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版瘦身食谱》是一部由Tom Watt-Smith执导,Chris van Tulleken / Tanya Byro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完默默放下我的碗
●强烈推荐,一口气把三集都看完了~要减肥的妹子完全可以参照一下这个食谱,然后再加运动,妥妥瘦成一道闪电~
●进食的速度、情绪和基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体重~减肥不能单纯的节食,不能随便试市面上的各种食谱,更要看什么方式更适合自己…
●受益匪浅。
●超级烂,配乐让神剧都显得高大上,听听绝对呕得你不想吃任何东西,有助于减肥!
●虽然有些是老生常谈,但是也还是有收获到新知识~而且不是直接告诉你一个结果而是通过科学实验分析让你了解到为什么是这样。
●肠道缺乏荷尔蒙大脑释放吃饱信号慢;大胃王要高蛋白低GI饮食延长饱腹感;随时想吃东西的人每周2天轻断食摄入低于800卡;压力暴食要选择低卡路里食物;人体消耗1g糖会流失3g水分;如果自己觉得在节食那么反而会节制饮食;
●别墅生活很充实,还有定制化的食谱和美食,多亏了海韵之家的安排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2Nzg4NTUwNA==.html
1.节食不是靠毅力,而在于改变饮食习惯,打破原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3.不被食物公司的营销迷惑,了解这些形式多样的高脂肪、高碳水加工食品都是他们的销售手段是对抗持续性进食的有效方式。
4.浓汤和蔬菜一样可以提高饱腹感,一个是减缓食物消化,一个是通过大体积填饱胃来告诉大脑“我已经饱了”。
5.吃慢一点。坐着吃,咀嚼间隙放下刀叉,可以喝一小口水,切碎食物
6.减重后摄入量要相应减少。
7.关注自身,了解自己的饮食。
《定制版瘦身食谱》观后感(二):完美饮食
1️⃣高蛋白,低Gl食品能提升体内肠道激素信号,所以多吃保持低血糖指数消化起来很慢的碳水化合物
2️⃣当我们吃东西时,身体吧食物转化成葡萄糖之类的糖类,在禁食期间,没有了糖类燃烧脂肪提供能量
3️⃣吃早餐可以让你全天的饮食选择更健康4️⃣吃的慢一些,越会让你觉得饱
5️⃣如果偶尔打破了计划,也要尽快回到正轨,不要因此暴饮暴食放弃了不要削弱自己减肥的动力
三集的调查实验记录,有理有据,一些科学的有人心理以及行为的分析,能让你了解自己,因为了解,才能改变。
《定制版瘦身食谱》观后感(三):第二集
ased on genes.psychological profile. hormone
1 group: constant cravers 无时无刻都想吃东西
基因
intermittent fasting diet 一周中两天控制吃喝
2 group: emotional eaters 心情好坏决定吃喝
3 group: feasters
《定制版瘦身食谱》观后感(四):Diets are not about willpower. Diets are about habits.
第一集主要是将人群分为三类,分别给出针对性的食谱。bbc.co.uk/rightdiet 在这个网站可以测试。之后就是整个的瘦身过程,前期快速脱水,体重下降很快,再往后越来越艰难,进入平台期。
第一类是Feaster(饕餮),就是一吃停不下来的,在我脑海里大约就是皇帝尼禄了。食谱建议High protein Low GI(glycemic index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高蛋白的就如鸡肉、鱼肉等,low GI则建议食用豆类、意面这些能够在胃部停留时间更长,饱腹感更强的事物。我觉得有趣的是专门提到了粳米,如果在家里方便的话,我觉得可以试着替代以前吃的试一试。
第二类是Emotional eaters,他们受情绪影响,有时会暴饮暴食。
第三类是Constant Cravers,他们喜欢一直吃东西。比如在两餐之间。
饮食方面其实感觉涉及不是特别多,没有给出什么标准餐之类的,只是提供了建议。
我认为这部纪录片的一大亮点是它的实验设计。里面有很多分组进行对照,然后得出膳食建议、心理建议、运动建议的部分,穿插在整部纪录片里。1.比如其中的摘草莓比赛(一组食用High protein Low GI,另一组相反),最后以前者的组员最晚感到饥饿而获胜告终。2.还有如将食物直接摆盘食用与制作成汤(我看好像是直接用机器搅拌实现,外观有些难以入口),结果显示制作成汤的一组饱腹感更强。3.一组成员晚上休息好,另一组则深夜才入睡,第二天在超市的购物中,前者选择的食物更健康。
另外里面还有很多理念值得借鉴。比如Group Support ,帮助大家一起坚持下去。还提到了在坚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catastrophic thinking,比如没有抵挡诱惑,吃了一些高卡食物,影片的建议是,不要朝这个方向继续想下去,尽快回到自己正常的计划中。否则可能会因为这一次的不克制而否定自己,否定计划,又重新开始自己原来的不健康生活。
片子里面的一段话很好,我觉得不仅是瘦身,所有的事情都很贴合。
eople often think diets are about willpower.
Diets are not about willpower.
Diets are about habits.
《定制版瘦身食谱》观后感(五):【笔记】根据肥胖成因调整饮食
本片根据肥胖成因,将肥胖者分为三类,并相应地调整其饮食结构,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得到了总体减重5%以上的效果(75人的平均值,其他研究表明三个月要减重5%比较难)。
前提:本片中的肥胖者真的是超重,是超重到有明显的大肚皮且有各种健康问题的人。对于体重在健康范围内的人(请自查BMI),减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塑性好看,请谨慎对待本片介绍的节食方法。
三类肥胖成因和对应饮食调整方案为:
1. 总是想吃的Constant Craver
(1)表现:脑子里总是想着吃,走到路上看到吃的立马就被吸引过去;各种零食不停吃吃吃,到正餐的时候可能因为胃太满,已经吃不完一份正常量的正餐了(区别于暴食者)
(2)成因:几组饥饿基因的携带者,大脑结构让你很难抵制食物诱惑,总是处在觅食状态
(3)对应手段:间歇性斋戒(Intermittent Fasting),每周五天正常而健康地饮食,另外两天斋戒,只吃身体每日所需卡路里的五分之一量,让身体燃烧脂肪供能
(4)备注:A. 网上有好几种Intermittent Fasting的方法,本片采用的是5+2法;B. 各种间歇性斋戒法对健康的影响我不清楚,5+2在本片中得到了一名牛津教授的认可与推荐;C. Intermittent Fasting就算不影响健康,也可能降低工作表现,低卡路里摄入会让脑子转不动,因为大脑要消耗每天摄入的60%的糖运转,脑力工作者慎用
2. 暴食者(Feaster)
(1)表现:一旦开吃就停不下来,食量惊人且感觉不到饱
(2)成因:饱腹感荷尔蒙分泌相较于正常人来说很弱,大脑感觉不到饱
(3)对应手段:A. 慢食,比如用刀叉吃汉堡,半小时吃完一个汉堡,荷尔蒙终于分泌够了,你就觉得饱了,不然你半小时内可能塞下五六个汉堡;B. 膳食中注意加入高蛋白食品替代其他食品,主要作用原理是促进饥饿荷尔蒙分泌,更容易有饱腹感;C. 膳食中增加低GI食品, 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葡萄糖释放慢,让你更扛饿,不会吃完很快就觉得饿了又想吃(低GI指数食品请自行百度)
3. 情绪性贪吃者(Emotional Eater)
(1)表现:心情不好(压力、伤心、疲惫等)的时候,应对方案是吃大量的高糖高脂肪食物
(2)成因:主要是心理成因,大脑在多年情绪性进食锻炼下已经形成习惯,心情不好就想吃,一开吃脑子里的奖励机制就启动了,觉得心情好了
(3)应对手段:本片中主要是心理治疗的方法,让情绪性贪吃者互相鼓励,避免因为心情原因不知不觉吃一堆垃圾食品,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在论坛里互相安慰,而不是跑去开冰箱找垃圾食品;饮食方面,也推荐以低卡路里食品代替高卡路里食品
(4)注释:A.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吃货,如果不像前两种肥胖者那般极端,个人觉得可以划入情绪性贪食者的这一类,只是一般性吃货的“心情不好”或者“抗压脆弱性”没有本片中那些肥胖者那样严重,比如刚好是工作间隙,觉得该休息又没别的事情干,也没特别心情不好,但是来根巧克力棒就是让你觉得吃完很幸福;B. 上述三种肥胖成因不一定囊括所有的肥胖成因,找出自己的肥胖成因,对症治疗很重要
其他
1. 小活动可能比锻炼更有效:如果真的没时间锻炼,那就增加各种小活动,比如上班提前一站下车走路过去,打电话的时候站起来来回走动,不坐电梯走楼梯,慢慢加起来,消耗的卡路里可能比锻炼高强度半小时要多
2. 肥胖者锻炼完第二天,可能更不爱动,作为补偿消耗的卡路里也减少了,结果就是锻炼没那么明显的效果
3. 减肥刚开始体重掉得是最快的,但是那个时候掉的主要是水。身体消耗了肝脏等位置储存的糖,而1g糖要3g水来溶,等到糖用完了,才主要是脂肪才开始掉。介绍了一种通过尿液检测身体是否开始烧脂肪、还有脂肪燃烧程度的试纸,检测物质是ketone,酮(酮有好多种,具体工作原理我也不大很清楚)
4. 随着减肥的深入,会遇到平台期,甚至体重会反弹,相应的食谱也得减量,因为体重掉下去之后新陈代谢也弱了。那些说自己是因为新陈代谢太弱所以肥胖的人是在找借口骗自己,人越胖新陈代谢越旺盛,你每走一步每吸一口气消耗的能量都比瘦子更多,你长胖的原因就是你吃得太多,大大超过了你身体能消耗的
5. 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高卡路里食物的诱惑,人在疲惫时逛超市更难抵制这些诱惑,如果不能在非疲惫非饥饿状态下逛超市,那就在状态好时列好购物清单,买的时候照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