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年的那个孩子
日期:2018-10-06 08:16:19 作者:谢赞赏鼓励 阅读:

当年的那个孩子

  作者|淡然

  她是一个典型的70后,出生在一个贫穷农家。说贫穷,或许穷的并不特殊,因为那么多的农家生活当时都差不多水平

  在她的记忆里,似乎就没穿过好看的新衣服,都是二手的,经过妈妈的手浆洗缝补后套在她的身上。还有那漏雨的屋顶,以至于现在一下雨她就想到接雨的盆子。它们占据了她的记忆,然而,最糟糕事情是她总是感觉饥饿,记得有时候那种饥饿促使她把妈妈晾的秋菜当干粮吃,最美味的当属土豆干。入秋之后,妈妈把大的土豆捡挑出来,做菜,呼着吃,把小土豆呼熟,切成片,晾在太阳下,干了之后做冬天的菜蔬。她记得它有一点点甜,有一点点辣,不管怎样,它能减缓她的饥饿,她曾把它当成最美味的小零食。现在她有时吃几片美味的可比克,满足她的味蕾,好像也没有当年的土豆干好吃可能是它填充了她空的胃。而她当时的愿望就是要有能吃的东西来填充她总也不饱的肚子

  80年代早期,改革开放的惠民春风吹到了农村,是那些和她一样孩子们梦想实现了,她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了。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那时,另一个愿望在她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她,必须,尽她最大的努力逃离那个有着贫困背景家乡,她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走进高中孩子

  她比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努力学习,拼尽全力脑子里塞进精神的给养。那时学校离家三十里,开始的时候是泥土路,步行往返,后来修理沙石路,爸爸给买了28式自行车,很方便,也节省了时间,遇到刮风下雨,顶风骑车,真是骑不动啊!往往到家后累的一动都不想动,吃过饭就睡觉,睡到午夜十二点,爬出被窝学习,下雨天那就不是人骑车了,往往是车骑人了(有二里多泥土路)到了冬天,离家上学和放学到家两头不见太阳,棉衣总是被汗水浸湿。那时胆子也大,不知啥叫害怕,也不知啥叫辛苦,就知道一门心思的上学,要学习。

  冬天雪后的路像镜面一样光滑,也不知跌了多少个跟头,晚上睡着后呻吟出声,妈妈撩起她的衣襟看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这个平时她认为从来不知心疼她的妇女默默的流着眼泪 。要是摊上个头疼感冒的就更难受了,基本没药吃,“挺”就是药。

  在她的心里,有一种坚不可摧力量,什么也不能打败她,使她退缩。皇天不负有心人,也是她赶上了好的时代,她幸运的通过了大学的入学考试,她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她,成了梦寐以求大学生了!

  上了大学,她又一次意识到另一个愿望,毕业后,她要成为工作城市里的公民,让她的父母,那两位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家享享晚年的清福。

  作为第一批遥远山村毕业生,当年的那个孩子,已逾中年,为家乡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那就是学习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方式,她是多么自豪

  现在的家乡已经没有了中途辍学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从家乡走出,又带着知识和文化走回家乡,建设家乡。家乡发生日新月异伟大变化,她的愿望又一次成真,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此时的她,又有了一个愿望,要为家乡做点什么,这个愿望正走在途中,她也一如既往地去实现它。一路走来,她的愿望就像一棵树,就这样一直在风雨无阻生长,督促她去成长,去奋斗,让她看到希望,也让她在实现愿望的途中遇见幸福,遇见更好的自己。

书香推荐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席慕容:《回眸》为钱,累一生,为情,苦一世!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风景!(深度好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年的那个孩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