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女生怎么老和男生跑来跑去瞎闹?一点儿女孩样都没有。”
你被这样认为过吗?你这样评价过你的孩子吗?你认为所谓的“女孩样”应该有怎样的行为或表现呢?
之前有一部名为《Like A Girl》的短片,导演为了得出“女孩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结论,邀请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做了一场实验。
所有的成年人在听到“像女孩一样奔跑”“像女孩一样投掷”“像女孩一样搏击”这些指令后,反应都很奇怪——他们娇嗔、扭捏的跑步,像是撒娇般的抓挠几下当做搏击,投掷只是缓慢且随意的抬了下手。
而十岁及更小的孩子们来实施这些指令的时候,他们肆无忌惮的奔跑、用尽全力的投掷、毫不犹豫的挥出自己的拳头。
图片来源:Google
导演继续追问女孩们,“当我说像个女孩一样跑步的时候,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位满脸稚气、穿着吊带红裙的小姑娘笃定地说:“意思就是尽全力去跑(It means run fast as you can)。”
这组对比引起了所有成年人的深思,在孩子的心中,独立、强大、坚强、无所畏惧这些美好的品质并没有被性别所局限,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当成年人认为一个孩子没有做符合他性别的选择或事情时,就会说出这句“没有XX样”,仿佛一个人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都要以性别来加以区别。
最深入人心的便是那句“男生适合学理科,女生适合学文科”。一句话,“帮”无数少男少女们把未来的路选定。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杰西卡坎特伦(Jessica Cantlo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在《学习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全面检查了年轻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发育,显示大脑功能和数学能力上没有性别差异。
英国神经成像的顶级专家之一Gina Rippon 也用研究成果有力地佐证了——“男生和女生的大脑结构几乎没有差别”这个观点。
在她看来,大脑不仅可塑性非常强,而且还可以被重新创造和改变,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传输了怎样的观念,你的孩子未来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可如果无法克制性别偏见,我们很容易以差异化的方式养育男孩女孩,而差异化的选择,会对孩子成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让他们变得更为不同。我们需要让孩子有性别意识,而不是性别歧视。
故事在孩子最初的启蒙教育中一直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好的绘本,同样能让孩子懂得尊重人的不同个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帮助他们消除对两性的刻板印象。
例如《顽皮公主不出嫁》、《灰王子》、《第一个女飞行员》、《朱家故事》等等,这些绘本用简单易懂的文字、精美的画风,展现了王子可以很瘦弱、公主也可以是斩杀恶龙的营救者、女性做家务不是理所应当等思想,对男性和女性进行了不同的诠释。
正如那部短片中所呈现的:
“像男孩一样奔跑”、“像女孩一样奔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跑步者是否享有奔跑本身带来的舒展,与追逐的自由。
成为男孩样,成为女孩样,都不如成为孩子样。
教育孩子的时候,你有刻意培养他们性别平等的意识吗?如果在这个方面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赶快留言分享给安小耀吧!也别忘了点击阅读原文,生成属于你的专属链接哦!
点击图片阅读
孩子,你有权活得“不正常”
“我的刀子嘴,毁了整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