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轮回》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2-06 22:4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轮回》经典观后感1000字

  《大轮回》是一部由胡金铨 / 李行 / 景瑞执导,彭芬 / 石隽 / 姜厚任主演的一部爱情 / 武侠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轮回》精选点评

  ●三个导演的三世三生,胡金铨的第一世最为曲折,后两个故事则过于小情小爱了。

  ●23号晚上百丽宫场,观众的笑声已经夸张到有点恶心了。

  ●20140212jtl三个短篇。大导演胡金铨的第一世,有板有眼人物鲜明,虽然结尾仓促,也是不得已之为,段位上乘。李行的第二段,人物对话情节琼瑶之风,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第三段白景瑞的现代版最差,主要原因聊。石隽的表演十分厉害,彭雪芬的相貌惊艳,所看的版本太渣。

  ●敢不敢把这渣画质修复的好一点!!完全不能忍了!这三段短片都挺一般,胡金铨依旧迷恋东厂锦衣卫,与前作相比没什么变化;李行的第二世狗血一塌糊涂,各种琼瑶既视感;白景瑞第三世最有感触迷信和现代观念冲突体现的真好。石隽演反派挺赞的,肠剑也真是凶器

  ●現在看來張永祥的劇本概念還是挺有趣的。甚至到現在還能看到很多舊酒新瓶概念的電影/劇集出現。胡金銓依然是那個最會拍明朝江湖的人,段落雖短,但從各個部門的執行與調度等創造力都一如以往精彩。但是有個問題,第一世石雋飾演極惡之人確實很難讓人服;李行拍的民國第二世,算是較精彩的。(儘管還是覺得胡拍得很精緻)近似粵語長片的調子,唱戲那場表現非常好;白景瑞的第三世受制於前兩世的鋪墊,必然期望最大的。因為是承載著顛覆的概念。但從觀感上並不如前兩世。很大程度在於拉不開時代的差異。因此第三世既不是特別現代又不是特別保守走向有點偏向瓊瑤電影。@TFI 4K Scan 2K Restored

  ●第一段果然是胡金铨的,镜头剪辑比较犀利,打斗竟然也稍微好了一点。但故事情节依然很让人尴尬。他的脑子一般是我们理解不了的。第二段的语言和那种礼节规矩什么的,挺好,结局略有点突兀。第三段情节也略有点傻,但总体还行。刚看完我还以为是一个人拍的,用不同方式和故事表达了一种复杂感情

  ●胡一世行云流水一波三折;二三世狗尾续貂,落于俗套

  ●主要看胡金铨拍的第一世。石隽的面相演反派果然比演主角顺眼得多,胡金铨招牌式的山水画构图和凌厉动作剪辑在本片已经炉火纯青,但或许限于篇幅剧情草率乃至于荒谬,勉强四星。

  ●不是喜剧片,但全程爆笑,很多人忍不住拍手称赞,1983年的片子台词放在现在竟然很有现代感,鼓掌

  ●3.5/5,为了胡金铨可以多给半颗星。还是喜欢大侠的第一世,一贯的写意快剪,还是明末背景侠客美人头和台词一样漂亮。胡可能才是真正的佛系导演,片子都是一股子道法自然的味道。

  《大轮回》观后感(一):通俗但認真可敬

  第一世滿佈刀光劍影,武俠片宗師胡金銓在林中、谷裏、河邊捕捉江湖恩

  怨,鬥個你死我活的結局拍得精準明快,較後兩世精采出色許多;李行的

  第二世顯得四平八穩,老派傳統的激烈台詞難不笑場;白景瑞的第三世結

  局刻意圓滿可譏,角色塑造過分淘氣任性,冷不防攝入起乩畫面教人不安

  。

  這樣糾纏三世的宿命迷信劇本確實也只有前輩們想得出來了。

  《大轮回》观后感(二):石隽要报社

  看了几篇影评,好像没人说到这个点儿上。

  第一世的鲁振一杀人如麻,但一定是恶人么?从鲁振一上山找庐子真开始,鲁振一的行为都可以做两种解读。庐子真认为鲁振一不怀好意。不过既有个阴险毒辣乖僻多疑的徒弟,那么有个阴险毒辣乖僻多疑的师傅也不足为奇吧?正如鲁振一杀了假哑巴,从此不知假哑巴是否忠一样;庐子真和韩小姐动手杀鲁振一,鲁振一的叠加态便坍缩了,从此鲁振一是真心想做义军还是想杀庐子真邀功成为悬案。

  大约是因为我对石隽这个演员的执念太深,鲁振一对韩小姐霸道的真情很让我感动(“你的后半辈子,都要跟我一个桌子吃饭”霸气了有木有!抢人老婆就该这么抢!)。大约是胡金铨偏心自己弟子,韩小姐对鲁振一似乎也稍稍动了情。韩小姐早知道鲁振一不会带她上京,然而客店里冯瑞要带韩小姐走,韩小姐也没有答应。美人惜英雄,冯瑞三两下被鲁振一打得找不着北,韩小姐心里大概也是鄙视的。韩小姐知道庐子真是鲁振一的师傅,也曾相信鲁振一是义军一员,说不定还真心想嫁他,后来又被庐子真的猜忌策反了。也多亏胡金铨把韩小姐拍得对鲁振一动了点情,不然整部电影就完全成为一个石隽要报复社会的故事了。

  后两世也不错。只是人物纠葛,恨情仇,还得看第一世啊。

  《大轮回》观后感(三):总有注定的重逢

  如果要数一直在影响我的影视剧,新加坡剧《奇缘》是一部,绵延的时间也最长。这套单元剧里,除了童年时最念念的《银河星》,高考前找到资源后重看的《辗转红尘》和《胭脂魂》是最喜欢的两个故事。

  《辗转红尘》讲一对情人的三生三世,妙在他们的轮回有错位,男子因参加变法而亡,女子在年迈时守到他的来世;男子带着前世记忆等待女子,终于找到她,她却是个虚荣肤浅的交际花。每一世都有一个人,带着沉重的记忆等待另一个想起。出手不俗,而编剧正是商晚筠。即使后来片片段段读了她一些小说、淘了书,这部剧仍是我心中她最好的作品。

  而喜欢《胭脂魂》除了剧情本身,悲剧的结尾非常有力。戏班的师兄师妹之间因情反目,从互生情愫到彼此怨恨。二人收拾心情上台,早不是曾经的师兄妹,背后已经埋葬着他人的尸首,唯有爱恨交缠。在演武松杀嫂时,他悲愤地一刀砍下去,她流下了真的血,就在这一幕结了尾。

  所以看《大轮回》时一面因为鬼畜画面笑岔气,一面也愣愣地跟男女主角来世再见时一样,“我们好像见过”,陷入了“隔世的怔忡”。三世情缘,第二世戏台上以命运象征的假刀换作真刀杀掉师妹,《奇缘》里最喜欢的两个故事的要素在《大轮回》里都有了。

  确实,当发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原来有一个前情,心情是很复杂。虽然没什么线索证据,要说《大轮回》对后来的类似主题作品——包括像《秦俑》有影响,总觉得信服。

  这就要很惭愧地提到钟玲,《大轮回》原著小说作者,在刚过80年代就完成了这个小短篇,改编电影后无疑影响力更大。我常常为自己神奇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体质汗颜,钟玲和胡金铨曾是夫妻这件事,我竟是最近看过这部片才知道的,说真的有种次元壁破裂的惊讶(说到底还是因为读得少造成的无知)。翻读了小说,虽然极短,电影扩充了许多情节,灵魂仍是一致。钟玲的小说很老派的优美,也有情,譬如第一世的锦衣卫,电影里的他心机更深,对小姐的追求或许有几分真心,但更盯着她父亲的权势,小说中则是强烈的爱而不得。

  电影里的三世由三个导演拍摄,想得到很多观众是冲着第一世的导演胡金铨看的。后面李行白景瑞我也觉得很好,三个人各有千秋,作为外行没觉得有明显高下。第三世里妖异的现代舞和澎湖作乩大型神鬼场面的对比,尤其酷刑般民俗,看得倒抽一口气。

  这种三生三世有情皆孽的故事,一般到了现代,二人相认后就团圆作罢了。可能大都市的背景并不那么适合抵死缠绵。但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故事还是被吸引,出现在不同时代的作者笔下都能读得入戏,多多少少还是在相信并感动于因为一点点巧合就能印证的命中注定吧。

  《大轮回》观后感(四):有创意的三个故事

  《大轮回》由三个故事组成,横跨古今,讲述了两男一女纠缠三世的爱情故事。本片由胡金铨,李行,白景瑞三位导演分别执导一段,风格各异却又互相联系。

  胡金铨导演执导的第一段延续了胡导的一贯武侠风格。故事依然发生在明朝年间,锦衣卫鲁振一本奉了马都督之命护送大官之女韩雪梅进京,中途爱上韩雪梅,继而杀掉所有随从想带韩雪梅归隐山林。而韩雪梅与义军首领冯瑞早有婚约并两情相悦。鲁振一带了韩雪梅到隐居的师傅住处,师傅是重金悬赏的犯人。师傅怀疑鲁振一要背叛自己,联合了韩雪梅毒瞎了鲁振一,自己也饮毒而尽。此时,冯瑞赶来,混乱之中,三人互残而死。

  在我看来,剧情漏洞百出。鲁振一人物定位模糊,从前半段看此人残暴至极,而到了其师傅住处,又表露了他并非奸人,而实为义军,此外对韩雪梅一路关怀备至,一往情深。反观冯瑞,软弱不说,毫无首领气质,对于韩雪梅更是看不出什么情深意长。到了结尾,突然出现,并被韩雪梅误杀,感觉很是怪异。

  纵观胡金铨导演的电影,他所着力刻画的是侠义,人物有脸谱化倾向,人物关系之间更注重的是联合协作共同御敌,爱情这个元素从来都不是重点。所以,比起这个爱情故事,更让观众觉得有意思的是鲁振一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义军还是奸人,到底只见见师傅还是要背叛他,就不足为奇了。

  此片拍于1983年,是胡金铨导演的倒数第二部作品,导演风格与水平已经非常稳定。此片中的武打场面更是集其大成,一口气看下来很是过瘾。特别是在峡谷间的打斗场面,几块巨石,几个人,动作设计与巨石空间完美融合,流畅而刺激,令人惊叹。值得反复琢磨。

  第二世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戏班子走到困境,得到了镇上马少爷的帮助。花旦孟华苓与马少爷一见钟情,并私定终身。孟华苓的师哥苗华堂由爱生恨,在戏台上假戏真,用马少爷为换取华苓而送他的鱼肠剑,刺死了孟华苓。

  这个故事没什么新意。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最后一出假戏真做,还是很妙的。

  第三世讲述了一个台北的舞团到小岛上表演,舞者蔓芬爱上了乩童秋生。秋生的哥哥阿万师是一个法师,十分照顾弟弟到了安排弟弟人生的地步。蔓芬鼓励秋生要破除迷信,去台北寻找自己的生活。在一次祭典中,秋生去看蔓芬跳舞,阿万师不得不自己爬刀梯,出意外死去。不久之后,秋生来到台北,找到了蔓芬。

  在我看来,爱情也并非这个故事的重点。导演是通过爱情与亲情两种感情的碰撞,来探讨现代人的信仰问题与生命选择。宗教有利有弊,如何选择。爱情与亲情的矛盾,如何平衡。现代化生活的观念与渔村封闭环境中的价值观又给秋生带来怎样的冲击。结合台湾当时的社会情况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讨论。

  最后再提,第三世故事的开头,是一段舞台剧排练。灯光,表演以及造型都令人耳目一新,很有创意。

  总结,在这部电影中可学习的地方:

  1.打斗场面分析

  2.假戏真做中镜头语言运用

  3.阿万师爬刀梯的镜头语言运用

  4.舞台剧这一表现手法

  《大轮回》观后感(五):围绕一把鱼肠剑的三生三世情缘

  这部影片其实是三世围绕鱼肠剑的三个故事,叫做鱼肠剑三部曲更合适:)

  本片是2019年修复的83年老片,是由胡金铨,李行和白景瑞拍摄的明朝,民国和现代三个故事组成,两男一女在三个时代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上演了不同的悲喜剧,私心更喜欢第二个故事。

  胡导的第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发生在明朝英宗时候的故事,男一号锦衣卫千户鲁振一负责互送两广总督韩雍之女韩雪梅入京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成亲,韩雪梅的未婚夫冯瑞率众追击他们,想截胡雪梅,然鲁振一逃脱追击,一路杀死冯瑞部属和自己手下,带着雪梅拜见朝廷钦犯,自己的老师,想借老师人头美人侯位齐得,最后被老师用计弄瞎双眼,与雪梅,冯瑞同归于尽,雪梅为鲁振一所杀,冯瑞为雪梅掷出的鱼肠剑所杀(鱼肠剑是他俩的定亲信物),鲁振一则淹死山涧之中。

  这个故事里胡导的武打镜头简洁明快,一两个打斗镜头必有一人毙命,虽说显示锦衣卫武功高强,但确实绝不拖泥带水,语言上也很简洁(现在的武侠灌水连续剧确实应该好好学一下),应该是借鉴了传统戏剧的特点,鲁振一这个角色的演员也确实外形和内在都足够阴鸷,让人感觉到一股寒意,压的雪梅和冯瑞抬不起头来,唯一不能理解的是他的一些做法,为何要带雪梅入山,其实完全可以先藏匿雪梅,杀掉乃师邀功请赏后再除掉同伴,与美人归隐山中,以致给乃师和雪梅可乘之机,实在是利令智昏,色令致婚。

  第二世是李行导演的民国篇,这一世里鲁振一变成了小戏班班主,韩雪梅变成了他师妹孟华苓,冯瑞变成了富贵人公子马敬白。小戏班跑码头到了马公子镇上,为拉客人拜访马公子,马公子和孟华苓一见钟情(前世孽缘?你的名字?),而班主对师妹也有情愫,于是一台民国八点档戏码开演了,马公子天天捧场戏班,孟姑娘天天去和马公子见面,约定唱完戏后两人离开戏班和马家,过自己的二人世界,而另一方面马母反对这段感情,理由是马公子已经有婚约在身,班主更是妒火中烧,虽然马公子拿出祖传鱼肠剑为孟华苓赎身,班主还是在最后一天的戏借坐楼杀惜一出戏假戏真做,杀掉了师妹,大抵他的心理是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别想得到,这种心理和程蝶衣有点像,只是程老板还没有失去理智,只会自怨自艾罢了。

  这一段故事借戏述说故事,借戏眉目传情,最后以戏为故事划上一个悲剧的句号,虽说感情戏有一点狗血,但戏剧对于剧情的推动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段感情也是无解的死结,可叹。

  第三世白景瑞导演的是现代篇,整个故事是现代与传统的冲突,这是更深层次的冲突。班主在这一世是澎湖岛上的万法师,马公子则是他弟弟秋生,一个渔民,孟华苓则成了现代舞演员丽芬,鱼肠剑则成了法师做法的道具剑,万法师在为即将到来的罗天大醮做准备,他希望自己的弟弟在仪式中担当乩童和爬刀山的人,还希望他永远留下来陪着自己。但是丽芬他们的剧团到岛上来演出改变了这一切。丽芬因为观看抬神轿舞步和解决剧团演出舞台问题结识了兄弟俩,也看到了秋生担当乩童的可笑和他的雕刻技巧,于是邀请秋生离开小岛,和她去台北发展,然而万法师不同意让弟弟离岛,然而他没有那种传统的家长尊严可以约束弟弟,只能用丽芬给的外套扎纸人做法诅咒,但是并没有用,秋生还是离开哥哥去看丽芬演出(演出的是活捉三郎,也是和第二世最后一出戏对应,丽芬最终还是活捉了现实生活中的张文远:)),而他哥哥悲剧的只能自己登上刀山梯,最后梯子倒塌,哥哥死于鱼肠剑下。

  在这一起悲剧上演前,已经泾渭分明了,岛上的渔民仍然沉迷于大醮的荒诞甚至愚昧自伤的表演,然而驻岛的官兵却看现代戏津津有味,两种观众,两个世界,所以万法师即使死了也改变不了他们观念,还会有新的法师出来为他们祈福做法,新的乩童出来口吐神言,这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然而流水的官兵已经城市化现代化了,他们更欣赏现代戏,老土的神戏对他们没有市场,而乩童秋生就被夹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不能自拔,他以乩童的方式为哥哥做了法事,留在了岛上,让丽芬随剧团离开了,丽芬回到台北忆及往事,只能以舞蹈发泄情绪,而秋生最终想通了,来到台北来找丽芬,于是第三世结束,第四世开始了,苦命鸳鸯历经三世终于修成正果:)

  这个故事里秋生和万法师的冲突并非不可解,但是却以那种惨烈的方式结束,是否白景瑞导演也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传统的一些看法呢。

  三个演员男一号高大阴鸷,演出了朝廷鹰犬和家长的威严,第一世里的造型最好,男二号说服力差一点,以他的外型,演渔民更好一些,第二世的马公子的外貌就差了一些,不过他家是武将出身,外貌粗犷一点也能理解,第一世里的书生气就差了一些,据说他还演过龙门客栈的周淮安,和梁家辉版恐怕没法比。

  女一号彭雪芬长相秀丽,有一点像王祖贤,她的造型第一世和第三世最好,第二世里上了戏装要好一些,在第二世和第三世里表现要好一点,第一世给她的戏份弱了一些。她也是本次修复的赞助人(看到这个名字也是愣了一下)

  修复后的2k版本在大银幕上格外清楚,建议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去影院观看,不然除非出蓝光版本,网上的版本恐怕清晰度不够。

  这一部戏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完全可以改编成三幕舞台剧话剧,毕竟故事情节很紧凑,外景不多,集中于人物冲突,不知道有没有导演有兴趣改编一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轮回》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