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果你没有办法让我在你身边长大
日期:2018-09-22 20:09:14 作者:小鱼儿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这次回老家参加堂哥婚礼莫名其妙地当了次伴娘。同行的伴郎是一位15岁的男孩。逐渐熟络起来的聊天中,得知他刚初中毕业

  “接下来呢?读高中吗?”

如果你没有办法让我在你身边长大

  “不读了。读书没意思班里就两个同学出郴州市读高中的。”

  “那你呢?”

  “去读一两年技校,然后去打工吧。”

  似乎在村里孩子们,大多都有这样一条既定的路程

  发表了一个在湖南的动态,没多久,堂姐给我发来消息有时间就帮我女儿多拍几张照片吧。”

  我想,远在深圳的姐姐自己的女儿了。说到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在身边呢?只留下一句“有时候真是没办法。”因为得到和预想一样回答,我们的聊天便陷入了沉默中。

  在老家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洗不掉污渍衣服、黑乎乎的被风干燥脸蛋、还有粘着一吨泥巴鞋子,和同龄孩子们山间小路里打闹奔跑,见到陌生人变得胆怯。带孩子的老人们担忧是今天二狗子又和谁打架了,三娃子成绩不好大人们开玩笑说你爸妈呢?孩子们便支支吾吾半晌说出不知道三个字。

  “他们的父母加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自发的劳动力迁徙大潮,而他们却被留在中国各地荒凉村庄中。他们中有的跟着一方父母留守家中,有的跟着目不识丁奶奶或者年老体弱爷爷一起生活。估计有200万儿童需要自己照顾自己。”

  ——《留守儿童,比雾霾更深的中国难题

  参加了两年的三下乡,去了三个地方支教。我们带的学生,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孩子,叫家乐。从闲聊中了解到他的父亲在外面打工。而他甚至不知道爸爸在哪里工作。在他的印象里,爸爸逢年过节才会回来,有时候两三个月回来一次又匆匆离开。问到他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的时候,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希望爸爸能经常回来陪陪我们。”

  与他们相处日子里,孩子们从难以接近到离开时对我们的不舍,从粗言排斥,到和我们交心。他们深处的美好嫉妒攀比怨恨难过、胆怯包裹着。长期父爱母爱缺失,让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显得特别躁动。

  关于外出工作的父母,无一例外的一定是“为了供他们上学,为了给他们盖房子,为了给他们生活在摩天大楼之间、而非猪圈之间的未来。”

  于是,孩子们的生活是这样的——

  呱呱落地,还没戒奶,就被爸妈放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或哥哥姐姐一起生活。或者爸妈陪伴他们到了稍微懂事年纪,便被放在村里的学校寄宿。过节的时候父母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回趟家,给他们带了新衣裳玩具短暂的相处又匆匆忙离开,稍微不舍,父母会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我们在外面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们?” 这十几年间,他们自己做饭,自己摘菜。跟着爷爷奶奶喂猪养鸡。一直这样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不太好,高中离自己差了十万里。还是出去打工吧。工厂里计件的劳作,一天勤奋着也能赚个一百来块钱。在工厂里认识姑娘或是小伙子结婚生孩子。这时外出给他们打造未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娶了媳妇了,就回老家给他们带孩子吧。于是他们把刚生下来的热乎乎的孩子交给了父母,自己又继续外出打工。

  所以。说好的给他们一个摩天大厦的未来,是猪圈和田野还有他们那不太喜欢的学校以及闷不作声冷清的房子四点一线。说好的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是一个伴随着缺少父爱母爱成长童年。说好的不想让他们生活得和自己一样,而如今,他们也带着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未来的谎言,再走一遍父母来时的路。

  当然,我所设想的也许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我只是想说。贫穷本身不应该成为扔下孩子独自远行的理由

  而今二胎政策终于来了,也不要盲目产子。你有你的未来没有错,可你的孩子不应该承受一出生就被烙上留守儿童的标签。所以在繁衍后代的时候,是不是深思熟虑了不论日子多难捱都让自己的孩子在身边与你们一起度过?

  如果不能,请在滚床单的时候,注(ji)意(de)安(dai)全(tao)。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果你没有办法让我在你身边长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