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2010年5月,我受洗了!经过半年多的寻寻觅觅,终于在2011年元旦前夕,我决定留在HS教会聚会。
在我刚到HS教会的时候,最不能适应的是主日聚会前的半小时祷告。
每个礼拜日,在正式的敬拜赞美开始前,有半个小时的祷告时间。台上的主持人会提示各祷告事项,比如赞美神,比如为国家祷告,为教会祷告,为生病的弟兄姐妹们祷告,等等,在主持人宣布完一项祷告事项后,台下就是众基督徒们嗡嗡一片的祷告声……
在我信主之前,已经陪妈妈去过上百次教堂了,非常熟悉和习惯那时的流程。在教堂聚会的时候,通常的流程都是先赞美,后讲道。赞美的时候,大家在琴声和诗班的带领下一起唱;讲道的时候,只有传道人一个人的声音,大家安静聆听。给我的感觉是庄严肃穆、井然有序,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也知道别人在说什么。
可是,这个会前祷告?我不知道别人在祷告什么,作为一个主内新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祷告。于是,只能枯坐在那里,而且周围乱糟糟的,与我所喜欢的教堂里安静肃穆截然不同……只能忍受!
◆ ◆ ◆ ◆ ◆
2011年春节后的一个主日,天气还比较冷,我又早早地来到教会。祷告开始前,一个姐姐坐在了我的旁边。她长的白白净净的,戴着眼镜,很斯文、安静的样子。
祷告开始了,这位姐姐的祷告是出声的,她的声音温柔好听、吐字清楚,更重要的是言之有物,说的都是我说不出来但心里很认同的话。她祷告着,我听着,并且悄悄地在心里跟着喊“阿们”。一串无声的“阿们”之后,我觉得不好意思了……感觉自己像一个偷听的人!
于是,在祷告的间隙,我对姐姐说:“姐姐你好!我是新来的,不会祷告,我听你祷告的特别好。你能带着我一起祷告吗?”
这位姐姐有点害羞地笑着对我说:“好啊!”
于是,她就握着我的手,继续一项一项地祷告。那是初春,她的手很暖和,我的手很凉……那天祷告了什么,我已经一点也记不得了,但我记得那天的温暖和温柔,我的心化开了。在祷告结束的时候,我们俩都感动流泪了!
就这样,我认识了Mary姐姐。她是大学老师,曾经是播音员,2000年左右就信主了,并且已经在HS教会聚会好几年了,她喜爱唱诗祷告……因为她,我不再反感主日的会前祷告了!
随着生命的成长,我慢慢地认识到教会公祷对一个教会的重要意义,正如慕安德烈所说:“祷告是神交付我们最高层次的事工,是所有其它事工的根本,也是能力的来源……再没有其它事情比正确地研究与操练祷告艺术更紧要了。”
而且我发现,即便是为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祷告,每个人的祷告侧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为中国祷告:有人会祷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有人会祷告政治清明,有人会祷告更多国人归信耶稣,有人则祷告政府制定合神心意的政策……以中国之大、国事之繁琐,一个人的祷告很难全面,但一堆人的祷告却是很容易就做到了面面俱到!我相信我的祖国也会因此而更蒙福!
◆ ◆ ◆ ◆ ◆
如今,认识Mary姐姐已经7年了,她一直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知道她是神安排在我身边来帮助和带领我的人,她在认真、忠心、爱主等各个方面都影响着我,她有敬虔的样式。
一位牧者说过,对一个教会新人来说,最好的福音就是一群友好热情的会众。虽然刚到HS教会的时候,我很不喜欢和习惯主日聚会前的祷告,但融入和留在教会,离不开Mary姐姐字正腔圆的祷告,和那一握的温柔!
-- THE END --
相关阅读:
【原创】你关,我删,还是总要爱--糟糕的信徒,完美的基督之(二)
【原创】曾经以为那是我们最后的晚餐
作者简介2010年,Angel与妈妈同游以色列,经历神医治和拣选的恩典。在以色列,神给她了一个呼召:你要在万人面前为我作美好的见证!是啊,经历神如此的恩典,她若闭口不说,石头都要呼叫起来。这里记载的都是她真实的信仰历程和生活感悟,愿分享给你,更愿那位祝福了她的上帝,也成为你的祝福!
雅各书 3:13 |
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
分享朋友圈,让恩典传播。你的分享是一株蒲公英,上帝将它吹到渴望爱与盼望的人心中……写恩典历程∣作祂的见证
几个基督徒女性开设的公众号,坚持用原创文字记录分享自己真实的信仰历程和点滴感悟。她们中有家庭主妇,有单身女性,也有单亲妈妈,她们都是经历了上帝恩典,并且愿意将恩典传递出去的女人,也欢迎你加入到她们当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