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
或许只有那么一群人,
没有赏雪的心情,没有吟诵的诗意,
脑子里全是因为天气耽搁的快递,新买的几枚顺治或是嘉靖,你们现在到了哪里?
忧心的全是因为天气耽搁的生意,泥泞的道路不便出行,说定的客户没了踪迹...
我们玩钱币的人,似乎总和别人不在一个点上,
(南宋·咸淳)
别人看剧很虐心,
我们看剧瞅钱币。
不知道大伙儿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一部古装电视剧,紧紧的扣住你的心弦,你随着主人公的坎坷经历,时而愤懑揪心,时而扬眉吐气,正当你日追数集,深陷其中时...
里面出现一枚钱币:一个汉朝的人物,拿着一摞乾隆,去坊间赌博。
就好比满意的喝着热粥,突然看到碗里有个东西在蠕动,瞬间就没了味口,
此时即便是再好的剧情,也会让你感到恶心,选择弃剧吧。
当一部宋代背景的电视剧里出现嘉庆,
当晚清故事背景演绎里出现三年大头,
一般人绝对不会在意的细节,我们却会紧盯不放,
别人会认为你小题大做,是小题大做吗,这简直就是侮辱我们的爱好啊!
甚至将钱币道具是否合理,来作为这部剧优劣的依据。
(清·嘉庆)
当别人赞叹一部剧有多么多么好看时,你会用你的“专业”审美来恶心他,
当别人吐槽一部剧有多么多么难看时,你会说,里面的钱币还是很严谨的嘛!
别人看到土堆避之不及,
我们看到土堆凑个仔细。
玩钱币的人也有职业病。
在别人眼里,又脏又乱的工地土场就是一堆垃圾,
在我们眼里,这哪是土场工地啊,明明是一堆金灿灿的“黄金”。
在圈内,总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神奇,
什么某某某在工地挖到两坛银元,
什么某某在什么土场探到一摞大珍,
以至于我们也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有此奇遇,从此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
(北宋·宣和元宝)
每每周末在市场,就看到地皮和贩子在吹牛逼。
“上周老张在陈家庄那个老河道,探出来十几个大元你知道嘛,狗日的里面还有俩泰和...”
“这算什么,城东那个小贺,不知道跟工地上什么关系,天天在出货,前阵子还搞了一罐子南宋...”
听他们聊多了,更是恨的牙痒痒。
那时候看到有施工,就挪不动腿,总会趁着没人的时候上去扒拉一阵,
那时候看到老房子就会瞅个没完,没准儿房梁上,砖缝里露个钱边儿呢!
当然了,这么多年了,除了每回都踩得满脚泥之外,也就剩失望了。
可是那又怎样,现在看到堆土的地方我还是会愣一下,明知没有希望,但总会不自觉的去幻想...
我们看望老人拐弯“要钱”
家里的钱币,都是老人们传下来的。
于是在我们的印象中,老人的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钱币。
小时候,我比较内向,不爱串门。
尤其是去看望那些老人,倒不是歧视的意思,老人会一直摸你,然后各种考你,让你索然无趣。
自从玩了钱币,看望老人可积极了。
我会问,这个亲戚多大了,家里拆迁了吗?
根据经验,70岁以上的最好,50岁以上的考虑,没50岁的,直接淘汰。
如果是去看望70岁以上的老人,还住在老房子的,那还等什么,我去的比谁都快!
(清)
小时候,老人们看到我,都会很欣慰,会把我拉到身边,
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外孙(或侄孙)都长这么大了,多俊啊!”
长大了,老人们看到我,也还算高兴,会把我拉到身边,
一边摸着我的手一边说,“明敏谈对象了吗.......小钱我可没有了...”
没错,家里沾亲带故的那些老亲戚,都被我搜刮光了,
他们也知道,我每次去都会拐弯抹角的问问还有没老钱,连乾嘉道,双旗党徽啥的都不放过。
现在再去看望老人们,倒是不会再开口要钱币了,在我心里,他们已然是最好的藏品。
因为钱币,让我们的关注点与众不同。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可是在我眼里,却只有钱币,最为神奇。
我们可以在古装剧中装出别人叹为观止的“逼”;
我们可以在日常聊天中侃一侃身边的致富传奇;
这就是钱币,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本文图片由毗陵漢少,三愿
张悦,Wang我 等人提供
(新书将在本月中旬统一发货)
支持的粉丝们可以点击一下
品一会得到0.1元的广告分成
多点无效哦!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钱币
因为你连“品一藏泉”都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