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晚饭后,照例与妻子带着儿子散步,常来的广场内几乎没有玩耍的小孩,想来是秋意凉袭生怕孩子感冒了吧?儿子晃晃悠悠逛了一圈,估计是颇感无聊,指着楼道旁的电梯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意思是要上楼看看。原本都是去2楼的,恰巧有家长带着孩子要去3楼,想着自己也没有去逛过,就去3楼吧。电梯门一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各种少儿培训机构门庭若市,有教乐器的,书法的,空手道的,美术的,英语的,好不热闹。家长们在门口等待孩子有成群结队聊天的,专心打手机游戏的,看视频追剧的,还有些看着大屏幕监视器关注孩子上课实况的。出于好奇回家后在大众点评搜索了一下,至少有7-8家这样的机构,似乎有些还不正规,大部分的评分只有3颗星。既然那么差,为什么还要送孩子去读这种培训班呢?
不对培训机构进行调查比对,只追求离家近;等待孩子下课期间无所事事,娱乐为主;花钱让孩子参加各种不靠谱的培训班,自己却不给自己充电,以上这些都是懒惰的表现。
美其名曰,其他孩子有的尽量满足自己的孩子。实则变成了盲目跟风,上这个班那个班的,反倒是把所有该成长的事情都丢给了孩子,自己还认为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孩子。可曾想过,再好的东西也敌不过你们对孩子高期望值带给他的压力。
孩子是有样学样的,孩子看见父母回家后看剧打游戏,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想着是如何能看剧和打游戏。父母都不愿意自己成长,孩子怎么可能成长成你们想要的样子呢?
把教育盲目的丢给培训班,看似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家长们往往自身不懂也不对培训机构做详细尽调,以为一堂试听课就能一劳永逸。本质上是把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丢给了外人,让自己省力罢了。
花钱上课的本质是对于学习和自身的一种投资。这一点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投资,看看那些在与金钱相关的投资中大部分人是赔钱的就知道了。在很多人眼里比成长重要的金钱方面的投资都尚且草率,更别提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成长了。
《三字经》里早已告诉我们,养而不教是家长的错。这时候会有很多家长跳出来,说自己这个不懂那个不会,现在孩子学习的东西跟自己以前学习的不一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问题呢?
因为啊,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大部分在毕业后就停止学习了,而毕业前也根本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照理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与孩子道德品质上的教育、如何自我学习的教育,前者让孩子拥有好的人品,后者让孩子可以持续成长。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如果自己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学习,没关系,先从学会孩子想要学习的内容起步。通过学习、理解、转述、教会孩子,这部分知识自然就记录在我们的知识库里,这就是为何说教育孩子也是自身成长的过程了。
工作再忙都能抽出碎片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教育孩子,不会的可以自己先学习再教孩子,太过专业的事情就得寻找名师来辅导了。入门级的事情,我实在想不到任何理由丢给其他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你是否也同样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