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娘炮分析
日期:2018-09-10 20:28:22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娘炮分析

  “我不喜欢娘炮,从小就不喜欢。”

  不过,任何时候说到“从小”两个字都是可疑的。人们用这个字眼是想表达某种天然的合理性,但不会有人天然地讨厌娘炮,更不会从小就讨厌。我才一岁多就进了军营,偶尔出来,发现外面是一个更大的军营。那时候人人都穿草绿色军装,也不对,也有人穿蓝色或者灰色的中山装,但整体上绿军装并不少。还有军帽、军用水壶、军用书包以及武装带,就是士兵或者军官用的腰带。一种是厚帆布做的浅绿色腰带,一种是皮革做的深褐色腰带。父亲们用武装带在家教训孩子孩子们提着武装带出门相互斗殴。武装带上有金属扣,抽在头面上血很快会流下来,感觉就像是温水粘稠地流下来。

  在那样的一种环境里,娘炮不受欢迎单纯审美上的差异所致。人们不能容忍太柔弱的人存在,因为娘炮的存在是一种强烈提醒提醒自己需要更加强大,更加凶狠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物质是如此匮乏,哪怕是商店里的一块月饼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都需要争抢。经历这种生活的人在自己字典永远没有感谢两个字,今天当他们垂垂老去,有人在公交车上给他们让座的时候,他们也依然非常气愤,只不过是因为对方并没有第一时间起身让座。在他们看来,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努力拼抢的成果,因而无需对任何人心怀谢意。无论他们得到了多少,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都依然欠他们更多。

  娘炮是抢不到座位的,抢不到座位的人是没用的,这是娘炮不受欢迎的现实逻辑

  所以,没有什么“我从小就不喜欢娘炮”的说法。真正源自自己心头的好恶很少,绝大多数其实都来自社会教化。只是这潜移默化过程漫长微妙,最后被塑造而成的人还以为自己的天性就是如此。厌恶是一种最容易移植情绪,只需要长期保持对某种人某种事点滴式的贬损和行为上的孤立就行。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刻根本无法分辨自己大多数的讨厌究竟是因为什么。只不过对于任何动物而言,攻击同类中最弱的一个,会让自己产生足够安全感

  攻击弱者并非因为仇恨,而是因为恐慌。在一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攻击某个男性最有效方法莫过于宣称对方阳痿,或者戴绿帽。前者是为了剥夺对方的男性特质,后者是为了羞辱对方无法看顾自己的私产。这种羞辱的方式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在所有男性的心底里,这两样事情令他们随时都感到恐慌。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羞辱别人,其实是在用最大的声音把自己心底最担忧的事情喊出来,于是焦虑不安就得到了释放。又因为这些字眼是落在别人身上,于是就能产生安全心理距离。“娘炮”这个称谓也是同样道理,用多大的声音喊出这个字眼,内心就有多大的不安埋藏,就有多担心自己失去男子气概”。有人早就已经发现了男性社会里的这个秘密,于是才有了“恐同即深柜”的说法。任何异乎寻常强烈的反对情绪,其下一定有异乎寻常的恐慌。

  在一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男性面对女性占尽优势同时,也会对自身造成极大压力。“娘炮”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逼婚则是一种更为普遍现象---身为男性,有义务延续家族香火。而最生动案例莫过于一个老男人躺在医院病床奄奄一息,而老太太子女拒绝拔管。一方面这种行为会破坏他们贤惠孝顺名声,另一方面撑得越久意味亲属能获得更多利益,这是一个男人家人负责表现,总得有谁为这个家做出点牺牲

  谁能欣然享用种种优待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谁能在嘲笑他人的同时自己免于类似命运?不喜欢娘炮,不喜欢基佬,不喜欢变装皇后,我们有各种理由不喜欢各种人。那么,我们可曾真正喜欢过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娘炮分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