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下呆了数日。无大吵,无大燥,身在其中时觉是抹慢时光,但仓促收拾行李返程时,又觉日子嗬,真是不禁过。
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宁的时刻了。晨起于院子里洗漱完毕,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早已上了桌。一家子大人小孩,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幸福。
院子前方,左侧种菜,右侧种果,中间栽花。柿子树黄橙橙的,蔬菜绿油油的,小花红彤彤的。
没事时,就各自搬个小凳一字排开坐着。趁着些碎阳和偶来的微风,望着眼前的一切空洞地发呆着。
有时,路过一两位熟人。遥远地就热情的堆满着笑脸,用浓厚的家乡话大声地向你打声招呼。
你便赶紧起身凑前,堆着同样热情的笑脸,说着同样浓厚的方言,拉扯着几句家常话。
乡下人是着实质朴而又诚厚的。初到家行李还未放下,前院的四奶奶端来了一筐土鸡蛋,说是给孩子吃。邻近的二姨听说了,赶紧宰了一只肥厚的土公鸡,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催促着你去吃饭。
竟是一屋子的人,竟是满满一大桌子的菜。想来平日里,大家都忙各自的事业,难得聚在一起,唯有节假日时才能放肆小聚下。
这个时候什么工作呀,财呀,名呀,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大家所畅谈的,大家所回忆的,都是满满的儿时的记忆。
就这么边吃边聊直到天黑透了整个村庄,再出来时,繁星已经挤满了天空。
晚上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也是急不可耐地去街上寻找儿时的小吃的。寻一小摊,坐在餐桌旁,要了两碗辣汤,一笼包子,再络几个菜饼,那叫一个香。
其实,外面的饭菜再好,也只能暂时填满肚子和味蕾。真正贪恋弥漫在骨子里的,还是家乡的味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