使他必须复辟,所以他一直在寻求依靠。 纵使他腰财万贯,有两个被人羡慕美丽的妻子,本如果有儿女也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彩色的一笔,可上帝却跟他开了巨大的玩笑,让其无能生育,这又增添了一笔遗憾。

  《末代皇帝》观后感(三):随便写一点

  在历史性上,这部完爆电影版和《非常公民》,但是艺术性和清洁性都太弱了些。溥仪小时候的剧情很好,对他性格的塑造过程都刻画得很细致,很多细节和配角表现也都不错。但是出宫之后的描写越来越弱了,经常是人物莫名其妙就发生了情绪变化,慢慢看着看着像是在看纪录片。

  人设上觉得最棒的是张谦和,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出宫后,都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震撼。但是其他人设都过于刻意,尤其是抚顺之后的剧情,可能是因为和价值观有关所以导致如此吧。此外女性的人设塑造太糟糕了!婉容在历史上是如此丰满的形象,结果到了剧里几乎毫无存在感,而且分不出和文秀的区别。文秀作为一个出生于传统旗人庭做了皇妃却能提出离婚的人,不管是性格转变还是经历都有很大的塑造空间,结果剧里真的就是一笔带过。谭玉龄作为溥仪生命中最黑暗时期的唯一亮光,也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而且把历史中溥仪贴身携带的谭玉龄照片改成了李玉琴的,而且改完之后并没有什么新的发挥,挺让人失望的。

  演员选的很棒(除了婉容文秀),尤其是老年溥仪,简直就是本人。光绪的演员虽然只出现了几分钟,但是让人过目不忘,杨立新好棒。

  《末代皇帝》观后感(四):王国维和罗振玉

  王国维和罗振玉是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国学大师,由于此二人在历史学——特别是考古学上的成就,被后人大赞而特赞。下面是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对二人的回忆。

  顺便说一下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这本书有两个版本,此君写作能力较差,第一个版本由弟弟溥杰代笔。特设后的修订本由溥仪口述,公安部工作人员李文达代笔,历史学家翦伯赞、、何干之提出重要的修订意见,病有作家老舍把文字关。所以,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这本书文字才如此优美。下面是有关王国维和罗振玉的回忆,这段内容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当然,是否真实,已经很难说得清了,内容仅供参考:

  罗振玉到宫里来的时候,五十出头不多,中高个儿,戴一副金丝近视镜(当我面就摘下不戴),下巴上有一绺黄白山羊胡子,脑后垂着一条白色的辫子。我在宫里时,他总是袍褂齐全,我出宫后,他总穿一件大襟式马褂,短肥袖口露出一截窄袍袖。一口绍兴官话,说话行路慢条斯理,节奏缓慢。他在清末做到学部参事,是原学部侍郎宝熙的旧部,本来是和我接近不上的,在我婚后,由于升允的推荐,也由于他的考古学的名气,我接受了陈宝琛的建议,留作南书房行走,请他参加了对宫中古彝器的鉴定。

  和他前后不多时间来的当时的名学者,有他的姻亲王国维和以修元史闻名的柯劭囗。陈宝琛认为南书房有了这些人,颇为清室增色。当然,罗振玉在复辟活动方面的名气比他在学术上的名气,更受到我的注意。他在辛亥革命那年东渡,在日本做了十年寓公,考古写书,自名“仇亭老民”。升允和善耆到日本活动,寻求复辟支援时,和他搅在一起,结了缘。后来,升允灰了,在青岛住了一阵后,跑到天津日本租界里当寓公;善耆定居在旅顺大连,受日本人的豢养。

  罗振玉比他们都活跃,他一九一九年回国,先住在天津,结交日本人,后来在大连码头开设了一个叫墨缘堂的古玩铺,一边走私贩卖古玩、字画,一边继续和日本人拉拉扯扯,广泛寻求复辟的同情者。

  罗振玉在古玩、字画、金石、甲骨方面的骗钱行径,是由来已久的。他出身于浙江上虞县一个旧式书商之家,成年后在江西一个丘姓巨绅家教书。这位巨绅是个藏书家。罗振玉任西席的第三年,东翁突然去世,他利用女东家的无知,一方面装作十分哀痛的样子,拒绝接受这一年的束俯,要用以充做奠仪,另方面表示,愿留下东家的几件旧书和字画,作为纪念。女东家认为这位先生心眼太好,就请他自己到藏书楼任意挑选。于是这位书贾世子就精选出几筐“纪念品”,内有百余卷唐人写经,五百多件唐宋元明的字画,满载而归。在这个基础上,他由刻三字经、百家姓的书铺变成了古玩字画商,生意越做越好,古玩字画的鉴赏家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更通过售卖古籍文物的路子,和日本人拉上了关系。

  他在日本的那些年,靠日本书商关系结交了一批朝野名流,有许多日本人把他看成了中国古文物学术的权威,常拿字画请他鉴定。他便刻了一些“罗振玉鉴定”、“罗振玉审定”的图章,日本古玩商拿字画请他盖一次,付他三元日金,然后再拿去骗人。后来他竟发展到仿刻古人名章印在无名字画上,另加上“罗振玉鉴定”章,然后高价出卖。他时常借口忙,把人家拿来请他鉴定的珍贵铜器,拖压下来,尽量多拓下一些拓片出卖。他的墨缘堂出售的宋版书,据说有一些就是用故宫的殿版《图书集成》里的扉页纸伪造的。

  殿版纸是成化纸或罗纹纸,极像宋版书用纸。据说内务府把那批殿版书交罗振玉代卖时,他把那一万多卷书的空白扉页全弄了下来,用仿宋体的刻版印了“宋版”书。我当时对这事是根本不知道的。

  有人说,罗振玉人品固然不佳,才学还好。据我看,他的才学究竟有多少,也很值得怀疑。在伪满时有一次他拿来一批汉玉请我观赏。我对汉玉说不上有什么研究,只是因为十分爱好,收藏了不少,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然,所谓汉玉,并不是非汉朝的不可,这只不过是对古玉的惯称。我看过罗振玉拿来的汉玉,不禁对他的“才学”暗吃一惊,因为全部都是假货。

  罗振玉并不经常到宫里来,他的姻亲王国维能替他“当值”,经常告诉他当他不在的时候,宫里发生的许多事情。王国维对他如此服服帖帖,最大的原因是这位老实人总觉得欠罗振玉的情,而罗振玉也自恃这一点,对王国维颇能指挥如意。我后来才知道,罗振玉的学者名气,多少也和他们这种特殊瓜葛有关。

  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过罗振玉的帮助,王国维后来在日本的几年研究生活,是靠着和罗振玉在一起过的。王国维为了报答他这份恩情,最初的几部著作,就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殷墟书契》,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甲骨文的研究成果。

  罗、王二家后来做了亲家,按说王国维的债务更可以不提了,其实不然,罗振玉并不因此忘掉了他付出过的代价,而且王国维因他的推荐得以接近“天颜”,也要算做欠他的情分,所以王国维处处都要听他的吩咐。我到了天津,王国维就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之后,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头,罗振玉竟向他追起债来,后来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国维,逼得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跳进昆明湖自尽了。

  我在特赦后,听到一个传说,因已无印象,故附记于此,聊备参考。据说绍英曾托王国维替我卖一点字画,罗振玉知道了,从王手里要了去,说是他可以办。罗振玉卖完字画,把所得的款项(一千多元)作为王国维归还他的债款,全部扣下。王国维向他索要,他反而算起旧账,王国维还要补给他不足之数。王国维气愤已极,对绍英的催促无法答复,因此跳水自尽。据说王遗书上“义无再辱”四字即指此而言。——作者

  王国维死后,社会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学大师殉清的传说,这其实是罗振玉做出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过程是这样:罗振玉给张园送来了一份密封的所谓王国维的“遗折”,我看了这篇充满了孤臣孽子情调的临终忠谏的文字,大受感动,和师傅们商议了一下,发了一道“上谕”说,王国维“孤忠耿耿,深堪恻悯,……加恩谥予忠悫,派贝子溥斤即日前往莫缀,赏给陀罗经被并洋二千元……”。罗振玉于是一面广邀中日名流、学者,在日租界日本花园里为“忠悫公”设灵公祭,宣传王国维的“完节”和“恩遇之隆,为振古所未有”,一面更在一篇祭文里宣称他相信自己将和死者“九泉相见,谅亦匪遥”。

  其实那个表现着“孤忠耿耿”的遗折,却是假的,它的翻造者正是要和死者“九泉相见”的罗振玉。那时我身边的几个最善于勾心斗角的人,总在设法探听对手的行动,手法之一是收买对手的仆役,因而主人的隐私,就成了某些仆人的获利资本。在这上面最肯下功夫的,是郑孝胥和罗振玉这一对冤家。罗振玉假造遗折的秘密,被郑孝胥通过这一办法探知后,很快就在某些遗老中间传播开了。这件事情的真相当时并没有传到我耳朵里来,因为,一则谥法业已踢了,谁也不愿担这个“欺君之罪”,另则这件事情传出去实在难听,这也算是出于遗老们的“爱国心”吧,就这样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了。一直到罗振玉死后,我才知道这个底细。近来我又看到那个遗折的原件,字写得很工整,而且不是王国维的手笔。一个要自杀的人居然能找到别人代缮绝命书,这样的怪事,我当初却没有察觉出来。

  罗振玉给王国维写的祭文,很能迷惑人,至少是迷惑了我。他在祭文里表白了自己没有看见王国维的“封奏”内容之后,以臆测其心事的手法渲染了自己的忠贞,说他自甲子以来曾三次“犯死而未死”。在我出宫和进日本使馆的时候,他都想自杀过,第三次是最近,他本想清理完未了之事就死的,不料“公竟先我而死矣,公死,思遇之隆,为振古所未有,予若继公而死,悠悠之口或且谓予希冀恩泽”,所以他就不便去死了,好在“医者谓右肺大衰,知九泉相见,谅亦匪遥”。

  这篇祭文的另一内容要点,是说他当初如何发现和培养了那个穷书记,这个当时“黯然无力于世”的青年如何在他的资助指点之下,终于“得肆力于学,蔚然成硕儒”。总之,王国维无论道德、文章,如果没有他罗振玉就成不了气候。那篇祭文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

  王国维在光绪戊戌年为汪康年的司书,后入罗所办的“东文学社”求学。

  《末代皇帝》观后感(五):朱家溍先生旧文:关于电视剧版的《末代皇帝》

  这是电视剧版的《末代皇帝》顾问之一、故宫已故著名专家朱家溍先生的一篇旧文,转自朱先生之女朱传荣博客。此版《末代皇帝》也是历史人物传记片中较好的一部。曾见论坛有朋友询问那些历史剧不错,我推荐了该剧,并转来该文。当然,朱先生谓该剧“好”也是相对的,剧中不准确之处仍有不少,但不是现在那些电视剧能比的。

  --------------------------------------------------------------------------

  真实可信的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在放映过的清代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是比较好的一部。

  溥仪一生的经历,真是一部传奇。《清史稿》卷二十五载:“宣统皇帝本纪”最后一段论道:“帝冲龄嗣服,监国摄政,军国机务,悉由处分,大事并白太后取进止,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修史诸公还只是看到隆裕太后率皇帝逊位,享受优待,已经认为是千古未有之奇。如果纵观溥仪后来从天津出走,投靠曰本军阀,沦为战犯,以迄新中国建立后把他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善良公民,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可算是古今中外奇中之奇。

  这部“传奇”的时代背景,正是我国历史上几次巨变,这个题材编成剧本搬上屏幕,难度非常大。可能有两个思想类型的编导,以不同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题材。一是追求有“噱头”、“出洋相”,拍成一部闹剧,这样可能会吸引部分观众。但是,一部影视作品既然标榜是再现历史,就首先要求作品不违背历史真实,进而要求看画面上体现那个时代的特点。有些观众不知道这一段历史,看过等于上一节历史课,有些观众从书中已经知道这段历史,于是更要求看那个时代的人物面貌、语言、行动、生活方式、国家制度、社会风俗等等方面。如果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在这些方面认真地体现,观众就会满意,因为许多是观众见所未见的事务,用不着以“噱头”来讨好观众。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末代皇帝》,就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来艺术地展现这段历史的。

  电视剧《末代皇帝》的演员阵容是很强的。西太后的扮演者完全扔掉过去话剧和电影中西太后的模式,我们不再听见拉着长腔,装腔作势的语言,隆裕太后和醇王福晋,都是穿敞衣梳两把头的中年妇女,扮相相同,但演员们把她们的表情,一个“窝囊”,一个“机灵”表现出来了,是截然不同的人物。婉荣、文绣都是刚刚进宫的少女,平时打扮也一样,但扮演者展示出她们各自不同的内心活动。第一个溥仪和第二个溥仪不过是相差三四岁的儿童,但一个怕当皇上,一个想当皇上,不同的思想处处自然流露,老溥仪当然更不同了。载沣的犹疑不决、胆小怕事和陈宝琛、张勋,一文一武的主观自信,一心复辟,都活现在屏幕上。邰建在这部电视剧里也打破了过去的模式,首先是服装,过去只要出现一个地位较高的太监就必给他穿上蟒袍,而不管什么日子、什么场合,动作总是前窜后跳,弯着腰出出进进。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实际生活中,有品级的太监固然可以穿蟒袍,但必须在应穿蟒袍的节日,叫做“花衣期”内才可以穿,而且蟒袍外面必须罩补褂,只有夏季伏天才免褂。这个电视剧里的众多太监从服装到动作是符合实际生活的。张谦和扮演者的表演更是生动、有深度,有许多潜台词很自然地在面部表情上流露出来。总的来说,所有剧中人都不是一般的脸谱化,他们的形象都恰如其分。

  应该说,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细节的真实是不能忽略的,如果生活细节脱离了那个时代,就会使观众感觉失真,认为不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事。生活细节不但为塑造某个剧中人起着重要作用,有许多细节还能成为一部影视作品的重要装饰点缀。例如“登极”的场景,太和殿门前的“九龙曲柄盖”有一个由并拢变为张开的特写镜头。当时的制度是这样的:因为全体行礼的王公文武百官和执事侍班的官员以及“大驾卤簿”分布在大院里,皇帝从太和殿后隔扇进入太和殿升座,在大院里的全体人员是看不见的,“九龙曲柄盖”的张开就是告诉全体人员,现在皇帝已经升座。于是,整个环境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响,“卤簿”中的掌鞭人员抖起丈余长的“蟒鞭”,发出清脆震耳的破空之声。这就是所谓“静鞭三响”,为这个大典的场景增加了隆重肃穆的气氛。也反衬出小皇帝啼哭,摄政王说,“别哭了,这就完”的泄气情绪。大婚后,淑妃朝贺皇后的“六肃、三拜”礼,漱芳斋演戏,开场“跳灵官”“撒松香火”烧“黄钱元宝”等等细节都非常之真切。

  纵观以上“外朝”“内廷”各种细节,不仅给这部剧增加了时代的特点,而且也是观众所未见过的场景。这部剧取得的成绩,应归功于编剧、艺术指导、导演、全体演职人员,他们努力认真、不懈地工作,才达到现有的水平。在这里,还应该着重一提的是资料员和服装设计员,他们沙里淘金,百折不挠地搜寻资料,提供给艺术指导和导演,给这部电视剧注入很多营养,起着很大的润色作用。该片中尚有少数语言、称谓、制度等方面有失误之处,其中有些也是近年来拍摄清代历史片常出现的问题,可是人们已经“习非为是”了,这不能说不是遗憾的事。

  原载1988年9月9日《光明日报》第三版文学与艺术。

  ***************************************************************

  附朱先生另一文,是谈论电影版《末代皇帝》的,朱先生也是电影版的顾问,他认为电影版的比较“离谱”。

  ----------------------------------------------------

  不能离“谱儿”

  ——谈电影《末代皇帝》的典型环境

  编辑同志:

  你好。来信收到,承问对于意大利人导演的《末代皇帝》影片有何看法,要我写一篇文章,并且要坦率发表意见。又挂了长途电话,虽然没有和我说上话,我当然已知道是催稿。实在抱歉,我没看这部影片,不能全面评论;但为你这样恳切期望所感动,若是简单地回答你“不写”两个字未免不近人情了。所以在这封复信里,尽量把我的看法告诉你。

  这部影片的导演来我国不久,合拍公司的负责同志就来约请我担任顾问,当时我回答已经担任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末代皇帝》顾问,不能再兼一部影片《末代皇帝》的顾问。几天之后又来说,导演想和我见面谈谈。次日,洋导演和中方的副导演宁瀛同志同来和我谈了一个下午,都是关于剧本中有关的历史情况。最后又再次约请我做顾问,并问我要什么条件,我仍和上次回答的理由一样。并不是条件问题。

  从这次长谈,我感觉这位导演的设想和要求与我的设想距离很大,简直是南辕北辙。不过,他请我去现场看看,我还是答应了,但我声明是以来宾身份去的。在此期间,老友卢燕女士来谈她在影片中演太后的事,她说,在这部影片里让西太后卧病在一个有许多泥塑神像的大殿里,这是可能的吗?我告诉卢燕,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帝、后、妃、嫔、太后,无论在紫禁城内,或苑囿如中 南海、颐和园,凡是寝宫,尽管室内装修陈设多么华丽,但必然是住宅式。例如现有的紫禁城内西六宫,或颐和园的乐寿堂、宜芸馆等等,都是可以作为寝宫用的,绝不可以睡在太和殿,因为那是举行典礼的场所。例如太和殿,室内都是银朱油柱,贴金彩画栋梁,顶有天花藻井。西寝宫的室内必然细木雕饰装修,不着油漆,顶棚糊纸等等特点。这两种类型的房屋尚且不能相混使用,何况庙宇中有神像的大殿呢?

  庙也不是不能住,例如北京西山大觉寺内西院四宜堂、憩云轩等,都属于庙内的行宫,雍正和乾隆都曾经住过,有御制诗为证。但雍正和乾隆住的四宜堂都是寝宫式的装修陈设,和高级住宅是一样的,他们在大觉寺决不能住在天王殿或罗汉堂。

  几天之后,这个摄制组在北影厂开拍,导演接我去现场,果然有一座搭的布景好像石窟的塑像群,这就是卢燕女士所说的那件事,我向导演提出:“清代皇宫的生活方式,没有睡在这种环境里的。”又看见一座很奇怪的大门,导演说:“这个布景,就是醇王府的府门。”我听了立刻告诉他:“醇王府就是现在后海北岸中央卫生部的房屋,格局并没有什么拆改,要搭景就照现存实物仿做,怎么弄成这种怪样呢?”导演说:“那个真的醇王府不够伟大,所以设计这样一个布景。”我又告诉他:“府的建筑,没有进了大门迎面便是一座楼的格局,应该大门里面的第二个建筑是仪门。”他说:“根据剧情需要一座楼在这里。”那天是第一次开拍,我看见府门院落迎面这座楼上出现了许多剧中人女性角色,这也是当时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当时一个大家庭是内外有别的,不能一进大门便看见许多内眷。

  他们陪着我又看服装、化妆。我认为处处有问题,不过当我举例提出一个问题时,他们就拿出一本书里面某一个图来当根据;姑且不论图片的可靠性如何,因为引用一张图片,即使是真实可靠,同时还要对这张图片深入理解。譬如有一人着某一装束的照片,如果没有彻底明瞭它的时间、地点、特定环境而引用仿效,就很可能发生错误,更何况根据的来源不可靠呢?据我接触到的上述几个镜头和服、化、道的部分,根本谈不上艺术真实和自然真实,也可能整部影片很好,只是我所接触的小部分不好,那就不得而知了。

  专此即复,顺侯暑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末代皇帝》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