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宿命,吾爱》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9-11-23 23: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宿命,吾爱》经典影评10篇

  《宿命,吾爱》是一部由阿布戴·柯西胥执导,萨利姆·克希乌什 / 阿弗西娅·埃尔奇 / Shain Boumedine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宿命,吾爱》影评(一):一场肉体的狂欢

  突尼斯男孩带着相机从巴黎回到他的家乡,一个被盛夏的阳光宠爱着的南法。在那儿他晒足了热情的阳光,遇到了美丽的度假女孩,亲眼见证了母羊的分娩,出席了最棒的派对。晒得黝黑的胴体终日穿梭在沙滩餐馆酒吧夏天好似没有尽头。在这样的季节人们大胆亲吻抱有好感同性异性,和沙滩上相遇的陌生人来一场ONS,随意夏日恋情播撒在海边,说来就来,也可以说走就走。Amin参与了这假期海边发生的一切,却又好像从始至终都游离在外,他用他的眼睛观察着,再把他眼中的专属于这个季节的生命力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那光与影的诱惑之下,还需要思考其他的事情吗,快投身与夏天来一场盛大的爱恋。L’important c’est qu’on s’amuse bien.

  我想起了去年短暂迷恋过的一个阿尔及利亚男孩,他叫Amine。

  随着回忆袭来的还有那种挥之不去的summertime sadness。

  《宿命,吾爱》影评(二):宿命,吾爱

  阿布戴·柯西胥继《阿黛尔的生活》后拍了这部时间定于1994年8月的关于夏天的故事片名《宿命,吾爱:第一部》,看完瞎扯一点。

  这也许是柯西胥的关于青春的回忆,一点侯麦《夏天的故事》和《沙滩上的宝莲》的感觉人物间的对白兼具侯麦式的话痨和洪尚秀的尬聊,此外,除了场景播放音乐,配乐和前面两位一样也是完全的古典音乐。

  但柯西胥的镜头风格依然明显,逆光、特写胶片质感,开场那段大尺度的床戏,以及全片肆意扫射身体的特写,这片好肉感。

  他似乎也特别喜欢拍跳舞,完全不是歌舞片的路数,而是真实的在酒吧、迪场喝酒跳舞的人,特别是那段整整15分钟复刻了90年代夜场的戏,对我这个曾浸淫跳舞夜场多年的人来说好有亲切感

  法国人都是文艺青年,所以他们拍dj也是从文艺青年角度,比如,米娅·汉森-洛夫拍的《伊甸园》,而这部关于返乡、沙滩、假期的片也是文艺青年的角度。

  那一场场男女间撩与被撩的戏,因为男主人设变得有思辩的味道了,特别那场男主拍摄羊分娩的戏一下把这片带进锡兰《野梨树》的场景了,全世界拍作家电影的导演思考的问题差不多

  好吧,片尾夕阳里的沙滩上,当那首老歌《旧金山》想起时,我会等着看第二部的。

  《宿命,吾爱》影评(三):肉体多美好

  阿布戴·柯西胥对女性的肉体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痴迷。拍摄肉体,令其发出声音、让它运动释放内心潜在的欲望……《阿黛尔的生活》安排了两具女性躯体激烈的争吵、来回的奔走和长时间的交合。

  作为男性导演,此种姿态合乎常理。不寻常地方在于柯西胥对女性肉体的痴迷没有发展为一种迷恋,后者意味着一种目光占有。肉体没有为摄影机捕获,肉体自然而然释放自己,似乎被摄影简单“看”到。

  阿布戴·柯西胥不占有肉体,相反,他像上世纪初的印象派画家们,以摄影机代替画笔描绘女性的肉体之美:散发着温馨肉欲年轻身体,捕捉无数稍纵即逝的姿态,如同雷诺阿画笔下的浴女或德加的舞女

  浴女,是海浪里奔涌的身体,也是沙滩上姿态各异的身体;舞女,是酒吧里不停舞动的身体……这些发声躯体,不断运动、不知疲倦,散发需要释放的青春欲望。必须在绵长时间的显影液中才能显影出来。

  阿布戴·柯西胥投射于女性肉体的目光,没有丝毫猎奇的色彩。不是对他者的客观观察,也来自老者非目露温情注视。阿布戴·柯西胥的摄影机投射出一道初降人世婴孩目光,满是未谙世事纯真无知

  一方面剔除掉摄影机的机械性,逃离简单的记录;另一方面又不让摄影机带上独属于人的芜杂经验,逃离任何前见和经验遮蔽。让女性肉体处在创世之初的目光笼罩下,令肉体的本真状态自然而然地显现

  这种过程像是现象学的“还原”。首先是物像中的肉体褪掉遮蔽,裸露其身,这是“回归肉体本身”;然后是摄影机退回到经验之前的原初状态,对先验还原的模拟。在此过程中,事物(肉体)得以真实地显现。

  这是《阿黛尔的生活》中两具女性躯体的交合如此真实的原因,甚至让我们感觉到欲望的萌动;也是《宿命,吾爱:第一部》将其百般放大目的:与海浪、性欲舞蹈搏击的肉体,只有姿态具有意义

  《宿命,吾爱》影评(四):一个美好夏天的故事

  金棕榈大导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在2013年风光无限时的《阿黛尔的生活》后据说遭遇资金问题,以及一系列性侵控告,但似乎丝毫不影响他在新片中的发挥。《宿命,吾爱》是他最新的野心计划,分成三部分,这个第一部原本打算在2017年戛纳首映,却被法国电视台下了禁令,之后转战威尼斯,虽然最终空手而归,却令我留下酣畅淋漓观影体验。这部跟《阿黛尔的生活》如出一辙,片长近三个小时,但时空跨度却不大,仅仅是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故事。导演用极其作者化的拍摄调度手法,将一段带有宿命意味的美好回忆娓娓道来影片展现空间并不繁多,餐馆、酒吧、沙滩这几个重要的叙事场景反复出现刻画出南法地中海沿岸的美丽风光、年轻男女的胴体,以及轻松休闲的度假气氛,极具观赏吸引力。叙事视点也颇为有趣,男主人公作为贯穿始终角色,却没有经常参与到叙事里,更多时作为一名旁观者默默注视着周遭人物的情绪波动,倾听着他们的言语故事,而他深邃眼神与他神秘害羞个性保持着惊人一致。这个视角产生一种主角无所不在的全知感,营造文学作品常见的回忆视点,私密而怀旧的意味不断酝酿,而这种策略暗指片名里“宿命”的题旨。 剧本对白较多,涉及比较狗血八卦的人物关系,这种情节肥皂剧内容却在导演手中焕然一新自然主义风格的运用娴熟的摄影机运动拍出灵动节奏感行云流水节奏画面丝毫不让观众陷入沉闷无聊之中对话拍摄的镜头有意识地跟随着观众的期待同时给出重点人物的暗示由始至终吸引注意力表面上是拍摄琐碎的日常生活细节,暗地里却有意表现出这种生活流里不起眼闪光点,男女情动的时刻动物分娩的过程,主角投射在女孩身上的期望,尽管最终却与爱情擦身而过,却不枉地留下一段值得回味的夏天记忆。 毫无疑问,柯西胥最拿手的要数拍摄跳舞场景,沙滩定情后的第一段酒吧舞蹈,异国风情浓郁的北非音乐,加上女演员婀娜多姿的舞蹈,透过极其复杂调度和精准剪辑,镜头在多个拍摄对象游弋交待出不断升温的人际气氛,而音乐与舞蹈碰撞出的视听诱惑,则暗中契合着人物之间的欲望交流。最后压轴长达10多分钟的夜店戏份,更将这种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镜头与音乐相得益彰,看似普通的夜场表演秀,实则令观众跟随着男主角的暗中观察视角,去发现并面对爱情中的宿命结局。永不停歇的派对音乐给观众带来亢奋和眩晕感,而对不善言辞交际的男主角来说却是一种漫长终极考验。他无法鼓起勇气示爱,直到见证两位女主角在急促音乐节奏扭动身姿,最终擦出爱欲火花融为一体场面,男主角长久以来的期待随着那个夏天假期的结束而化为泡影

  《宿命,吾爱》影评(五):柯西胥的社交实验:肉体为攻,精神为守

  相貌平庸之人也许一辈子无法体会好看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柯西胥在《宿命:吾爱》中提供的便是这样一个残酷而真实的样本实验。

  男主在影片中仅有两次独处时刻,一次在暗房中,他看着冲洗的照片若有所思;另一次在羊圈中,他俯身平视分娩的母羊,如落入无人之境迎接神启。而其余时刻,他都被动投身喧嚣的社交人潮之中,他的性格是寡淡的,不必要时便躲在人群一隅兀自观察,必要时则及时出现为他人疗愈。但他又绝非是不合群的,更像是对纯动物式的肉体掠夺无心恋战,却甘愿在精神角落等待以守为攻的时机

  社交场是即时的、多变的、风驰电掣的、六亲不认的。好看的人武器攻击值大抵相近,但如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又如何以矛作盾自我防御,则需要天赋谋略并举。

  所以Chalotte在迅速投入爱河之后难以承受瞬间被Tony冷落,酒局上她一脸严肃得想跟Tony谈谈,才显得那么可笑心酸;Celine貌似矜持,却很快以不投入不拒绝差异释放魅力的策略如鱼得水;Ophelie是过来人,她看多了小镇风言风语留恋肉体却又绝不自视低微,斩断不必要的社交关注是她的生存之道。

  柯西胥在构建如此庞大精密社交实验的过程中,是自然、生猛、毫不伪饰的,他如上帝一般俯视众生,却又绝不偏好个体,不给任何人袒露心迹或是自我辩护的机会,他要的是人物在经受过不同社交训练后当下的条件反射,要的是还来不及消化后悔便瞬间翻篇的时间流逝

  长镜头往往是观众完全浸入情境的最佳方式,但柯西胥拒绝凝视。在《宿命:吾爱》中,他秉持的是“长场景短镜头”的创作手法,既一定程度实现了与时间同步的浸入感,又保有精确而不断变换焦点控制。如同还原一场捕猎活动视觉分散的、跳跃的,而听觉却是照单全收的,他将两者分布在不同轨道,却在腾转挪移后指向同一宿命终点

  影片结尾,喧嚣散尽。男主和Chalotte再次于海边偶遇,该释怀的已释怀,肉体欢愉后免不了动物感伤。用短暂的青春发起进攻,再用漫长的余生筑起御墙,这便是生而为人的宿命。

  以上有感而发于《宿命:吾爱》,下笔于泰国跨年大趴结束后。我也像是经历了一场吾爱宿命,在酗酒狂欢中榨干自己剩余不多的能量。三天的大趴信息量太大,亲历友人捉奸在床的狗血戏码,半夜群里大撕逼,次日各种私信八卦拼凑案件完整真相。事后复盘结论如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混迹社交场的有四种人:一种是真单纯,一种是傻X,一种是纯婊,一种是傻婊。最后往往是真单纯和傻婊在一起,纯婊和傻X在一起。如果两个真单纯的人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且行且珍惜

  最后,送上大趴实拍图,新的一年祝大家美貌与爱情双丰收。

  《宿命,吾爱》影评(六):前911时代的青春赞歌

  1994年,曾在一篇热门网文里,被讴歌成中国文化开放、娱乐最丰富思想最多元的黄金年份,“王菲窦唯留了合影,晓波在与王朔对谈,冯小刚在拍北京人在纽约,王小波捧着黄金时代走出出版社,顾城举起斧头,红磡余音绕梁。那时文艺不受指点,生活更未消解斗志,人们敢为信仰而死,民族歌手才是大师。”

  远在法国地中海岸边的突尼斯裔导演阿布戴.柯西胥,也用自己最擅长的光影和歌舞,把1994年描绘成自己的黄金年份,陌生移民二代男孩和法国少女们,在沙滩相遇,牵手从湛蓝海水走到突尼斯餐厅,借着一大份阿拉伯烩饭和永远担心谁来买单的鸡尾酒,将汗淋淋的青春胴体,从五光十色的夜店扭到一拍即合床单上。从电影中看到自己青春的欧陆观众们,更代入式将自己的记忆雕琢美化,“那就是我们的过去,不可重来的美好1990年代”,散场后,好几位意大利观众兴奋感慨更进一步的,那个1994年,也是最开放、最多元的美丽欧洲,前911时代,移民的你们和土著的我们彼此没有任何隔阂异域的民族和故乡只会为自己的魅力加分,没年轻人关心宗教差异和在意殖民历史,夜店劲歌金曲才是终日萦绕他们耳边的经文,告诉他们,趁着青春好时光,“要做爱,不要作战”。

  在强烈刺眼的地中海阳光中,阿布戴.柯西胥新作《宿命,吾爱》于床笫酣战间开场,花花公子Tony与自己的突尼斯同乡女孩Ophélie正在尽情享受肉体的欢愉。而故事的主人公,从巴黎回来的业余剧作家摄影师Amin,正在窗外倾听他们的翻云覆雨

  Amin和Tony是表兄弟,Ophélie则是他们共同的好友。3个多小时的影片时间里,我们看到Tony走马灯式地换着女朋友,也毫不介意自己这个时候女友在下一个时刻,被朋友亲戚带走。而电影叙事选择的主人公和观察者Amin,则自始至终没让他与那个女孩“真正”走到一起,表兄弟俩在沙滩上“捡到”两个漂亮的尼斯女孩,接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相识行为,经验老道的Tony迅速拍打着Charlotte的屁股,Amin则和Céline玩起了暧昧

  这是需要让荷尔蒙尽情释放的地中海夏日,谁勾引闺蜜的男孩,谁带走了兄弟的女孩丝毫不是罪过嫉妒的人是可耻的。从《谷子和鲻鱼》漫长结尾一场肚皮证明了自己最擅长拍摄“舞池群像”的柯西胥,这次为《宿命,吾爱》带来了更多舞蹈好戏。再是有着“共产共享”的理想,人的占有欲始终是难以遮掩的本能,于是,观众能跟着漂亮的摄影机运动和轰鸣的电子节拍,入戏地找到被射光灯照亮的一张张脸蛋,不知怎么开口的害羞男孩,魅力四射的新来女孩,上下手脚的情场老江湖,扭动着巨大臀部的夜店女王,眼看女孩飞入花丛中后内心失落又要表现得无所谓的纠结男孩……音乐愈旧、灯光愈晃,约会让人替错失艳遇的Amin着急。

  然而,Amin始终是一个冷峻的旁观者,他戴着相机跟着自己的缪斯女神Ophélie,从夜店走到海滩再回到羊棚。在漫长的1994年夏日里,他是在地中海上慢慢归乡的奥德赛,Ophélie是充满诱惑力的海妖,表兄Tony是狂欢的酒神,他等待着创作的原力,也发现着生命的奇迹。

  以Amin为核心的整部电影,其实可以参照埃里克.侯麦名作《夏日故事》,都是关于期待创作灵感的年轻男子在夏日海边那些无疾而终的艳遇。所不同的是,侯麦是在摄影机背后观察和跟随自己的男主角,而柯西胥则是让男孩替代自己成为故事的观察和发现者。看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观众都会自我代入,但也只有《宿命,吾爱》才会被觉得带有柯西胥自己的影子,虽然导演否认这是一部自传。

  在夏日的阳光和青春的肉体中,我们或许不容易看到题旨中的“宿命“,那是柯西胥所想传达的命运意味,我们是否被超越于自身的能量决定了人生注定于此,是否受历史中几个不起眼决定的影响,所谓自由意志是否真有可能存在?

  在另一场漫长的夜店戏中,突尼斯移民的年轻后辈们彼此问着一个阿拉伯语词汇,Mektoub,宿命之意。这也成就了电影阿拉伯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交融的片名《Mektoub, My Love:Canto Uno》(宿命,吾爱:一首歌)。似乎这首漫长的1994夜店金曲播完后,肉身的汗水蒸发后,青春也就散场了。

  《宿命,吾爱》影评(七):阳光、沙滩、派对和不同的生活

  一直对柯西胥很感兴趣,但了解不多。因为他的片子都很长又找不到资源,很喜欢他的《阿黛拉的生活》,也是那部电影让我知道这个导演。导演在拍这部《宿命,吾爱》的时候遇到了资金问题,以致于他需要卖掉《阿黛拉的生活》的金棕榈奖杯来筹集资金继续这部片子。片子最后错过了戛纳,我都很惊讶居然赶上了威尼斯,还以为这电影甚至有可能不了了之。

  电影分为上下部,我也不知道豆瓣简介上面的内容跟电影有什么关系。电影其实就简单的讲述了一个巴黎生活的文艺青年回到家乡小城跟亲人朋友的相聚时光。

  主人公一个住在巴黎辛苦打工,有自己的梦想-----电影。默默写作,看大量别人觉得沉闷的电影,他想要拍电影,也经常拿着相机去拍主题性的作品当作练习、积累。他有自己的追求,或者说年轻的时候,他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他还没有太大的为生活所迫,所以虽然他一边做着“杂事”,一边也在为他的梦想做着积累及坚持。

  然后他回到了老家,一个美丽、阳光灿烂、夜生活丰富的海边小城。然后电影就像“欧洲的度假电影”,悠长的假日、无聊的时光、金灿灿的沙滩、性感的比基尼、狂欢的派对。导演通过Amin和他表兄Tony对女人的态度及故事串起了一个个长长的对话、派对。就像所有的小城一样,你在哪里喝酒都会碰到亲戚、朋友、认识的人,通过这些偶遇、搭讪,引出Amin的家人和朋友。整部电影里有很多场群戏,佩服导演的调度能力及对演员的把控能力,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勾勒出每个人的不同鲜明个性。

  回归到本质上,导演还是在拍《阿黛拉的生活》中的主题,不同文化阶层对生活的理解的不同。但不像《阿黛拉的生活》里,恋人因为文化阶层、生活情况的不同过了新鲜期后导致最后紧张的关系、分崩离析的境地。《宿命,吾爱:第一部》则没有制造这样的矛盾点,如果《阿黛拉的生活》表现了两种不同文化阶层的摩擦、碰撞,那《宿命,吾爱:第一部》则表现了两种文化阶层的冷静分隔及紧密联系。小镇亲友的生活和Amin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小镇亲友的生活简单、重复,为了生活而忙碌,为了打发时间而喝酒,为了欲求而搭讪;Amin的生活碌碌、在外表下有他真正的想要的,他没有花费那些闲暇时间。他更愿意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写作、拍照、看电影。当然他是他们的一份子,所以他在回到小城里的时候,也会听妈妈的话,去外面呆着,去社交、喝酒,去融入他们,离开“黑暗的生活”。但他明白,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还会回巴黎。

  而Amin也一直爱着小时候的爱人Ophélie,虽然由于时间、认知的不同,让他们在文化层面以致生活层面上不一样了。但是Amin对Ophélie还是一样的喜爱,他可以忽视她现在的生活、社交。对她保有期待,还是憧憬能够跟她在一起。虽然我觉得就算一起了,就像《阿黛拉的生活》一样,过了热恋期,他们还是会遇到文化及生活上的差异所产生的问题。但是Amin就像对自己的理想保有期待一样,对恋人也保有期待。他不会像表兄一样滥情,沉迷于肉体;他会去接触她们,不是用肉体而是用心灵去感知她们、认识她们。第一个搭讪的女孩子Céline最后又被掳走,Amin被他的艺术气质所吸引,出于关心也出于不甘,所以他一直念念不舍的看着他,最后Amin也清楚Céline是什么样的女孩子;Charlotte来找Tony碰了一鼻子灰,所以他陪着她,出于朋友之心;然后还有口述的那个俄罗斯女孩子,也是在那种情况下必须得送她会去酒店,而我相信最后他也没有去她的酒店;以及最后一场夜店的戏,他的目光一直在Ophélie身上。仿佛他不是身处夜店里,而像一个幽魂、一个保护者,一直注视着她。他寻求的还是一种理想中的真爱,而不是滥情于各种各样的肉体中。

  导演每场戏为情绪的积累都保留得很长,我也很喜欢他通过这些这么长的对话、场景来描述出的情感关系、人物性格。里面的家庭关系,很有表现力,就像我们的大家庭,虽然文化不同,但是体现出来的亲情关系,跟现实中我们体会到的一样,当然我们更内敛,不像他们那么的外放。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人对理想、美好、初我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家庭关系的融入。这部电影很贴近我自己的生活。那样的夏天,就像大学的寒暑假,总是百无聊赖,夜晚总在十二点后开始看片要不就呆在外面跟家里许久未见的朋友喝酒,见到姑姑、表兄弟们也开心得跟什么似的,虽然我早已不是那个我,但在他们眼里,我还是那个小时候的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宿命,吾爱》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