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一直都不愿意接受,一个人为什么习惯以攻击,甚至自残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命。比如,有人失恋,会觉得是“我”不太好,以各种摧残的方式折磨自己;有人与同事或友人发生矛盾,会自我懊恼,放大自身的缺陷,甚至责骂自己“活该”;还有的,即便错误在对方,也会一直怀恨在心,稍有不如意,就会再次拿对方的弱点说事……。
从表象看,这样的人,看似因为外境让自身吃尽苦头,实际上不过是无法与自身和谐相处的投射。所谓不能和谐相处,就是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而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样的原因,大抵是无法真正认识自己。它直接影响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主要反映在难以对自己诚实,很难从内心生起对真正的自爱,在做某些决定或选择时,也无法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
一个人若无法对自己诚实,直接失去的是与内心深层联结的可能。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关系里,总喊孤独,总感叹为什么交知心朋友那么难?
但我们回头自问,我们与自己交朋友了吗?
你无法对自己完全的敞开,肯定也无法对他人做到足够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内心就有恐惧、焦虑、不安、嗔恨……最终我们会将这一系列糟糕的情绪,通过对方宣泄出来,以至于造成情感的破裂与伤痛种种。
其次,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一个无法自我了解的人,很难对自己生起强烈的爱愿。我们选择工作,只是因为他人说,那份工作薪资足够高、前途无限量;我们选择伴侣,只因为外界认为人生很贵、很重、很值钱,得需要一个有钱人,才能撑起自己对婚姻的理想;我们选择服装、食物、旅行的路线,只是因为它足够火,足够流行……。
你很难相信,当我们无法真自知,又无法真自爱时,又如何能将有多余的爱意供给出来,滋养身边的爱人、朋友和亲人?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以为的爱,不过是一种错觉。
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爱的人,最终发现不过是找到长期被自身隐藏、不曾发现的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是自身不愿承认、抑或忽略掉的缺陷与弱点。
两个同等质资、品性的人走到了一起,于是日常工作、家庭琐碎,都能在不轻易间就会被点燃,让情绪暴躁,心性失衡、矛盾重重、心力交瘁。
我们会质疑,是自己选错了伴侣,还是伴侣毁掉了自己?
“自爱是我们爱他人的基础。如果不自爱,我们就无法真正爱他人。给予自己爱,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无条件的爱。”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自以为的爱,不过是某种投射,爱上的是自己的私欲、野心与盲从。
这样的心性特性,构成了自我嫌弃、矛盾、苦痛的筹码,及被他人讨伐、利用、攻击的工具。
最后,不愿意遵从内心真实感受。比如在工作或生活的交往中,我们为了得到某个职权亦或者名利,往往习惯说言不由衷的话,做情不得已的事。那一刻通过外境看自身,我们不过成为了一个漠视、否认自己真实感受的人。
基于这样的征兆,我们也很容易产生自卑、痛苦、挫败抑或自我迷失的可能性。我们以为一味自我妥协、取悦他人,能换来幸福与回报,最后发现,它带来幻觉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委屈与苦痛。
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再稍微留心了解你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一个无法与自己和谐相处的人,他不仅与自身的关系充满矛盾与纠葛,与他人、外界的关系也是非常糟糕的。这样的人,也很难做到真诚、友善、理解及快乐。
因为自身磁场的吸引,心被盔甲包裹,造成了与周遭环境的紧张、不安、冲突种种。
有人说,这个世间除却事物、山水、风云是环境,人其实也是环境的一种。当我们把自己置身于某个环境中时,你就能更大范围地通过周遭之人、事、万物看到那一刻真实的存在状态。
这种状态很难判断它的好或者坏,因为它有可能是情绪,也可能是弱点,还可能是缺陷,但是能决定你对待自身、他人、外界能否和谐相处之好与坏。
“只有我们跟自己的关系和谐,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才会和谐。很多情况下,我们跟最亲近的人关系不好,这就说明我们跟自己的关系也很糟糕的,很没安全感,是自我毁灭式的。换而言之,我们跟他人相处时表现出对他人关爱、尊重、友善、欣赏和开心的程度,直接表现了我们对自己关爱、尊重、友善、欣赏和开心的程度。”
关系显然就成了投射。当我们与他人发生矛盾与纠葛时,需要自察的不仅仅是与他人的关系,也需要觉醒与自己的关系。
愿每一位沉沦于关系之苦的人,能通过外境,自我克服。唯有安己,方能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