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定通宝)
提及90后的新生力量,他颇不以为然,留下“沉不下心,浮躁多金”的定义。
多数的90后,无论是收藏素养,还是学术成就,比之藏界前辈,实在汗颜,
而恰恰是这一代,
(南宋·建炎通宝)
总是心比天高,然后草草收场
认识一个刚玩钱币的95后,
他和你聊钱币,
不是天眷,大齐,就是雕母,试铸,
玩钱币,自然是要玩大珍的,
虽不堪入目,他却乐此不疲。
(历代)
即便是步入正途的90后,
也少有人再从基础的玩起,
看似藏品壮观,
实则仍是小白一个,
既不知何为小平,何为折五,
也不知外缘内郭,版别坑口。
心比天高的年轻人,
(新莽·大泉五十)
总是不愿学习,然后恨天怨地。
以前刚玩钱币时,我们会为一枚钱币翻遍资料,为一个版别多方请教,
现在玩钱币的90后,只愿学习皮毛,只信品相至上。
身边一个91年的泉友,
推荐数本之后,
今年去参观,新书上的封膜还在,他也大言不惭,一页也不曾翻过,
难怪推荐过北宋钱谱,
他仍总问我宋钱版别,
他却仍不能分类断代。
(历代)
为什么摊不上捡漏暴富的好事。
自己却既不辨真伪,也没有泉识,
试问在收藏钱币的道路上,认真看过多少辨伪帖,认真读过多少钱币书?
那些铲地皮的,贩卖钱币的,
可是都读过书的。
不愿学习的年轻人,
总是恨天怨地,
(北周·五行大布)
总是急功近利,然后一味钻营
以前刚玩钱币时,从未想过以后靠钱币能致富,能达到怎样的成就,
不再以藏养藏,而是做起了职业泉商,
到处跑交流会,到处练摊,做起了钱贩,
更有甚者,做起了仿品,
(明·崇祯通宝)
我还听说有些90后,
无论是眼力和阅历,皆属一般,
然后摇身一变,
“青年收藏家”有了名气,或是开收费讲座,或是蹭大佬推广运作,
竟也能名利双收。
急功近利的年轻人,
(清·康熙通宝)
如今玩钱币的年轻人,
抵不住诱惑,经不住磋磨,
多数不愿学习,讲求功利,
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时代,自会选择裁汰,
留下真金。
图片:品一藏泉,毘陵漢少,小小货泉
排版:品一藏泉
品一会得到0.1元的广告分成
多点无效哦!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因为你连“品一藏泉”都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