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乾隆元后富察氏:失齐眉(中)
日期:2018-09-05 07:30:11 作者:苏小旗 阅读:

乾隆元后富察氏:失齐眉(中)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乾隆元后富察氏:失齐眉(中)

  乾隆元后富察氏:失齐眉(上)(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5

  安歌嫁与弘历时,弘历身边已经有几位陪伴多时的侍女与格格(此处的“格格”,是指清朝亲王的低阶妾,位在侧福晋、庶福晋之下)。

  富察氏,佐领翁国图之女,雍正初年入侍藩邸为格格;

  金佳氏,武备院卿三保之女,雍正初年入侍藩邸为格格;

  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雍正时被选为弘历使女。

  这几人与富察·安歌年龄相仿,进入弘历府中也是脚前脚后,地位身份却绝然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如果说之前弘历没有福晋之时,众女子于府中还无甚压力,但自从嫡福晋入府,人人便开始留心提防。

  毕竟尊卑有别,主仆有分,哪怕大家都是皇子的女人

  福晋的娘家背景,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可以说李荣保的位高权重保障安歌成为福晋的先决条件,众女子只能暗中喟叹未能生于这样的尊贵之家,没有娘家强大势力做背景,除非获得四阿哥弘历的极致宠爱,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地位。

  但是很显然,福晋入府之后,四阿哥将大部分心思时间都放在了福晋身上。而经过相处,大家才发现,若是说福晋娘家地位可令人羡慕,但福晋本身的优势,是无法羡慕,也是模仿不来的。

  安歌并不是那种大家事担心的苛责易妒之人。她非但没有因为这几人先她入府而百般刁难,反而平易近人,待大家很是温和

  与其说这是她在府中嫡福晋地位的不可取代性,不如说她从一开始就明白,身为女人,“妒”是大忌

  “女人最忌妒。”出嫁之前阿玛的话安歌始终牢记在心,“你今一去,便为四阿哥府中地位最为尊贵之嫡福晋,无论将来四阿哥为何种身份,娶侧福晋甚至纳妾,都是避免不了的。你是正妻,更是夫君的贤内助,是其他侧室的为妻典范。”

  这一点,安歌心中明白。自己的额娘便是阿玛的嫡福晋,从小到大额娘的一举一动她悉收于眼中,额娘如何待其他姨娘和颜悦色,如何与她们相处以礼以情,如何视她们所生之子为己出,真正做到了一个嫡福晋之本分

  于是初入弘历府中,众使女与格格向她行礼请安,她笑着接受,又分赐礼物

  那礼物是制作精良的绒花头饰。

  众女子看着新鲜,却不明白为何身为王公贵族之女,如今贵为福晋,不饰珠宝金玉,偏是喜欢手工制作的绒花。

  “世间宝物,不论东珠抑或金银,因其难得才珍贵。”安歌欣然说道,“东珠深藏于东北寒江之中;金于海中淘,银从山矿得,实属不易。到了女子身上,无非只是饰品罢了。我满族祖先戎马征战,开疆辟土,方有今日之荣华。你我既然都是服侍皇子之人,更应素朴饰身。”

  那高佳氏手拿精致绒花,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福晋,这绒花,可不就是‘荣华’之意?”

  安歌笑道:“四阿哥身边果然都是聪慧之人。既然绒花已经代表荣华,又何必以金玉珠宝来加身?不知姐妹们对这绒花可钟意,这是我在闺中亲手制得的。”

  此言一出,众女子无人不心生佩服,且不说这绒花制作精巧,仅福晋这份细心与见识,就已经令她们自叹不如了。世间哪有女子不对珍珠玉宝渴慕?福晋出身如此高贵,却如此淡然,一番话说得既温和又有分量,着实令人心中感佩。

  不仅如此,福晋学识才华亦在众人之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她进府,府中便是一派安和宁静之氛,仿佛连时光缓慢了下来。

  安歌进入府中不到一年,弘历先前入府的格格富察氏产下弘历长子,取名永璜。

  这位富察氏,虽然与安歌同姓,却并非同族。她出身于满洲低级官员之家,在弘历大婚之前通过选秀成为弘历侍妾,她成为了为弘历第一个诞下子嗣的女人。

  永璜出生之时,安歌也已经有了身孕,得知弘历第一个儿子出生,她与弘历一样高兴,全然不顾自己身重不便,亲自带着精心准备的金珠玉锁到侍妾富察氏房中贺喜。

  富察氏多少有惶恐,安歌却安慰她说永璜的到来不仅是府上的荣耀,更是皇室喜事

  安歌看着眼前粉嫩乖巧的小小婴儿双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肚子

  侍妾富察氏说道:“托福晋的福,永璜才有这般福泽,荣耀却万万不敢当。日后福晋诞下子嗣,才是皇室的最大的荣耀与喜事。”

  安歌淡然一笑,柔柔说道:“儿女皆是缘分,可是求得来的?不管腹中之物是男是女,只愿TA与永璜一样康健,其他亦不敢奢望了。”

  几月之后,经历初产时的万分痛苦,安歌产下一女,是为弘历长女。

  尽管弘历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父亲,但安歌生产之时他依然紧张万分,手足无措。自从安歌入府,弘历便极少与其他侍妾过夜了,为此,安歌还曾多次劝他不要冷落了其他人。但弘历不愿意。在弘历看来,安歌才是自己的妻子。什么是妻子?妻子是那个可以与你絮絮说话的人,是可以与你共同分担忧分享喜乐之人。而那些侍妾,平日里低眉顺眼惯了,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看自己一眼。

  那无论如何都不是夫妻,而是主仆。况且见识与性情,又皆低于安歌许多,因此除了安歌之外,并无人可得弘历心。

  听到婴儿微弱的啼哭声之后,弘历不顾稳婆们还没清理好生产现场,便疾步行至床前,坐在安歌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

  耗尽浑身力气的安歌慢慢睁开双眼,见是弘历,竟然流出泪来。

  “四阿哥,臣妾无能,未能为四阿哥添个阿哥。”

  “福晋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我就是喜欢女儿。”弘历望向身边安睡的小格格,“你看她,眉清目秀,乖巧可爱,将来一定像你一样,这是本王掌心的宝珠,又何曾输于阿哥呢?”

  安歌虚弱地笑了笑,说道:“多谢四阿哥安慰,这新生之婴孩,满身裹着胎脂,哪来看得出眉清目秀呢。”

  弘历的手轻轻抚摸安歌苍白脸庞,说:“这是你我的女儿自然温润可人,福承苍生。福晋辛苦了,好好将养身体母女平安,就是天大的喜事。不需有其他顾虑。可知道?”

  安歌紧紧握住弘历的手,闭着眼睛,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6

  弘历诚如自己所说,对小格格极为宠爱,甚至超过了对儿子永璜的关注

  见弘历望着女儿的双眼满是宠溺,安歌既幸福不安,她轻声相劝,多去看看永璜,或多去陪陪其他侍妾。

  弘历心中倒是奇怪:“人家福晋都恨不得自家老爷长在自己身边,你倒是常常赶我走?”

  安歌噗嗤一下笑了:“四阿哥深受皇阿玛器重,理应为皇阿玛多添子嗣才对,怎么成了我赶你了。”

  弘历抱住安歌说:“你也可以为我生子生女不是吗?”

  安歌双手捧着弘历的脸说:“臣妾一人能力有限,又怎能靠臣妾一人。”

  弘历轻轻解开安歌的衣服轻声说道:“那我们就试试,看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少好不好?”

  弘历极为宠爱小格格,怎奈小格格命薄福浅,仅活了十四个月便夭折了。

  眼见昔日活泼可爱的小女儿在床上高烧不止,直至慢慢停止了呼吸,安歌之心犹如万箭穿心。

  弘历亦十分悲痛。哪怕他们早已经知道,每一个孩子成长,都充满着未知惊险,必是获得上天十分眷顾孩子,方能躲过病夭风险顺利成人

  小格格去世仅几日,安歌便整整瘦了一圈。小格格得以厚葬,雍正与弘历生母熹妃亦派人安慰。

  安歌心中感念,拖着虚弱的身体进宫谢恩,为自己未能将皇家子嗣抚养好而请罪。

  身为女人,熹妃当然知母亲对孩子的爱,亦体会过丧子丧女之痛,此时安歌的识大体明大礼,却愈发让人觉得疼惜

  从此以后,每夜里思女无眠,安歌也从不曾在弘历面前哭诉想念;每日里抄写经书,却只道是为弘历未来儿女求福,此后弘历定是子嗣绵延。

  然而此后弘历其他侍妾并无所出,直到小格格夭折一年之后,雍正八年,安歌生下了弘历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永琏。

  永琏的到来,令弘历府上众人欢喜不已。人人敬贺四阿哥喜得嫡子,恭贺福晋福气承天。

  永琏的到来冲淡了小格格夭折留在安歌心中的忧伤,并且更加得到了弘历的深情。永琏是幸运的,他是世间浓情结出的珠宝,天生聪敏性灵,弘历对他无比宠爱。

  也是在这一年,弘历生母熹妃被晋封为熹贵妃。弘历在雍正心目的地位,所有人都已经了然了。

  怀中有爱子,身边有良人,安歌心中感恩,所谓时光安稳岁月良然,也就是眼下生活了罢?

  只是在安歌生下永琏后的第二年,即雍正九年,除了侍妾富察氏又生下一位公主后,此后一两年弘历都无所出。眼见弘历子嗣稀薄,熹贵妃有了再为弘历选秀的想法,没有想到安歌进宫为雍正与熹贵妃请安时,竟然先委婉地提出了这个想法。

  熹贵妃心中甚是安慰,儿媳如此顾全大局,如此知理明道,实为不可多得的宽和端淑之人。

  熹贵妃与雍正提及自己的想法时,正与雍正最近所虑之事不谋而和。

  在雍正心中,弘历早已是继承大统之人。作为皇帝,朝前须有忠心之臣竭力辅佐,朝后须有恭顺贤淑之妃服侍。

  未来的六宫之主,即富察·安歌,是雍正亲选之人。雍正心思缜密,识人犀准,自从安歌与弘历大婚以来,安歌非常具有未来皇后风范。无论出身与为人品行资质,安歌实为老天恩赐与弘历的皇后。

  且小两口恩爱有加,浓情蜜意,可谓天作之合。

  但是毕竟是皇家,繁衍子嗣才是最首要的,子嗣越多,选出优秀皇位继承人才越有希望,如此,大清才能继续一统天下,并生生不息繁盛久永。

  大清,是爱新觉罗家族的。

  诚然,以雍正的心思缜密与目光深远,他为弘历所选之人,不仅仅只是女人,而是身世出身能够在政治上对弘历有所帮助的人。他必须为弘历将来掌政打下每一个坚实基础,无论朝前朝后,都是忠心效力之人。

  雍正通过选秀,陆续为弘历纳入一些女子入府,为弘历的妾室。

  紧接着,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雍正十二年,雍正亲自将弘历之前的妾室高佳氏超拔为宝亲王侧福晋,同时又通过选秀女的方式,将年仅十五岁的辉发那拉氏指婚为宝亲王侧福晋。

  宝亲王弘历对被指婚的两位侧福晋心中并不十分顺意。但安歌对雍正的安排心知肚明

  高佳氏,其父高斌时任两淮盐政。高斌最突出之处,是治理河道方面经验过人,在应对洪涝灾害方面,朝中无人可比,高斌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多次得到雍正赞赏,并且升职。高斌位低之时,高佳氏为内务府上的奴役,后来被雍正指派给弘历做侍女。其后因其父治河有功,考虑到弘历继位之后更加需要高斌协助,便将高氏从侍女超拔为侧福晋。

  辉发那拉氏,其父讷布尔在朝中地位并不高,但弘历的生母熹贵妃十分属意于她。一是因为辉发那拉氏相比于其他秀女,容貌最为出众,双眼尤其令人心动;二是因为辉发那拉氏年纪尚小,被封为侧福晋时年仅十五岁。彼时弘历的福晋与侍妾都是与他年龄相仿之人,熹贵妃便倾心于选一个年纪小些的做侧福晋。

  安歌心里明白。古来天下父母无不为儿女打算更何况宝亲王是未来的皇上

  虽然贵为皇子,婚姻也是自己无法做主的,容貌不去说它,就是那情投义合之人,也极难得到。

  弘历心中感受倒是有些奇怪,虽然心中已有所爱之人,但雄性的本性又趋动着他对其他女人也有渴求欲望,可这些女人偏偏又都并不是如同安歌一样称他心意

  雍正为他殚精竭虑地安排好一切能够安排的,是为了将来他的皇帝之路更加顺畅。这一点,弘历心中也是十分清楚的。

  “福晋,以后这府中之人就更多了些,怕是为难你了。”弘历说。

  “宝亲王这样说,倒是有些为难臣妾了。”安歌说道,“皇阿玛和额娘的一番苦心,怎么会让我为难呢?根基越牢固,树林才越繁茂,你呀,就是那即将参天的大树,皇阿玛和额娘为你提供了土地天空,我们呢,就是那树下守着我们宝亲王的花,然后这大树身边呀,又开始长出小树了。”

  弘历倒是笑了:“福晋什么时候也这么调皮了?”

  安歌也笑了,看了一眼熟睡的永琏,说:“你看,这可不就是紧紧挨着你生长的小树?”

  弘历望向永琏,眼中瞬间都是疼爱

  “快过去吧。别让人等太久了。毕竟这是人家出嫁的大日子。”安歌指的是辉发那拉氏。

  弘历收回看着永琏的目光,落在安歌的脸上。成了母亲后的安歌,身上越来越具有母性温柔光晕了,若说从前是那清澈灵动溪水,现在竟然有了牛乳一般的质地,愈发让弘历贪恋了。

  “嗯。福晋有心了。”弘历说,“但是只有你,才是我的妻子。”

  安歌笑着点点头,目送弘历离开

  弘历的那句话,安歌信。她太信了。她甚至相信,弘历对自己的爱,已经不是因为自己阿玛的身份和地位了,聪慧如她,又怎会感觉不到

  可即使三妻四妾本来就是贵族王公中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儿,安歌心中仍然若有所失。

  想到这里,安歌轻轻笑了,看着熟睡中的永琏。

  “这已经是既圆满完美事情了。有良人真心相待,有憨儿酣睡于身旁,这已经是我最大的福气了。”安歌躺在永琏身边,轻轻拍着他,不知不觉,也睡着了。

  7

  雍正果然是谨慎缜密之人,他为弘历安排好他能够安排的一切后,一年之后,即雍正十三年,于圆明园驾崩。

  按照雍正生前秘密立储的方法,雍正去世后,内待即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

  九月初三,弘历于太和殿即位,以第二年为乾隆元年。

  乾隆即位后,立富察·安歌为中宫皇后。富察皇后时年24岁。

  同时,乾隆诏封高氏为贵妃,诏封辉发那拉氏为娴妃,其他在弘历为皇子时即于府中侍奉的侍妾们,被封为常在。

  唯一没有享受晋封福气的,是为乾隆生下第一个儿子的侍妾富察氏。她于乾隆登基前两月,患病去世,她的儿子永璜,年仅九岁。

  富察皇后心疼永璜小小年纪便没了母亲,便时常将永璜带在身边,每当乾隆觉得她辛苦时,她都会说:“两兄弟做个伴,不是很好?皇上的儿子,可不是我的儿子,到底叫我一声皇额娘。还请皇上放心,臣妾心中有数。”

  乾隆心中着实感佩,自从高佳氏和辉发那拉氏被封为自己的侧福晋,富察皇后从来都是视她们如姐妹,可她却又别有一种端庄贤正的气质,让人纵然觉得她亲切如同姐姐,却也是对她尊敬有加,从来不会冒犯。

  最让乾隆佩服的一点,是每当他到皇后府上,富察皇后常以自己身体不便为由,劝他要与其他妃嫔多相处;同时她又十分敏察,若遇乾隆心情不佳,她也不劝他离开,只是像普通人的妻子一样,为乾隆揉肩捶背,或者让永琏背书给乾隆听,以令乾隆身心放松。

  富察皇后待下人,亦十分宽和,从不责骂惩罚,宫人们对她亦是十分尊敬。在与乾隆其他妃子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安歌对皇太后(即熹贵妃)亦十分尽心。

  每日晨起必定带领众妃嫔给太后请安,若适逢太后身体不适,她更是衣带不解地侍奉在身边。

  这样一个恭顺温淑之人,同时斡旋宫中着所有关系,却是游刃有余,有着四两拔千斤的气势。

  富察皇后,俨然已经是乾隆心中的贤内助。

  “安歌,安歌,还是李荣保这名字取得好啊!”乾隆说,“虽为安适淡然之态,却是颇有《楚辞》男儿之风范。”

  富察皇后说:“阿玛本想为我取名‘德音’,这是《诗经》中出现最多的词语,但我阿玛又觉得此名过重,非凡人可承得起。于是才为我取名‘安歌’。”

  “确实,李荣保为人确实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为朕培育出一个好皇后”乾隆说道。

  话说富察皇后之父李荣保,早在雍正年间便已去世。雍正深感可惜,于是特意让李荣保之子,富察皇后之弟傅恒进上书房与诸皇子陪读。

  念及此,乾隆于乾隆二年追封富察皇后之父李荣保为一等公。同时,重用傅恒。

  因为在一起读过书的缘故,乾隆对傅恒人品非常了解。

  傅恒天性平和,为人厚道,人勤实谨,加之李荣保生前家教甚严,多次强调为人臣子必以“勤、敬、畏”三字供职,功不可越俎代庖,并且李荣保也始终以身作则,加之又是内亲,故乾隆于乾隆五年晋官傅恒为蓝翎侍卫,不久便升任头等侍卫。

  这些对于富察皇后来说,是因她而生的荣耀,亦是父亲弟弟带给她的荣耀,谁因谁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此后更应侍奉好太后,教育好皇子,安定好后宫,方配得上“母仪天下”四个字。

  富察皇后的人生至此,可谓一帆风顺。出身于名门之家,相貌姣好,性情贤良,天性聪敏,嫁与弘历后深得宠爱,平步青云成为一国之后。

  只是没有人知道,这尊严荣庄的偌大紫禁城,所有的一帆风顺,皆为在这宫中顺遂生存下去的压力。

  荣华富贵,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擎得起的;人中龙凤,也并不是人人想象中的皎然无忧。

  锦衣玉食不假,绫罗绸缎不假,珠墙黑瓦不假,尊贵富渥亦不假。

  是的,皇宫之中,没有假的,所有一切都是真的,抛却个人情爱是真的,皇上薄情寡义是真的,无数女人夜夜独守空房也是真的。

  富察皇后无数次于阳光之下望着那红墙之下的精致盆景出了神。自己与这盆景又有何区别?为了装点,为了相配,人们将之做成曲折精妙的样子,于是生长得久了,那些植物便会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富察皇后想起自己曾对乾隆说过的话:“你呀,就是那即将参天的大树,皇阿玛和额娘为你提供了土地和天空,我们呢,就是那树下守着我们宝亲王的花,然后这大树身边呀,又开始长出小树了。”

  想到这儿,富察皇后迎着阳光笑了。

  其实除了御花园,这紫禁城中,是没有树的。因为怕发生火灾,因为怕举行盛大庆典时树林会影响仪仗队的效果,因为怕有刺客躲藏在树上毛刺皇上,又因为紫禁城所在地属“金”,金与木相克,紫禁城又是个合围的“口”字,一旦有了树,就成了“困”字。

  这便是紫禁城。这便是宫中的女人们。

  只是,同样的情境,富察皇后于阳光下笑,辉发那拉氏于夜中望孤月,高佳氏只是以尊贵的身份于宫中日夜独坐。

  更多的,便是那些极少能见到皇上,甚至终生见不到皇上的普通妃嫔们,于这紫禁中,日复一日地守候着,于日复一日的守候中,慢慢失去韶华与容颜。

  · (未完待续)·

  有一天我半夜一点多排好版,本来想定时来着,结果手一蒙圈,直接发送了。那天头条是我的朋友舒音齐老师的情感咨询广告,后来有人问我:广告主没有为难你吗?我:??怎么可能??是啊,怎么可能呢?别说我手误发早了,就算我忘记发了她都不会怪我好吗?她甚至给我转过5000块钱,她说:小旗,我知道你给妈妈买了房子,如果需要用钱,再跟我说。当然,我不能要她的钱。但这份心意我记住了。她只是我做公号后认识的广告主之一,还有其他一些广告主,甚至是广告媒介,都跟我成为了朋友。多赚一点儿,少赚一点儿,没那么重要,合作得愉快,甚至能成为朋友,才最重要。当然了,我是想告诉你们,几乎每天,我排好版后,基本都会过了午夜十二点。尤其现在我加了三条,争取给大家推荐一些公众号上看不到的,但比较有可读性的小文章。希望你喜欢。早上好各位。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乾隆元后富察氏:失齐眉(上)

  苏小旗:母女情怨

  苏小旗:张郎你听我从头讲

  苏小旗:“你姥姥啊,就是个没有形象的逗逼!”

  苏小旗:“你痴情吗?”“不,我痴呆。”

  苏小旗

  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

  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

  比年轻时更美丽

  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

  心在云与泥土之间

  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

  愿你好

  更愿我自己好

  按*关注苏小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乾隆元后富察氏:失齐眉(中)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