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屁”前半生
文∣微橙子
壹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发现自己社交能力太弱,饭局文化了解得太浮于表面,拍马屁的修为太浅,看着别人在各种圈子里如鱼得水收放自如,我心里特别煎熬,感觉自己怎么就格格不入?
初入社会的时候,最怕自己特立独行的行为被别人诟病,也特别恐慌自己为什么就不能随大流、从大众?生怕被人在背后说你闲话:
所以我一度想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想要融入到周围的群体狂欢当中,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随大流地开启社交状态。
当然他(她)们也承受了很多外界砸来的风凉话,譬如被骂成马屁精啥的,不过,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够将马屁拍得滴水不漏,他们就是有让领导高兴,让周边同事认同的本事。
为此,我专门翻阅了不少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籍,发现拍马屁完全就是一种艺术啊,当然,奴颜卑骨、卑躬屈膝的拍马屁肯定算不上艺术,恰到好处、春风化雨、余韵悠长的拍马屁,才是最高境界。
举个例子。
唐玄宗命太子会见安禄山,安禄山见了太子却不肯下跪,唐玄宗知道后,怒斥安禄山为何不拜太子,安禄山说:
”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安禄山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祖女巫,因此自称”蕃人”)
安禄山又说:”臣愚蠢,只知陛下,不知太子,今当万死!”后来安禄山不仅没有被治罪,还备受玄宗恩宠。
你看安禄山这个马屁拍得如此跌宕起伏,既没有起誓般地对皇帝表白“我的眼里只有皇上你啊”,也没有奴才般看到太子就挥身颤抖着立地就跪。
他这种先抑后扬的马屁拍得让唐玄宗心里一紧一松,畅快不已。
恰好周边也见识过几个拍马屁方面的行家,亲眼见过他们当众拍马的段位,当然,对于这类出神入化的拍马艺术,大家又都很默契地称赞他们是情商高。
我为自己的笨嘴拙舌深感惶惶,总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别人这样做到拍马于无形就好了。”
贰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想要在某种行为上盲目从众是因为我还没有看清真实的内心需求,我以为只要跟别人一样,我就是一个正常的人。
我甚至把这件事情煞有介事地当成了一个难关来攻克。不过我想,总不会比赚钱更难吧?
有阵子逮着机会就向人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人面前应该怎么说话才更得体?
慢慢摸到了些门道,只不过一些话一些行为说起来做起来的时候心里很抗拒很不是滋味,任何缺失真诚的社交行为,都会让我感觉很难受。
那种难受怎么说呢,就是一种被迫、不得不去这么做的尴尬和索然。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一违心,就很难做得顺其自然,尽管你明白有的时候无非是逢场做戏,但还是会让你如上刑场一般或是如上坟时的心情。
所以,直到现在,我也仍然没有学会高情商地拍谁谁的马屁。
挣扎一段时间之后,我对那些虚假繁荣的社交索性选择了逃避心态,很快回归到了自己的本真状态,专心致志地发展起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得到很多不一样的乐趣。
叁
说句掏心窝的话,刚开始回归自己原有的状态时,我以为我的人生要完了。
后来在工作上我不加入任何小圈子,也不跟人闲聊谁谁的八卦,每天除了把自己的活干好,把自己的本职技能精进磨炼好,我跟其他人(不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没有更多的交集,我甚至连朋友圈也基本不发,也基本不给谁谁点赞,一些没有任何主题的吃饭聚餐,我也不参加。
我想的很清楚,每个人在职场上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升职加薪、出人头地有着很强的动力,觉得这才是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所以他(她)们在本职工作之外,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处理、维护这种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定位。
但是我完全没有这种动力。刚入社会那几年的纠结皆因从众心理,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被孤立被隔离。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这话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你想争上游,想做人上人,那么必然会倒逼你在个人能力、眼界格局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段位上不断提升进阶,但如果人人都想将军,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谁来干?
职场需要人中龙凤来管理团队凝聚人心,也需要安于本职工作的兵卒来打牢地基积攒一个团队的整体竞争实力。
所以我的定位很明确,我就是一个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业余能有些时间研究琢磨一点自己兴趣爱好的人。那么,除了工作之外的一切聒噪,我都不想参与也不愿意耗费掉那些时间。
再者,我从那些聒噪的社交中确实得不到什么快乐。拍别人马屁是为了啥?我并不想从别人身上图到点什么啊!
那么,我为什么要继续让自己难受也让别人难受呢?从这个角度上说,我逃避是为了让自己更开心,也让别人更自在。
所以,我只适合做个望屁兴叹的人。
肆
对于别人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社交、去维护人际关系之后,得到了职务薪水上的回报,我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你不知道别人为此又承受了多少你所不知的勉为其难和辛酸。
没有对错,每个人的关注重点不同,期待的人生状态也不同,只是我不喜欢那样的人生而已。
对于内心深处都无法真正喜欢的行为,开始的时候我偏偏想跟它死磕,从来没有人告诉我:
你可以不用跟别人一样,对于你不擅长的东西(方式),你放弃就好了,放弃这件事情之后,去专注于你真正擅长并且能做好的事,才是你最应该做的。
周围的所有人都在跟我说,你这样不行啊,你得克服这种社交障碍啊,不然你怎么混啊?再说了,随大流的社交是人人都必须习惯并习得的,你多适应适应就会好。
直到后来,我不再纠结于这件事,真的放松下来,开始按自己的本来面目示人,但前提是自己的工作该用心还是用心,能力上该提升还是提升,我感觉身边的恶意和差评反而越来越少了。
因为不凑圈子,别人在说起你的时候,反而会这样说:“她啊,不是个搬弄是非的人”,“没见过她八卦过谁,感觉她是活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人”,“这个人工作上挺努力的,就是不太喜欢热闹”……
因为不再刻间想要讨好迎合谁,反而能让别人感觉到你的真诚。当然也会有人批判你假清高,但是这类声音总体偏小。
一个人活在世上,你怎么活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喜欢你,正如我现在写文章也一样,喜欢的人自会喜欢,不喜欢的人一样会在后台破口大骂:“你写的都是些什么狗屎!”
但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谩骂就开始迎合他的口味来写,管他呢,世界这么大,我总能找到和我同频共振的朋友呀。
人生的路不管怎么走,让自己舒服比让别人看起来舒服,始终更重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