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故乡老井
日期:2018-09-07 19:34:34 作者:9啊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故乡老井

  小时分,在屯子中心,靠近道南,有一口老井,那是全屯人的水源。谁也说不清,那口井到底有多少年。从前听爷爷说,如同祖太爷爷闯关东来到这个屯儿的时分,就已经有这口老井了。

  老井是一口大井,不知道有多深,水面很宽,比大簸箩还要大。但是水面间隔地上很近,简直与地上平行,井水四周是一个四四方方厚厚的木板做的井沿,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做的,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一点都没有腐朽痕迹。木板被经年累月的井水浸得有些发黑,周围长满了青苔。井上没有辘轳,也用不着柳罐斗,由于在井边只需一弯腰,就能够把水桶放进水里打上水来。井沿周围有一个大马槽,里边也经常有水,供乡亲们饮马用。

  老井是屯里人的命根子,大人们都会通知自己家的淘孩子,不许往井里扔东西,不许趴在井边往里看。乱扔东西是绝对不敢的,由于知道那水是要喝的,再顽皮也不会霍霍解渴的井水,况且谁要是真敢霍霍,不论哪位叔叔大爷看到了,都会毫不留情地给一顿胖揍。往井里看,咱们一个屯的孩子简直都干过。趁大人午睡不留心,咱们就会悄悄地跑到井沿边上,趴在木质的井沿上往井里看。井水明澈,黑黝黝的,莫测高深底子看不到底。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还有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儿。不会久留,偷偷看一眼就走开,由于大人们看见了,会叱骂的。

  老井一年四季,不论旱涝,水面不深不浅,总是那么清凌凌的就在眼前。全屯子四五十户人家,一切的饮用水和日子用水,都是在老井里一担一担地用扁担挑回家。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会看见叔叔大爷们挑着扁担,扁担两端,是晃悠悠的两个水桶,来到井边,抽一袋旱烟,叙一会儿家常,然后打出两桶水,晃晃悠悠轻轻盈巧地挑回家。

  也有叔叔大爷牵着家里的马来井边的,马槽里打上新鲜的井水,马儿低着头咕嘟咕嘟地喝起水来,一会儿功夫,马槽的水位就低了不少。

  也会有住在邻近的婶子大娘姑姑姐姐们到井边淘米洗菜,但是没有在井边洗衣服的,可能是由于井水太凉,也或许怕弄脏井水吧?却是看见她们常去小河边洗衣服。

  井水四季都是冰凉冰凉的,喝一口,透着一丝丝甜美。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确实,吃惯了大井的水,每次去仅仅隔着一条大河的河东姑奶家串门,总是不喜欢喝她家的井水。他们的井水,禁不起咂摸,模模糊糊有些苦涩。洗完脸,都是紧绷绷的感觉。做出来的米饭,虽然都是相同小米,总觉得没有家里妈妈做的米饭好吃

  爸爸用老井的水,做出来的豆腐甘旨无比。大豆腐白嫩细滑,豆香味十足,不必炒不必煎,放一勺妈妈做的大酱,就能生吃一大块,余香满口。干豆腐,色泽清新柔韧绵软,抹点大酱,卷一棵园子里的发芽葱,咬一口,香气四溢。

  每天下午,爸爸卖完豆腐回来,都要去大井挑水。有时分,爸爸太累了,妈妈也会去挑几挑水。把黄豆洗净泡在小水缸里,做豆腐还要再挑满满一大缸的井水。每次看见爸妈来回挑水,累得满头大汗,都在想,要是自己家屋子里有井就好了。爸却说,这老井里的水,做出来的豆腐才是最好的。

  是啊,那时分爸爸做的豆腐远近闻名,卖得特别快。爸常说,这豆腐好吃,卖的好,除了做豆腐的人手工要精,用的黄豆要好,石磨磨的要细,煮豆浆火候不能太大太小,卤水点的尺度把握好,压豆腐的时刻也有必要适可而止,即便做到这些,爸说好吃的豆腐仍是离不开好井水的劳绩。但是好多人都不信这个理儿。直到河东姑奶家的大表叔也要和爸爸学做豆腐,想要开个豆腐坊,在我家学了一个多月,不论大豆腐干豆腐,都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爸爸通知他,能够出徒了。但是表叔回家去没几天就又跑回来找爸爸,说他回家做的豆腐,怎样也赶不上在我家学艺时分做的好,让爸爸无论如何都要去他家再给看看问题出在哪儿了。爸爸通知他是井水的事儿,表叔说啥都不信,他说爸必定还有啥绝技他没学到手。

  爸爸被表叔软磨硬泡只好亲自去了他家,几天后,爸爸回来,说他亲安闲表叔家做的豆腐,也比不了在家里做的好。爸总结了:“相同的黄豆,相同的石磨,相同的卤水,相同的火候,相同的过滤,豆腐味儿就是不相同,吃起来一点也不劲道,颜色也不可,那还疑问啥?就是井水的问题!”这回,表叔算是信了。十里八村的村邻们也信了,更情愿买爸爸做的豆腐了。

  如同约定俗成似的,老井成了村子的中心,晚饭后,农闲时,村里的大人孩子们常常都会情不自禁地到井沿周围扎堆。大人们坐在井边的土坯上闲谈,牲口在井旁的大马槽里喝水,喝足了就去井前边的草垫子上吃草。孩子们则在一旁不知疲倦的疯跑,直到天上星星眨眼,才陆陆续续脱离井沿,回到各自的家。

  冬季最冷的时分,只需一个晚上,井口周围就结了厚厚的冰,大人们挑水之前,是要用斧子先把冰砸开,砸下来的冰块,浮在水面,捞出来,就成了咱们的美食。经常有孩子们围着井沿,嘎嘣嘎嘣的吃冰块。说起来很可笑,在那个没有零食年代,老井里晶莹剔透的冰块,也成了三九天咱们嘴里好吃的甘旨。

  后来,也许是乡亲们都殷实了,也许是嫌挑水太累了,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宅院里或许厨房屋子里打了小井和机井,老井,逐渐就荒废了,不知道什么时分,那口见证了几代人家家户户冷暖生息的老井,消失在年月变迁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故乡老井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