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怀 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活,达到通透明了的人生境界。
最近,由真实事件川航航班备降成都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一个多月以来,受到了一致好评。
影片讲述了川航在飞行过程中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和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在生死关头,英雄机长刘传建临危不惧,与机组人员共同努力,确保了全体乘客的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无独有偶,若是回溯世界民航史,这样的险情也曾发生过,但并不是所有的机长都能和刘传建一样,成为创造奇迹的英雄。
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呢?
其实,从来就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是他们的品质与精神,让他们在危难时刻,成为了英雄。
菜根谭有言:“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品质,就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成为生活的强者。
小处不渗漏
成为强者的第一要义是:小处不渗漏。
意思是说,在细微之处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提醒我们要注重细节。
1990年6月10日,英航5390航班如预期一样正在顺利航行。
然而这位英国机长不太注重细节,在飞机上升至平稳高度后,他松开了肩带甚至是腰上的安全带。
就在起飞15分钟后,机长左侧位置的挡风玻璃突然脱落,这位忽略了安全带这一小处的英国机长瞬间被强大的气流吸出窗外,只有双脚卡在了操纵杆上。
幸亏副机长临危受命,成功将飞机成功备降到附近机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无论是做人做事,我们都必须戒掉粗心大意的毛病,注重细节,不能忽略小处。
对细节是否重视,是否做到位,往往决定了伟大还是渺小,卓越还是平庸。而强者,往往都能落实好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暗处不欺隐
当英航5390航班顺利备降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出来后,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原来,在出事前27小时,飞机曾被更换挡风玻璃。而安装在内的90颗螺丝钉中,有6颗的长度是3毫米,长度偏短。
但负责维修的技工在更换挡风玻璃的时候并没有精准测量按照标准尺寸选择螺丝,而且通过肉眼选择了“尽量相似”的螺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是一根在暗处不易察觉的小螺丝钉,最终导致了险情的发生。
与人相处,要光明磊落,不在暗处搞小动作;做人做事,要踏踏实实,无愧于人。其实不欺隐更为深层次的是要我们学会不欺骗自己。
东汉时期的杨震,为人正直,在任职期间,曾有人深夜赠送他黄金十斤,为求其办事,并且宽慰杨震说是趁着夜色收下,就只有你知我知。
杨震义正言辞地拒绝,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暗处不欺隐,不仅是不欺瞒隐藏于外人,更是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欺骗自己。
严守自己的内心,做到了不自欺,自然也就不会欺骗别人了。
暗处不欺隐,是对别人的尊重,亦是对自己的负责。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末路不怠荒
生活之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与困境,但凡是强者,永远不会表现出怠荒的状态。
刘传建之所以被称为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就在于他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不慌不乱,不抛弃,不放弃的英雄状态。
生死关头,面对失压和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刘传建身着单衣,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个动作,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低温坚持飞行。
据刘传建回忆说,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飞机还有一点希望,那就不能放弃。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才有希望。
真正的强者,即便面临再恶劣的处境,他们也不会因此懒惰,更不会因此惊慌失措,彻底失去前进的方向。
他们内心始终都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激励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重新找回希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其实平凡就是在你的工作岗位上,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在关键时候能拿得出手,关键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关键时候能够解决问题。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特别欣赏《中国机长》里的一句话: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正是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如此,方能成为真强者,真英雄。
其实,关于面对生活,应该保持怎样的状态,走好人生的道路,古人早就给出了答案。我们只要学习经典,撷取智慧,以指导现实生活。
《论语》是一部人生智慧全书,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的经典。因此,慈怀推出《论语智慧》,它是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的研读栏目。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了解《论语智慧》的全部解读内容,收听更多精彩好书。
慈怀读书会重磅推出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含有“深读书房”、“每天听书”、“论语智慧”等丰富内容。在“精准”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击下图进入
↓↓↓↓
慈怀会员
给自己爱上读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