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傍晚六点,我们为了屯食物,带着欧阳酷奇,走了半个小时去菜市场买菜。
原先想想台风前夕的傍晚,“一家三口”散步去菜市场买菜,看起来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就决定出门了。
实际上却是很不浪漫的。
到了菜市场,全是人人人人人,今天的菜摊上全是被挑剩下的菜叶,
最后赶紧从市场里脱身,逃到对面的咖啡店吹冷气,点了一杯20多块的柠檬茶。
什么都没买到,于是打开买菜的app,下了100块的订单,贵到令人生气,还不如一开始在家下单。
我看着趴在地上吐着舌头的欧阳酷奇,转头跟远夏说,“感觉年纪大了,浪漫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倒不是抱怨这一趟台风天前的不愉快菜市场之旅,只是让我想起昨天看到的一个微博。
昨晚在热搜上看到一个微博:
于是我开始反思起自己,不愿意“流浪”,想住好点的酒店,我们是不是变不浪漫了?
2,
首先我的发现,源于谈恋爱这件事。
前段时间,另一对情侣朋友,他们热恋了大半年,有一天他特好奇的问我,你们两个出门为什么走路都不牵手,还嘲笑说“你们是不是没感情了”。
我发现还确实是真的,一群人出去,我们通常是各走各的。
而他们这对小情侣呢,走路竟然是十指紧扣的。
不过那一天我在脑子里把“在一群人面前十指紧扣”这个画面,安在自己身上,竟起了鸡皮疙瘩。
有一次我们开选题会,荆棘讨论到一个点是,表达一对在一起七年的恋人相爱,应该怎么表达?
一个大一的撰稿人回答,出门,或者是过马路,男生一定会牵着女生,一定是十指紧扣那种。
荆棘问我,“你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出门还十指紧扣吗?”
最后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一对过了热恋期的情侣,别说是十指紧扣了,你的左手跟右手牵在一起十分钟试试?
为什么我会说,我觉得我越来越不浪漫了?
因为时刻牵手在他们看来是必须的“浪漫”,在我们眼中,全都是汗。
3,
还有一个,就是逛宜家。
没谈过恋爱的人,总想着将来跟男朋友去逛宜家,然后把未来20年,包括买房子生小孩的画面都幻想一遍。
对,我以前也是这么浪漫的。
可如今的现实是,我们租的公寓就在宜家附近,却几乎不敢轻易去宜家。
一,宜家特别大,像一个迷宫一样,我去了十几次都分不清哪是哪,它特别心机,从进口逛到出口,没两个小时别想着出来了。
二,宜家大部分东西,我都买不起,买得起的那些杯子什么的,只有那么点,早就买了。
逛宜家简直在折腾我们这两把老骨头,我们倒是常去宜家旁边的公寓做推拿和拔罐。
5,
其次,我的不浪漫,还得怪罪于我本人,现在活得很“不浪漫”!
我曾经也是一个可以“流浪”的人,就是那种苦没关系,出发就行了。
大学的时候浪漫到登峰造极,不止一次坐三十多个钟头的火车去旅游,一趟下来,光是坐火车都要三天了。
大一去云南,跟我姐两个人,从广州出发的火车,那个时候20岁都不到,怎么折腾都没问题。
唯一现在想起感触深的一点,是我们在大理的一天晚上,为了省钱,晚餐就吃了一点。
凌晨青旅的路上下大雨,我们站在一家小餐馆对面避雨,我盯着店里冒着热气的炉子,跟我姐说,“我好饿啊,能不能给我买碗面吃?”
没有温情瞬间,因为我姐想了十几秒后,残忍的拒绝了我,“我们没钱”。
那天晚上的冷,加上那种“饿”,导致这件事已经过了四年后,还特别具象地刻在我脑子里,是“刻”进去的。
6,
大三那年,学校要求去云南摄影采风,又重新坐了一趟相同路线的长途火车。
那时候长期对着电脑写稿子,颈椎腰椎什么的已经不太行了,上卧连坐起来的空间都不够。
我只能成天躺着,躺着用手机写稿,或者是盯着天花板听歌,那30多个小时里我很多次都听到自己骨头在咔滋咔滋响。
那两次经历,在当时来说 都是特别浪漫的尝试,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完全不行了。
我的提前老年化告诉我,现在连坐廉航,膝盖能顶到前座的那种特别挤的座位,超过两个小时,都受不住了。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以前大学旅行住青旅,现在却一定要住隔音好的星级酒店,因为她特别不经吵,一有动静就睡不着了。
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在什么样的阶段,浪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上大学欠着花呗的男朋友,为了一定要的“节日惊喜”,给你定了一个一千多的酒店过节日。
你非但不觉得浪漫,一定还会心疼个几天几夜。
而如果你工作好几年,有存款,买机票住酒店不是问题,又为什么非得花时间折腾自己,非得去坐火车住青旅呢?
我想,不是一定要这样做才显得“在旅行”,以及“不势利”吧?
我们越来越不浪漫了。
是因为尝试了那么多“浪漫”之后,我们会发现,「不合适的浪漫」对生活并没有任何补偿。
有些时候,我听那些别人所说,有关“浪漫”的标准,不管是穷游,还是甜腻腻的恋爱。
不是不好,只是摆到我们身上来,已经不太舒服,甚至不大合适了。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苦很多就算了。”
我倒只是觉得,真是麻烦。
我们果然年纪越大,生活就越不好糊弄了。
△
进来叹口气
这里是你的叹气基地
a.转发 b.点赞 c.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