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你会遇到许多人,他们有的像指尖的烟火,稍纵即逝;有的像天边的火烛,看得见,摸不着;还有的,则是北斗,照亮了整个人生。
大概就是过着现在无比怀念的带薪休假的日子,不用为了业绩愁白头,也不用拿着被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压榨的工资熬着连La prairie都拯救不了的夜。
身边有一群鲜而不腻兴趣相仿的朋友,为了心仪的球鞋,一起起个大早手忙脚乱的赶第一班地铁,或是干脆一起在外面熬个通宵,从午夜等到黎明,然后在汹涌的人潮中,争当最澎湃的浪花。
大学是链接象牙塔与真实社会之间的奈何桥,桥头是春光,桥尾是残骸。
在这个光怪的小圈子里,初出茅庐的你,随时可能经历一场狗血偶像剧。
千万不要被那些穿着潮牌,头发烫成最流行的样式,十个手指头五个克罗心,白天睡大觉晚上泡夜店,酒过三巡开始在朋友圈痛诉女人都是大猪蹄子的“帅气学长”给蒙骗了。
千百条点赞换来校园里迎面走来相视一笑,紧接着不停互发微信,撩得恰到好处时,他说你是个特别的人,你坚信遇见了爱情,把羞涩的少心女当作礼物双手奉上。
酒吧的灯光太闪骰子太难,你永远摸不清他的套路,最后半醉半醒倒在宽硕的怀抱,被他霸气抱起,快步进到早早备好的快捷酒店房间。
千万别妄想让娃儿他爹负责,你不过新鲜出炉千万目标之中比较好拿下的那一个。
和玩鞋子的男生一起耍是相对安全的,因为他们的*都用来买鞋了,没给泡吧留剩余,更不用说把妹了。
买鞋成痴的朋友说过,他们这类选手,除非富二代出身,否则和女孩子交往全靠眼缘儿。不是不想下血本追女生,然而是就是管不住这双为球鞋买单的贱手。
有人说,渣男千千万,鞋圈占一半。
对此我深表抗议,在我的立场里,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尽可能使用舒服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有共同语言。
社交是生活*常重要的一部分,不排除偏爱孤独的淡漠,但你我俗人一个,离不开朋友。
互相欣赏是交往的前提,对相同事物的认可会成为促进情感一大强力的催化剂,能够迅速寻觅到渴望遇见的灵魂。这是一种艺术,亦是同类人的小秘密。
你热爱的,恰好他也热爱;你迷恋的,恰好他也迷恋;你坚定追求的,他做你引航的船舵。
一个细微的对视,一个不约而同的笑靥,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互动,都是心意相通的信号。
我一直对球鞋有所偏爱,同理,对每一个Sneakerhead抱有好感。
在我眼里,热爱球鞋的人心里都住着个小朋友。哪怕被生活打磨的毫无棱角,但内心都存留着昔日原始的冲动,这种冲动永远不会被浇灭,只是被深藏。
心态年轻,心理腐蚀速度较慢,最直接的优势就是有效隔离了花花肠子。大学校园里尤为明显。
一个是背着阳光的投篮少年,一个是混迹夜场的酒肉青年。请问你觉得哪个更吸引人?
最近“娘炮”话题愈演愈烈,一群人跳起来指责那些天生唇红齿白弱不禁风的男生,喷香水抹粉底画眼线就更不得了了,既然对女性化如此情有独钟,干嘛不直接去泰国挥刀自宫?
虽然我不喜欢男孩子太过娇嫩,但也觉得在自己身上折腾,人家爹妈都不管,外人操心啥?
所谓阳刚娘炮,指的就是那些日日闭门不出躲在房间里打游戏,或通宵达旦酒肉穿肠的“真男人”。
外表上很正常,实则内里早就被自己折腾的破败不堪。沉迷于虚拟网络,对屏幕对面的美女主播垂涎三尺,三餐靠全外卖,不外出不社交,给他一根网线一台手机可以一礼拜不下楼。
或者夜夜笙歌,过分透支年轻的身体和精气神,总觉得这样才是高富帅应该展示出来的样子,为了装逼不择手段,甚至可以借遍所有信贷APP,最后把心思转向吃人不吐骨头的高利贷。
大学里,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他们可以为了一时的享乐不计后果,也热衷于所谓的圈子无法自拔,为了合群,可以承受一切惨痛的代价。
以前,我一直以为只有二、三流大学如此,直到有一次就读于清华财经专业的表妹告诉我,就连这座顶尖的的学府,也早不复《无问西东》中展示的傲骨。
大部分热爱球鞋的男生,都做过流川枫的梦。
哪怕变不成空中飞人,好歹也扣一个漂亮的篮,投一个利落的三分。
在我心里,最大的浪漫,就是坐在观众台上为球场上奋战的他摇旗呐喊,待到休息时,*上清洗过的凉毛巾和透着冰茬的饮料。
林荫小路上手牵手嬉闹,一起去海洋馆看海豚,晨光充沛的图书馆,你吓唬我似的,假装踩了一下洁白的空军一号。
然后我问你,可不可以站在你的AJ上亲亲你?你说,只要是你,别说AJ,命都给你。
OK,刚刚下完雨,花园中穿行而过的鞋底沾满粘土,嘿,我踩上你的AJ了,亲亲我呀。
女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迷恋灯红酒绿,以夜店A卡座上宾为荣,把自己打造成一朵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的交际花。
大学其实是心理教育的平台,这四年中,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你的人生。
我不希望那些初次离开父母温室的花朵,还没见识过人生,就被人渣给摧败了。
当然,不排除玩鞋子的男生也有渣男,我大学一个男同学,为了骗几双球鞋不惜出卖色相,和班级里*包丰厚但长相普通的女生表白。
在一起后,一面哄着正牌女友为他刷卡买单,连外出约会的打车费、住酒店买杜蕾斯都要求女方负担,另一面又勾搭刚入学的小学妹,朋友圈分组功能使用得风生水起,甚至在当场被抓包后仍不知收敛,仗着一张桃花脸为所欲为。
如果在大学期间,两个人愿意穿着情侣鞋招摇过市,那真的算非常有缘分了。
如果在大学毕业后,把两个人的情侣鞋,换成三个人的情侣装,那么真的是千年修得的良缘了。
王尔德说:
“你拥有青春时,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去认真经营爱情,去细心灌溉树苗,用尽力气拥抱,做你们认为旅途中不可或缺的每一个点滴。
<END>
“老鞋已死”
年前的今天,穿着纯白AF1开学,觉着自己帅得没边儿。
“妈,我想买鞋”“我看你就像个鞋!”
被“物化”的女鞋贩们
“玩鞋是个高危游戏”
“鞋圈是我见过最大的养鸽场”
“通过你的鞋子,我看到了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