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刚好在家里整理图片。才发现欠了小菠菜一笔账:波叔的第一次真人录音节目回顾。
人这一辈子,总要去看一次大漠日落;
这是第二届电台复活节,今年的主题叫「声音旅行者」,为了向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卫星致敬。
答:录音带(张有待老师的爱称)。
电台节目的实质是一段时间,共度的时间,高度个人化的共度时间。
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在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人,TA的音乐品味与你发生共振。
而且你居然还能掌握这种共振的规律?每天?每周?在一个计划好的时间里,如约而至。
在90年代接触到欧美流行音乐,张有待老师肯定是绕不开的一位电台主播。
于是,那时就有北京的朋友,录下节目,做成合集。用的是特别原始的方法,录音机 VS.收音机,卡带对录,寄到广州来分享。
波叔第一次听到Radio Caroline的节目,也是这种自制卡带合集的方式,国外的朋友寄来的。
得感谢20多年前,萌芽期的互联网。那时的网友,用萌芽级的技术,在古老的介质上,传递最前沿的信息。
也巧,这次在敦煌录音彩排,交接的空档,正好是张有待老师(上图右)刚好接下一班。
老司机就是稳,晃晃悠悠来瞅了一眼操作台就走了。不像波叔,拿了一剁草稿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心里没底儿。
旅行者号
「旅行者号」听上去是一颗卫星,其实是两颗卫星,是一对卫星CP。
这对CP挺奇葩的。
它们俩分别叫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发射时间相差半个月,可是先发射的叫旅行者2号,后发射的却叫旅行者1号。
这对CP一出发就分离。他们各自的目标一南一北,分头向太阳系两端飞。
到目前为止,它们是人类历史上飞的最远的卫星,NASA 官方已经确认它们飞出了太阳系,进入寒冷黑暗的星际空间,是第一批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
1990年的情人节那天,旅行者1号马上要飞出太阳系边缘,就是飞过冥王星。科学家对这个太阳系边缘的定义有不同意见哈。想做个里程碑性质的纪念,就让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40亿公里外拍了张照片。
那真只是一个点。你可以感受一下,在你1920*1080的电脑屏幕上,总计有超过200万个点,而地球只占了其中4个点。
旅行者发射在1977年,波叔早生了两年,还是个baby。
不过这个年份,波叔特别有感情。不是因为旅行者号,而是一部现在特火的科幻电影上映——《星球大战》。波叔是星战粉,1977年5月25日,所以对这个上映日子记得特清楚。当时这部片子没人看好的,没有大牌明星、没有一线大导演,还是讲一个发生在外太空的战争故事,结果谁也没想到….成黑马了。
当时是刷新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票房记录,而且这一火就火了40年。
因为星战当时那些石破天惊的创新,已经成为后来者的必需品了啊。
比如说,之前从没有一部电影,在音乐上如此奢侈。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要拍一部在当时根本就不会有票房的科幻电影,还很狂妄地说,我的电影音乐得要用交响乐。
比如说,千年隼只是星战中一艘飞船,可是它有歌啊,说明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出场自带BGM」的效果。
1957年,苏联石破天惊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波尼克,美国对这个来自「头顶上」的威胁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成立美国航空航天局,来统筹发展航天技术。
有钱有技术,不到10年时间,美国人就登上了月球。紧接着水手计划,开始探索火星、金星、水星。
想去再远的地方?有点难。因为凭借当时的技术,到天王星需要16年,到海王星需要30年。
结果,1965年有个名叫盖瑞•弗兰德罗(Gary Flandro)的家伙,在研究木星时有了一个意外发现——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会形成一个奇妙的行星几何曲线排列。
借助这种排列,探测器每经过一颗行星,就可以获得一次加速,这样探测器飞过太阳系大行星只需要9年!这种排列176年才会出现一次,最近的发射日期就在1977年。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专家们建议打造一个由四颗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小分队,两颗按照木星—土星—冥王星的路线走,另外两颗按照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路线走。
整个项目成本高达9亿美金!这个价码对美国国会而言实在是太高了。加之美国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相伴生的经济危机。1971年项目被叫停。
美国宇航局怎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他们直接从水手计划里拿出水手11号、12号,设定了一个仅限于探测木星和土星的简化版任务,命名「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合称「旅行者」。
但在制造过程中,工程师们还是隐藏了小心思:让它们携带了可以工作数十年的电池和燃料,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漫长的旅程。
铜质镀金唱片、有地球之音、人类歌曲和图片还有一个解码公式。唱片可以保存四五十亿年,等着被外星人捕捉的时候,就展现一下地球的面貌。
现在我们还能接收到来自那边的信号嘛?
还有一点点。
现在的状态是,早上我们对着旅行者一号喊一句还在不在?它第二天晚上才能回话:还活着。
不远的将来,这句回话也会永远消失。
由于电力有限,「旅行者1号」在 2007 年停止了等离子子系统的运作。
2025年,探测器将无力维持任何一台仪器工作。等到 2036 年之后,连讯号传输的电力都将消耗殆尽,它将成为一个沉默的信使,游荡在宇宙,预计未来还需要飞行至少4万年才会抵达另一个行星系统。
我们来自星辰,终将归于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