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人人可诵的诗句,千言万语都化在寥寥数语中。表达远在异乡的王维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千年前的他的思绪,今日的我们一样萦绕心间,但我比他幸运的是,重阳节我就在父母身旁。小时候一直以为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一辈子不用分开,没想到,21岁结婚,父母便成了我的娘家人。那时甚至还不能深刻的明白,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记得结婚那天,妈妈流泪了。那时还小吧,不能完全理解这眼泪中的含义,只是知道,妈妈舍不得我才会这样。但妈妈明了,所以,这眼泪中有太多复杂的情感。直到结婚后的某一天,我自己一人正在婆婆家洗碗,爸爸妈妈来看我,我的心忽然很酸,偷偷的流了泪。原来,结婚意味着我成了别人家的人,不能再任性地想怎样就怎样。连刷碗的感觉都如此不同!
以前有时和妈妈吵嘴,我们俩的性格太像了,那时我真不是很懂事的孩子。但我隐约明白,我再怎么任性妈妈不会记我的仇,她永远都会原谅我。而走进夫家的门,意味着再也不能随心所欲,意味着少女时代的真正结束。那天,我在厨房,爸妈在客厅和婆婆聊天,我才理解了结婚那天,妈妈眼泪的意义。
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多年轻啊!仿佛永远不会老,他们就是我们姐弟三人的天,伟岸高大,几乎无所不能。可是转眼间,他们就已经进入暮年,眼睁睁地看着父母一天天地老去,我却无能为力,心中难过。一天在妈妈家吃饭,看到妈妈的白色发丝在夕阳的暖光中飘啊飘,瞬间悲伤弥漫心头,眼眶湿热。可对于父母,我们都是那么羞于表达爱的人,只假装能把头埋下吃东西,却嚼不出任何味道。
在我最难的时候,永远是爸爸妈妈在我身边。记得刚来海南那段时间,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没有精力。关键我正从头起步,迈出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爸妈听说后,收拾了家里所有的东西,打包的打包,送人的送人,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便出现在我的面前。那时小兴安岭啊,那么遥远的北方!那时,经常心情不好,下班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说话,更不出门。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陪伴着我。心中千般疑问,却不敢多问,生怕我不高兴。
冬日的早晨,天还没亮,爸爸就送我到公交车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目送我离开。夜漆黑,车上也没有几个人,但爸爸的眼睛那么亮,那么牵挂,异乡的孤寂清晨,我的心中却无限的暖。点点滴滴的回忆太多了,都刻在心里,长在了记忆的心壁上。
婆婆也70多岁了,身体素质不错。结婚二十几年,我和婆婆一直相处和睦,从来没有红过脸。她是个特别慈祥特别善良的老太太。我想,我还是有点儿福气的,因为婆婆通情达理,从不搅扰是非。婆婆人好,所以特别有凝聚力,兄妹几个也特别孝顺。
经常傍晚时分,婆婆屋里的小炕和沙发上坐满了人。兄弟妯娌孩子,都愿意凑到这里,聊天说话。我不怎么搭话,但我愿意听他们天南海北地聊。感受这一份融融之乐。前几天,婆婆还邮来一大包萝卜干儿和晒干的婆婆丁。她住在楼里,可晒的空间非常小,我能想象,她每天都晒一点点的辛苦。心中感念。
每个人都会老去,四季可以轮回,而我们的四季只有一次。尤其在这个飘着雨有些潮湿阴郁的早晨,更让我感觉到暮年苍苍的衰老。同时,又有一种深深的庆幸和感激。时光静好,他们依然在身边陪伴。只祈求时光再慢些,让我伴着我爱的人从容变老。也祈愿清风自在,爸爸妈妈婆婆安享晚年之乐,时光里,他们的笑容依然年轻在岁月深处。
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