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能参加最好参加,反正对你也没损失。”
“我应该怎么表现呢?”杜亮问。
我于是抽空教了她一些社群生存法则。
1、平时尽量低调
不要以为只有高调才能让别人记住你,那些在群里夸夸其谈的,也很可能招致反感。
真正能在社群里脱颖而出的,不是话说最多的,而是组织能力强的。
这样至少能让你在这个社群顺利待下去,不会莫名其妙就被踢了。
2、紧跟群主和管理员
低调归低调,该露头的时候也要露头,别让人家以为你只是个账号。
什么时候露头?
在群主和管理员发出倡议的时候。
杜亮说:“这样会不会有点虚伪?”
我说,这不是虚伪。
如果你觉得这个价值观不对,那你可以离开,但是没必要去怼老板。
适当站出来帮老板说几句话,他会感激你,群主和管理员也是一样。
如果你不想说话,那就保持沉默。
杜亮说:“乐子,我插个问题。之前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说了句反驳管理员的话,立刻就给踢了,可难道我没有表达的权力吗?”
我说,你当然有表达的权力,但不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抬杠。
3、群体活动能参加尽量参加
哪怕你去撑个场子,也会让他们记住你。
让别人认识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在群里夸夸其谈,而是去线下参加活动。
4、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花点时间,花点精力,为社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别人不仅会记住你,还会对你产生好感。
5、参加活动时,不要暴露目的
社群组织活动, 不是让你来相亲的(相亲社群除外)。
既然是聚会,就抱着聚会的目的,把找对象的事先放一放。
无需花枝招展,言行举止大大方方就可以,你平时是什么样,聚会就是什么样。
真实的印象就是最好的印象。
总想着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反而会造成用力过猛,显得不真实。
至于有没有收获,那是顺其自然的事,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多认识几个人也挺好。
杜亮于是在两个群都报了名,群主也都愉快地登了记。
他今年刚刚退休,但之前关照过的一个企业聘他去做顾问,整体收入不降反升。
到家以后的第一顿饭,只有杜亮和父母三个人。
父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其实杜亮一直打着腹稿,想着要怎么跟父母提买房的事。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酒过三巡,父亲主动提出:“现在房价涨的厉害,你早点在县城买套房吧,总在外面漂也不是事。”
杜亮听见这话,顺势说:“太贵了,我买不起。”
父亲说:“我看旁边那个新开的楼盘,首付二十几万,你手上有多少钱?我再给你一些,先买个小点的吧。”
杜亮问:“首付二十万?多少平?”
父亲说:“好像是100平。”
杜亮说:“我现在手上只有几万块。”
父亲抿了口酒,又叹了口气说:“把嫁妆钱先给你,十五万,以后靠你自己了。”
杜亮抬头看着父亲,特别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