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你,快乐地令人羡慕
--
古诗词中,描写孩童的并不多,
印(bei)象(song)深(quan)刻(wen)的有: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放牧、骑牛、吹笛、撑船、垂钓……
这些是古代孩童的玩乐项目。
而身为70、80、90、00后的我们,
或曾经、或现在,都玩过些什么有趣的?
与童年相遇,一如与美好重逢。
翻来2019年《传家日历》,
“怀旧元素”立马堆满了眼睛:
黑白电视、缝纫机、熨斗、算盘、
陀螺、弹弓、弹珠、风车、折扇、军旗……
按使用场景,这些“记忆元素”可分5类:
童玩、老物件、课堂时间、手艺达人、工艺品。
一起来重温记忆,重逢美好时光!
趣味玩具·好玩是孩童的天性
--
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过欢乐的时光,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简单、天真、灿漫,上一秒涕泪直流,下一秒破涕为笑,像夏天的天空,阴晴不定,云雨无期,捉摸不透!
玩是小孩的拿手好戏,玩具是小孩们的秘密武器。我们都曾和同龄小伙伴一起掰玉米、挖土豆、摘桃子、过山羊、赛比分(俄罗斯方块)、翻花绳……真个其乐无穷!
也曾打打闹闹,唧唧喳喳,哭哭啼啼,但童年里,没有隔夜仇,“冰释前嫌”也只需要几秒钟,几乎没有什么比一起玩游戏更能促进彼此友谊的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知不觉,我们长大后与人吹牛时,口头禅也理所当然地变成了那句“想当年”!试问,谁还没个漫散粗鲁、鲁莽大胆、胆大包天、天真灿漫的童年?
老物件不老 ·承载慢时光
--
从前慢,慢在车马的行程,慢在日色的变化,也慢在朴实无华的老物件身上。老物件不老,它承载的慢时光,我们一直想重温。
小时候,收看动画片还要守着6.00,一分一秒过去,等着色花点子变成黑白动画。老电视机换频道要用手扭转,信号不佳要手摸着天线。那时候,黑白电视机和照明的煤油灯就是“夜生活”的绝对主角。
从前慢,慢的是时光,也是录音机里翻转过来又翻转过去的磁带,更是椅子上阅读报纸的长辈、桌椅下闭目眼神的猫、和一个月才放映一场的电影!
曾经的老物件,如今的旧家具,在它们身上沉淀的是时光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悄声诠释着一种悠然的生活哲学。
课堂时光 · 学习小能手
--
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一半时间在野外玩闹,另一半时间在学校静坐学习(想着怎么去野外玩闹)。
同桌的恶作剧百玩不厌,老师的戒尺像长了刺,课堂朗诵咿咿呀呀不成调,窗外的蝴蝶蹁跹而过,牵引思绪漫游天外。
小同学、小铅笔、小黑板,学生时代的事物不小,只是后来我们带着羡慕的眼光回望这段时光时,它们变得小巧而精致;
小纸条、小秘密、小情人,在看似不受干预的世界里,其实也有“是好好学习”和“还是去游戏”的紧张矛盾冲突。
和积淀着情感的老物件一样,学习的小物件身上也许许多多精巧心思在等待着与你重逢。
手艺达人·一技在手,欢乐我有
--
印象中,故乡的邻居们个个“身怀绝技”。一根根竹子、一粒粒玉米、一张张红纸经过他们的指尖,就变成了盛物的竹楼、香喷喷的爆米花、惟妙惟肖的剪纸。
那时还不擅长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婶也平易近人。小小的针线一缠一绕之后,就有了好看的香囊;细细的竹条一抹一贴之后,就有彩灯点亮黑夜。
曾经缝缝补补,脚踩缝纫机拾掇好衣服,穿了又穿,破旧一点,也不会嫌它不好看。
曾经,全家一年才去照相馆拍照一次,为了拍一个好看的表情,还要多次整理衣角。老照片记录着成长的时光,也让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和温暖的回忆定格在天真的笑靥里。
工艺品 · 比比谁会玩
--
有了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就有了凝聚着手艺和手艺人心血的工艺品。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彩塑、蛋雕、柳编、制扇、烧陶……以手艺为生的人就是让工艺品推陈出新的主力军!
虎头鞋穿在脚上,小孩就生龙活虎,走遍天下都不怕;圆润的鸡蛋看似一碰就破,却能雕刻出奇妙的纹理;伐于林,破竹于刀,编竹于手,竹篮、竹椅、斗笠、竹盒……一根竹子摇身一变,就成了民艺品和工艺品。
竹可玩,蛋雕可赏,虎头鞋实用。工艺品可玩可赏可用可怀旧,而后来我们偶然遇见,也就是和这些工艺品欣喜重逢。
善感而怀旧的人,青春不老
--
年少时光荏苒,彼时天空湛蓝,
绚烂是其底色,多彩是其光芒,
怀旧的人多温和慈善,嘴角常带笑意。
怀旧是试图突破时间的界限,
以另一个身份隔河而望,
怀旧是为了重温记忆与美好重逢!
回望过往,因一个老物件,
因一幕熟悉的画面,
因偶然出现在眼前的实用物品,
细小之物总于无意之中,
勾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这种触动一如打开2019《传家日历》,
多彩的画面、好玩的“黑科技”、巧妙的互动,
早一次更新了我们对日历的认识。
面对熟悉的事物和场景,
在不经意之间与美好重逢!
2019《传家日历》重磅发布,与美好重逢
点这里跳转
-
2019《传家日历》上新
(复制整段红色字,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