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从农村老家来到重庆市区,在朝天门批发市场,当了一名出卖力气的“棒棒”。
那时的冉光辉头发茂密,不焦虑,力气大,能干活,背上百斤的货物,上楼爬坎,不歇气。不像现在,背多了,就腰疼。
冉光辉也有过高光时刻,那是在2010年,当他光着膀子,叼着烟、牵着3岁的儿子,扛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编织袋,走下台阶时,他闯进了摄影师许康平的镜头,也闯进了《中国人的一天》。
这张让冉光辉走红全网的照片,被赋予了“肩上扛着家庭、嘴里叼着自己、手上牵着未来”的意义。但在冉光辉看来,这有点过度解读了,对他来说,这场景再日常不过。
冉光辉动身去重庆前几年,阿措离开了故乡,河北的一座小县城,前往北京。
他有两个心愿,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挣点钱。随着年龄增大,又加了一条,成个家,养个娃。
2017年,阿措经历了一场骗婚风波,相识不久的“未婚妻”,带走了他的财产,和他对未来的幻想。
在派出所报案后,阿措哭了一场。到晚上,他又骑着电瓶车,加班赚钱去了。
他在派出所哭泣的照片,曾让《中国人的一天》的几位女性读者,动了恻隐之心,但在看过阿措狭小简陋的出租房后,放弃了和他交往的念头。
阿措羡慕大街上衣着光鲜的人,但他并不知道,他们的背后,也非想象中风光。
离阿措的出租屋不远的中关村,曾有无数 “创客”在这里喝咖啡,聊项目、谈创意,期待用高谈阔论,吸引资本的青睐。
韩培洲就是其中之一,他年过五十,穿着一身老旧却整洁的西装,吃着三元钱的饼子,舍不得买一杯咖啡。他每天花几个小时转公交,来回几十公里,穿梭在出租房和中关村。
他拿着设计图,孜孜不倦地向每一个投资人介绍:这是我发明的摩托汽车,还有新型节能的内燃机。
他的推销,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绝;他的梦想,在别人看来是天方夜谈;“民间发明家”的头衔,也多了一层讽刺的意味。
深夜里,冉光辉光着膀子,扛着货物,一步一步往上挪的时候,阿措正骑着电瓶车,走过结霜的街头,口里哈出白气,和步履匆匆的韩培洲擦肩而过,韩培洲有点着急,担心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
2010年1月1日,《中国人的一天》上线。每一天,讲述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冉光辉、阿措、韩培洲……都曾是《中国人的一天》的主角,这是三个人唯一的交集。
2019年,我们再次见到冉光辉,他还是一名“棒棒”,他的腰没有当年那么直,他在重庆买了一个小房子,他的儿子长大了,对现状,他很满足。
阿措还在送外卖,这几年,他开过超市,搞过创业,又回归了老本行。今年已经45岁的他,收入比以前高了一点,他的梦想没有改变,“想有个家,有个孩子。”
韩培洲开了家汽车公司,员工只有他一个人,他的研发基地13平米,位于他的出租屋里。他还在尝试说服别人,也说服自己——梦想,不是空想。
还有他们,《中国人的一天》3600个主人公之一:
货车司机王红保,十年来风餐露宿,跑遍全国,换了辆大车,他希望早点还完贷款,再攒十年钱,为他现在11岁的孩子盖个房子;
单亲母亲白卫美,当年想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身上却拿不出一百块钱。这些年,她四处打拼,卖命工作,在嘉兴有了两套房,并且重新找到了爱情。
“漏斗胸”男孩赵梓超被《中国人的一天》报道后,收到腾讯网友捐出的10万元手术费,他执意拿出一半,给患尿毒症的妈妈治病。再次见面时,他的个子长高了,身体健康,学会了骑车、玩呼啦圈…
十年,《中国人的一天》记录了3000多个故事,3000多种人生。
十年前,因为家境贫寒,高中生杨素真放弃了当主持人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她成了一名保安。历经艰难的挣扎、学习、蜕变后,现在她是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留守少年万大东,16岁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了一名农民工,一干就是八年。这些年,他学美发、学CAD、学创业……现在,他的小店渐上正轨,他离开工地,当了老板。
……
我们喜悦,十年后,我们记录的这些凡人,都活出了不凡的自我;
我们相信,喜怒哀乐的回响,将汇聚成一曲完整的旋律,它的名字叫做“时代”
当新的十年开启,我们的步履不会停下,记录仍会继续。
查看《凡人正传》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