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丈夫孩子都睡着之后,她就不自觉地开始焦虑:丈夫收入不可观,她自己结婚后也没再挣过一分钱。
“怪来怪去,还是怪自己命不好!”
但若非要将两者放在一起解释,熊更愿意这样理解钱对于命运的意义:
所以在熊爷看来,不被钱束缚,拥有“掌控金钱”特质的女人,会越活越好命!
“金钱买不来幸福,但掌控好金钱也许能改变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和这位妈妈一样,她曾经也是一位在家“相夫教三子”的清贫家庭主妇。
通过一系列赚钱、掌控金钱的尝试,她在家成功经营了博客,并组立了自己的团队;
她就是熊爷今天所要介绍的书:《会赚钱的妈妈》的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
克丽丝特尔结合她十年的创业经历,在书中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关于赚钱、掌控金钱的观念与方法。
熊爷觉得,这些观念、方法,不仅适用于“妈妈们”;
也适用于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小伙伴、工作遇到瓶颈的上班族,以及每一个想要实现财务自由,拥有“掌控金钱”体质的朋友们~
宝刀不用也会生锈:
“许多女性都献身于养育孩子,无欲再去追求事业,就这样因顾虑而埋葬了自己的事业。”
如作者所说,可能有不少女孩子,因为家庭责任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我一个高材生,最终也只能在家带娃。”
“我真没用,啥都做不了。”
对此,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策略:利用已有的天赋去赚钱。
“你的天赋就像一把宝刀,不用该生锈了。”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她身边的一位好朋友A。
正好她有一个不会做饭的单身朋友B,问她是否愿意帮忙做饭,B会付食材以及她的工钱。
A女士答应了她,赚了点小钱,B也因在家吃饭省了一笔钱。
所以作者说,可以仔细想想自己有什么天赋,然后把天赋作为自己的一种副业。
比如擅长做手工,那就多学点手工艺术,做好放网上卖;又比如擅长摄影,那就可以试着帮别人拍拍照片。
“刚开始即使无酬劳,你也能赚得一次经验。”
不做月光族:
“明明也没买什么东西啊,钱都去哪了?”
总感觉钱不够用,琢磨着究竟如何才能保证这个月的基本生活开支。
对此,作者指出,月光族就是最典型的“不做生活预算”的人。
要是突然碰上一笔意料之外的支出,他们就很容易被钱烦得不可开交。
所以作者提醒我们,想要“月月不为钱愁”,还是得先做好生活预算。
“做好了生活预算,才能有意识地让收入超过支出,留下一笔钱用于储蓄。”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说,要与这笔储蓄做个“小约定”:日常开支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动用它。
只有严格遵守约定,才能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理财,彻底摆脱钱的烦恼呢。
成功都是租来的:
“成功从来不曾被拥有,它是你租来的,并且第二天就会到期。”
她的意思是,任何时候,我们想获得成功,都必须愿意为之投入“资金”。
这个“资金”,可不单单指金钱,而是包括了时间、精力。
一位月薪2千的普通汽车修理工,要不断花费金钱、时间、精力去培训更高级的修理技术,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
一位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也同样要投入“资金”,去学习更高级的商业管理学。
“投资于人,经营关系。”
作者还说,人际关系也是如此,需要我们投入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
因为除了扩充自己的财富人脉之外;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的仗义温情是一辈子的财富。”
“建立多种收入来源,才能让你赚得更多的钱。”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收入多样化”的概念。
她比喻道,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指望这个篮子成为我们唯一的生计来源。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在家待业的两年间,她开博客唯一的收入来源一般是:写广告或产品销售。
起初还算稳定,但后来因为法律新规,她与广告商产品商无法再继续合作,导致那年她亏损了好几千美金。
作者以自己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改善、拓展新的渠道,才能让我们的时间投资最大化。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某个收入来源,会因为某些变化而不能再带来大的利润。”
不求一夜暴富,功名利禄
只求
袋里有点小钱
手中有些好书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