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旅伴在一个雨后初霁的秋晨到了靖远的法泉寺。秋晨的凉意使人陶然欲醉,旭日虽然还是朦朦胧胧的,但却已朝气勃勃地在薄雾中放着光芒,略带湿意的晨风轻轻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今儿,我们又有一个美丽的早晨”我的旅伴说“你发现没?我们到哪都是风和日丽,现在,我们可以以空气为生,体验那种久违的清洁与安静了”
一踏进法泉寺的大门,钟磬悠扬,香烟飘渺。在我们踏进法泉寺的大门后,生活的琐碎便被留在了门外。迎面是一尊丈许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头戴垂珠璎珞,身着结素淡袍,胸前挂着明月清风砌香环佩,腰系及地锦绣绒裙,一手托着施恩济世的玉净瓶,一手兰指轻弹,布施甘霖雨露,玉环穿袖扣,金莲足下生,彻头彻尾的雍容与慈祥。
溯道而上,回肠荡气的佛音赞颂着早晨的安谧和宁静,召唤着我们踏着山道去探寻一个个洞窟,去寻访中华古文明的起源,在召唤我们向洞窟的更深处,祥瑞的更祥瑞处漫步,去探索是自然之美让宗教之美闪烁光芒,还是宗教之美让自然之美灵异。
没一会儿功夫,我们便进入法泉寺的深处,初阳透过雾霭暖照着大地苍生,悄无声息,只有瑞气蔚蒸的洞天福地、红山华寺、亭台楼阁,一座座,一窟窟。土地庙、水帘洞、祖师庙、圣母宫……依山而建、布局奇特、结构巧妙、错落有致。一洞一阁中,形态各异、年代久远的罗汉、揭谛、金刚、菩萨、比丘尼用斑驳陆离的釉彩显示着岁月的沧桑。一窟一寺中,菩萨罗汉透过岁月的沧桑光莹四射,天兵天将透过岁月的沧桑威风凛凛。
人工湖还在沉睡。我卷起袖子拿起桨,把桨深入水中感受水的弹力,望着从桨下飞溅出来的水珠,真是一大乐事。
极目四望,远处绵亘着重峦叠嶂,山上大大小小的树都抹上了绚丽又柔和的秋色,看到无拘无束正在转黄的树林。一刻间,我们停住了桨,周遭顿时静了下来,静的那么深邃,我们闭上眼睛,久久地谛听着。什么也没有,只有船儿划破水面时,湖水流过船侧的发出的一成不变的汩汩声音。
弃舟而上,丛丛野竹中,探寻唐榆宋柳。唐榆处,野松子让人口齿生香。宋柳处,仿佛是深山腹地、人类足迹未曾踏过之地。回首处,旅伴的脸庞升起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