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合作请01
中国文化界有一种
说法,说湖南省在近代中国,出了许多的
将军和
士兵,要深究的话,基本上每一个县、每一个乡,都在近代中国的
历史上,出过许多的兵源,因此,有
所谓“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说得好像中国只有湖南人敢打仗,别的
省份的人都不敢上
战场似的。
我今天要告诉各位,这个结论是错的。 其实,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湖南人大量从军,主要是集中在两段
时间,第
一段时间,是
太平军闹起来之后,曾国藩在湖南
组织“
湘军”,
对抗太平军。第二段时间,是在
民国时期,以北伐、抗日、
解放战争为主要战场的1920-1940
年代。图:湘军请问,这两段时间,为什么湖南出了
特别多的兵呢? 其实,只要我们仔
细分析一下,你就会
知道,各有各的
原因。
第一段, 太平天国时期。 为什么是湘军打太平军呢?为什么不是山东的“鲁军”呢?为什不是四川的“川军”呢?其实
答案很
简单,
因为太平军是从广西闹起来的,他们离开广西之后,所攻击的第一个省,就是湖南省,当年太平军从广西闹起来,立即杀入了湖南,把湖南许多
地方的
地主、乡绅、富户,都抄家了,并且
所到之处,把湖南各地的
孔庙、孔子像、
土地庙、关帝庙等等一切与
汉人儒家文化
有关的
东西,都
破坏了,所以太平军出桂(广西)以后,对湖南的破坏是最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
朝廷会
命令“丁忧”在乡的湖南人曾国藩,去组织湘军,清剿太平军。图:曾国藩换句话来说,
假设太平军当年离开广西之后,不是走的湖南,而是走的贵州
路线,那么也许在近代历史上打太平军的,就不是湘军了,而是贵州兵了。
亲爱的
读者,读到这里,你是不是秒懂了?
再说第二段,从北伐开始,到抗日,到解放战争,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的湖南兵呢? 是不是因为湖南人特别
骁勇呢?是不是没有湖南人就不能救国了呢? 不是。
其实,是因为黄埔军校。 1924年,黄埔军校在广州
成立,广招
学员,最后所招的
学生当中,湖南籍的最多。 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湖南的
生源,离广东最近。那么,广东不是离广东更近吗?为什么黄埔军校的学生,不是广东人最多?
因为广东是商业社会,没有那么穷,而湖南是农业社会,穷。 当然,广西、江西也穷,但是,他们离广州更远,而且,当时的湖南,因为土地集中更为
严重,所以其实
穷人更多。
也就是说,大量的湖南
军人在近代历史上登上
舞台,其实,是因为
地理恰好碰上的原因。 而不是因为他们善战。 其他省份的中
国人,其实
一样善战。我举几个
例子:
在中法战争当中,打下镇南关大捷的,不是湖南人,而是广西人。 在武昌
起义当中,打响了推翻
清政府的第一枪的武昌新军,兵源主要是湖北人,不是湖南人。 在抗日战场上,
牺牲最大的,也不是湖南人,而是
四川人,是川军。在解放战争中,虽然湖南人确实很多,但是不要
忘记,在
国民党部队里面,湖南人照样也很多,所以,你说湖南人善战,你说湖南人不善战,其实,都是可以成立的。 此外,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些
著名烈士,舍身炸
碉堡的董存瑞,是河北人;挺身堵机
抢眼的黄继光,是四川人;被
烈火烧死不吭一声的邱少云,也是四川人。
他们不是湖南人。 说到这里,
大家是不是
明白了?
总结就是:在近代历史上,湖南人突然出了许多军人,这不过是历史和地理的机缘巧合,湖南人为近代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但,这是一个现象,而不是一个规律。 记住,是一个巧合的现象,而不是什么历史规律或者什么
人性规律。 没有湖南人,中国照样有人上战场打仗。 说到最后,请容我澄清一下:我只是
就事论事,并没有对湖南人有任何的
不满或者
歧视。
我认识的湖南人,有许多好人,但是,说“无湘不成军”,没有湖南人就组织不了战斗,那是对历史的曲解。
仅此而已。
02
我有
时候会回内地。 每次在内地
城市的街头,看到有人坐在
马路边,面前摆一张纸,说“求两块钱坐车”的,我一律不会
救助。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是不愿意掏两块钱,而是觉得,这种讨两块钱坐车的人,你救TA,不是帮TA,其实是害了TA。
一个人不小心,把自己的钱丢了,把自己弄到没钱坐车的境地,你应该做的事情是:让TA自己走路回家,当作一种惩罚,让TA以后长记性。 举个例子,一个家在广州市
天河区的人,在越秀区丢了钱,你不应该救TA, 应该让TA步行3至4个
小时,走路回家。 不要
可怜TA走路累。 这就是
惩罚。
谁叫你丢三落四。
让TA吃一次苦头,TA以后就长记性了,养成好严谨小心的好习惯,对TA一辈子,帮助很大。
真的。
03
有许多
调侃式的历史,
说明朝裁撤了一个
驿站的
职员(李自成),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这种戏说的历史,尽管确实蛮
有趣,但是,它真的不是
真相。
不错,李自成确实
曾经是明朝地方驿站的一个职员,也不错,他确实是被朝廷裁撤了,他也确实是在失业之后,慢慢走上了起义的
道路。 可是,大家知道吗? 明朝末年的
农民起义,其实
根本就不是李自成闹起来的。 李自成,不是最初的闯王。
最初组织农民起义的,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是高迎祥发动的农民起义,最早得到“闯王”
称号的,是高迎祥。李自成是后来
加入高迎祥的
队伍的,李自成一开始,只是老闯王高迎祥的一名走卒。
只不过,李自成善战,得到高迎祥的重用,高迎祥死了之后,李自成继承高迎祥,接班变成了新的闯王。 换句话说,就算世上没有李自成,从陕西闹起来的农民起义,照样会闹起来,明朝该亡的,就算没有李自成,它也是要亡的。 明朝裁撤了驿卒李自成,和明朝的灭亡,二者之间,没有
因果关系。图:李自成“明朝裁撤一个驿卒导致明朝灭亡”,这种戏说历史,是不能成立的。 就这样。
04
明朝末年,小冰期,东北亚农业减产。 关外农民起义
爆发,关外满清
频繁进攻。 最后,死了一大批人之后,明朝灭亡。
这件事,从上帝视角来看,其实就是:小冰期,农业减产,粮食不够,只有通过战争,淘汰一批人口。 什么农民起义,加税,叛乱,满清
入侵,明朝灭亡,满清入关……等等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事:
大自然通过战争淘汰人口 重新
调整吃饭人口的
数量。
说白了,就是这么
回事。
没什么神秘的。 在这个
大道理之下,
讨论崇祯
皇帝是不是一个有
能力的皇帝,毫无
意义。天要亡他。谁也救不了。
小公告:为免失联,
请加冯学荣备用号“有趣灵魂研究所”
长按扫码 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文章:
冯学荣:东亚地区近代史的脉络是清晰的
冯学荣:文艺青年写历史为什么不靠谱
冯学荣:低素质网民的16个标志
冯学荣,70年代生人,现居香港,知名作家,读史人,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广州番禺奥园城市天地“别等”书吧的常客与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