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校长室,看到镇教育指导中心李主任和教研员陈老师坐在沙发上。校长说两位领导第三节要听我的语文课,让我准备一下。
按我的进度,今天学习第7课桂花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帮助母亲摇桂花的事,表达对家乡的思恋之情。既然是自读课文,就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实施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成了我此时备课的关注。
四十分钟的英语课一会儿就过去了。我走进课堂,和学生做简单交流,领导和老师们就来到了教室里。
宣布上课。谈话导入课题。
“流星雨呢?”
板书课题:7.桂花雨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发挥插图的作用与文本建立联系)
抓住一生提出的问题“她们为什么摇桂花树”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读罢,询问学生是否从文中找到了答案。
课文哪部分是描写插图内容的,小组合作找一找,读一读。(抓住重点段落,解决主要问题)
小组交流读“摇桂花”段落的感受。(很期盼 很快乐 很幸福——继续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模仿体验、入景入情的朗读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
“摇桂花”的快乐心情源自作者对桂花的——喜欢,自然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本段落作者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通过“笨笨的”一词,表达了对家乡桂花真切、朴实的喜爱之情。
正是儿时家园的桂花留下了这醇香、美好的记忆,所以作者移居他乡,仍然对故园的桂花念念不忘。自然过渡到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儿可是俺课堂上激情澎湃大力拓展的地方。
家乡的桂花与杭州的桂花有什么不同吗?没有。家乡的桂花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它的香气里融进了浓浓的乡情。一个地方我们待久了,就自然有了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让我们把亲情、友情、爱情非常放心的安放在这里。这种种情愫慢慢融合,就形成一缕割舍不断的乡情,它像一根无影的绳,时时牵着我们的手,拴着我们的心。心在这里会踏实,情在这里会发酵。
也许你们还不懂,那是你们还没有久别故土。等你们长大了,漂泊他乡就自然懂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花是家乡美”的切身感受。
倾情一堂“桂花雨”,博得领导一句评——会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