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辽阔的豫东平原,那是个小小的村子。这句话是我小学作文里常用的。那时还小,从未离开过村子,不知豫东平原有多大,平原以外又有多大。只是眼前一望无际,全是田地。
那时候的孩子自由自在,像乱蹦的蚂蚱,想去哪去哪,父母一点也不担心。
白天要上学,疯不到哪儿去,晚上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我们的游乐场,比现在城里跳广场舞的地方还多。
没有路灯,但月光明晃晃的,顶半个太阳。家家户户都是安静的,门外却热闹非凡。我们尽情地大声吵闹,玩着自己编的游戏,唱着不知谁写的歌谣。
“小河流水哗哗哗,我和姐姐去采花,姐姐采了八朵瓣,我也采了水莲花……”
大人们呢,挎一大篮子花生,几人一聚,边剥花生壳,边拉家常。东家长李家短的,谈得甚是开心。
跟他们呆一起,准会从我们身上找乐子。伯伯说丫头你的头发又是你妈给你剪的吧,不好看!下次去集上理发店剪,别给她省钱,省下的钱都给你弟盖房子取媳妇啰,没你的!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的婶子立马接过话头继续说,问你妈你是不是亲生的,肯定是从地里捡回来的。
孩子们都知道这是开玩笑,一笑就跑了,并不在意。但等到哪天父母打骂起自己,就会想到婶子说的话,还会信以为真。
满脸泪水地大声对他们说,我肯定是要的,家里什么活你们都让我干,还打我。父母被这大声哭喊的气势镇住了,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等回过神儿来,就更加愤怒了,只把孩子往门外推,那你找你亲妈去。这时站在一旁的大婶就会跑来劝,好像一切都是她的错,大有弥补的意思。
等大人们的花生剥完了,也就九、十点钟了,他们伸着懒腰,打个哈欠,回家睡了,孩子好像跟他们没有关系似的。
等到我们玩够回家时门已经上了闩,敲门是没人应的,要么翻墙,要么钻门底的洞,这些都难不倒我们。
也有玩捉迷藏,躲在草堆里等别人来找,但别人找不到他,以为他回家了也就回家了,他呢,等着等着睡着了,过会醒来发现天都要亮了,这才知道只剩自己一个人。
早晨的乡村,薄雾笼罩,炊烟袅袅,初升的太阳远远地照着,不忍打扰她的宁静。
昨晚疯了一夜的孩子都还沉在睡梦中,鸡鸣鸟叫都吵不醒他们,但父母一声声高远的叫喊,逼得他们不得不睁开长在一起的眼皮,这一睁就再也不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