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比自责更重要的,是行动
日期:2018-12-01 19:17:32 作者:团房网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比自责更重要的,是行动

  我们工作坊里有个妈妈特别爱自责。

  自己孩子性格有点唯唯诺诺胆小内向。她觉得,这都是自己早年性格不好导致了孩子性格不好。因为心理学家说了,孩子这是被吓出来的,她早年对孩子要求严格,使孩子养成了过于胆小的性格。

  还有个妈妈,她觉得孩子不太聪明,对此非常自责。她觉得这跟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她没有在身边陪伴有关

  对于她们的自责,我百感交集

  一方面觉得,真是些负责任的妈妈,多深沉的爱,让你如此内疚

  另一方面觉得,别自责了,这不是你的错,就算是你的错,可只要是人就会犯错,没什么的,别多想了。

  但我突然想起自己是个受过专业训练心理老师,不是混迹菜市场居委会大妈

  “别多想了”,这种话,不符合我的身份

  然后我就说了一句更不符合身份的话:你真是太自私了。

  搞得这几个妈妈一脸懵逼:你说啥?

  给别人带来伤害,就会自责。这种现象在我们工作坊里还挺常见

  比如给别人带来了伤害和麻烦,非常自责。比说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非常自责。

  然后就开始老板客户道歉,狂说“对不起”,直到把老板和客户弄得很不好意思的说了“没关系”才罢休。

  好像“对不起”是个多么有效词汇

  首先,自责是对焦虑恐惧缓解,是一种情绪宣泄,是一种对他人的强迫,是一种攻击

  自责在说,我错了,我没做好,我好内疚,好害怕,好委屈。人在自责的时候,整个状态就像是一个担惊受怕婴儿一样,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惩罚,充满了恐惧。

  所以要通过多说、常说“对不起”、“我不够好”、“是我的错”、“都是因为我”等话,来缓解焦虑,缓解对被惩罚的恐惧。

  一个人在跟别人说“对不起”的时候,在说自己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他是有很舒服的宣泄感的。

  而且人自责的时候,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孱弱位置。这时候就把对方强迫放到了一个强者的、审判者的位置。

  自责的人在说:我把审判我、惩罚我的权利交给了你。

  那对方会怎么表现呢?

  他是选择惩罚这么可怜的你呢?

  还是选择安慰这么可怜的你呢?

  如果他选了前者,他就被道德绑架了,是坏人了。可是如果他选后者,他就很难受,他也是个受害者啊。

  你伤害了人家,还要人家反过来原谅你、安慰你,告诉你没关系,不要太自责,安抚你,让你好受点。

  你不去安抚人家,还要人家反过来安抚你。这样合适吗?

  每一个“对不起”后面,都有一个“没关系啊”的期待

  所以一个人过度自责的时候,会导致人反感的。听的人,会感觉到自己被要求了,被道德绑架了。

  自责是一种退行。自责的时候,人退行到了婴儿的无助、可怜、需要保护、被安抚的状态里。

  他用婴儿般可怜的眼神望着妈妈:

  我好害怕。你可以不惩罚我吗?你看,我都先骂自己了,你能不骂我吗?

  可惜的是,人长大后,早已失去了婴儿的呆萌。过度的退行,只会让别人不舒服

  所以很多时候说“对不起”,并不是真的在替对方考虑,而是完全在在等待对方的原谅,在等待被安慰。

  自责,其实只是在照顾自己的情绪。

  自责是一种自我标榜,自我炫耀。

  当一个妈妈在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自责,她是在说,我是个多么想替孩子着想的妈妈啊!

  当一个员工跟老板道歉,他是在说,我是个多么懂得承担责任的好员工啊!

  当他为伤害了路人而道歉,他其实在说,我是个多么有礼貌修养懂承担的好人啊!

  一个人在自责的时候,他潜意识深处,有一种优越感暗示

  他在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怎么样,这样一个勇敢、担当、反思力强的人,是不是很棒呀?我这么棒了,你是不是不好意思再责怪我了?是不是应该适当夸奖一下我?

  第一步,我道歉、内疚、自责,扮演完了好人,并告诉你。第二步,就是你出场了。

  你是安慰我,还是不安慰?你是原谅我,还是不原谅呢?

  一般人的套路就是,在听到别人自责后,就会习惯性的说“没关系”、“你已经很好了”,这时候自责的人,就顺利得到夸奖了。

  如果你不按套路出牌,你就是坏人。就是小气计较、不懂事

  当妈妈们跟我说完自己的自责和内疚后,我说出“自私”、“活该”等话的时候,如果我不加上解释,我就感觉自己特别不是人。但当我安慰她们说“没关系”的时候,我才感觉自己同样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

  这种感觉就像是两个人在同台比赛,一个人表演完了。下一个人出差pk。

  我做了好人了,OK。你呢?

  别人做错事情,你跟他说没关系是一种好的社交礼仪,但这绝不是一种可以深入的关系模式

  人做错事情之后,比原谅与被原谅更健康有效的方式是:我现在做什么可以弥补过错

  自责、内疚、道歉,只能用来缓解焦虑,不能用来改变结果。对结果真正负责的方式,不是道歉寻求谅解,而是去最大化地改变现状

  如果你真的觉得因为自己早年的苛刻,造成了孩子胆小的性格,并为当年的过错而内疚。那你要做的不是反复向他人提及内疚,而是为让孩子变得更加阳光开朗自信做些什么。

  你要多鼓励奖励、陪伴他,让他一点点变得自信。

  可以送他去冬令营、夏令营、训练营、心理成长工作坊,可以去见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耐心陪聊发现他的兴趣爱好,然后用你的方式支持他,甚至可以带他喜欢姑娘回家,或帮他去见喜欢的姑娘,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关键行动起来。

  你每做一件事,孩子就会在自信的路上走得更远一点。看着孩子一点点变自信,才是缓解你内疚最好的方式和动力

  如果你真的觉得因为自己早年没有照顾好孩子导致他笨,那你现在做什么可以让孩子变聪明?

  你可以请家教、私教,可以多喝六个核桃。你可以耐心陪他学习,一点点为他纠错。你可以给他更多的耐心和爱。你可以陪他一起去参加一些外围活动开发智力促进循环等等。

  如果你给老板、团队和工作造成了影响,“对不起”说一次就够了。这3个字只是一个态度,一个导引。

  比这3个字更重要的是:“我接下来要做的是……”

  你可以做什么,来减少甚至弥补损失。如果你只说“对不起”,老板会觉得你是个好人,但能力不行

  你给客户带来了伤害,那你要做相应的补偿方案来减少客户损失。如果不能减少伤害,你还能从哪些方面对客户进行补偿,让客户仍然愿意继续在你那里买单。

  如果你只是说“对不起”,客户觉得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你们公司不行。

  所以,比起“我做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还可以做什么”。

  行动,可以增加掌控感。

  掌控感,才是治疗焦虑的良药

  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我错了,我好内疚,好自责,好遗憾,好难过。然后更多的是找人倾诉

  较少人能拥有去改变现状的行动力,甚至少有人能有这种意识

  为什么呢?

  因为自责很大的好处就是让人沉浸在内疚里。如此就不用关注外在,就可以逃避行动了。

  你要知道:行动起来不仅是行动力的问题,还是一系列复杂动作结合

  第一步,平复自己所产生后悔、内疚、懊恼、担心、恐惧等情绪,不被情绪带着走,避免退行到无助的婴儿时期

  第二步,回到成人角色使用理智让自己暂时先从情绪里走出来,恢复思考能力。

  第三步,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烂摊子上。去面对一个不够好的孩子、工作、结果。

  第四步,去关心这个事件中受伤的其他人怎么样,情绪是否需要被安抚,现实需求是什么。

  第五步,思考目标方法,此刻我的目标是什么,方法有哪些,做什么可以离目标更近一些。

  第六步,行动。

  麻烦吧!行动起来需要一定的心理强度才能完成,而自责就很简单了。

  自责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陶醉在自身的内疚里就行,不用看到事情也不用关心他人,只关注自己,多省力

  所以自责的第三个自私,就是逃避。

  逃避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他人的无视。

  适度的自责是好的,自责可以推动人去承担责任、去改正、去找方法、去行动。自责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但自责永远只是第一步,而且是最小的这步。

  止步于自责、沉迷于自责、反复表达自责,是无法处理自己情绪渴望他人安抚的退行表现,是渴望依赖的表现,是心智化不成熟的结果。

  解决自责的方式,第一步就是:意识到陶醉在自责里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不值得被歌颂。

  自责与内疚,

  没什么了不起的,

  敢于走出来看到别人才了不起。

  敢于说对不起没什么了不起的,

  敢于找方法去改变结果才了不起。

  对于自己不够好的自责,也是一样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比自责更重要的,是行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