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卷作品
微信ID:SimpleComics
只有在网络里
2018年6月19日
正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
读研二的学生小谢
被对方连捅4刀,刀刀穿心
点菜前
他还热情满满的
给这位老同学拍照
发在了同学群里
没想到
对方来北京的目的
就是杀了他
小谢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而周凯旋
在杀人后并没有慌乱的窜逃
而是冷静的走到店门口
熟悉他的老同学知道
这是周凯旋以往玩游戏时
凶残至极
让人毛骨悚然
而这一切
仅仅是因为
两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
周凯旋认为小谢
说了不合适的话
让他过得很不舒服
但其实
这个的积怨
或许已经由来已久
二人同是高中同学
小谢是中科院的研究生
而周凯旋却因
沉迷游戏、连续挂科
没能拿到本该属于
真相昭然若揭
嫉妒有多可怕?
新乡市的一个老太太
杀死了经常来找
震惊美国的“华裔灭门案”
亲手杀死了
她一直嫉妒着妹妹
在饮水机中投毒,致其死亡
山西一考生小郑
因高考成绩不如人
心生嫉妒
篡改同学的高考志愿
山东淄博的一名学生
因为一直“万年老二”
考不过第一名
第一名的男生十几刀
杀人动机只是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
光是写下这些字的时候
竟然会下得了如此狠手
很难想象
这些泯灭人性
的事件竟然都是因为这
小小的嫉妒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在
嫉妒是一看到别人占有了优越的地位,或者占有了看似优越的地位时,就想要积极地排挤对方,胜过对方,然后一脚将他踢到山脚下,就是这么激烈地包含着憎恨的感情。
其实又是一种人人
都会有正常心理
它或大或小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
人人都会嫉妒
是人类正常情绪的一种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雷吉士说:
婴儿在学走路之前就
已经产生了嫉妒的情绪
可以说它是一种我们天生的情绪
甚至在动物身上
也存在这种心理
美国加州大学
的一名心理学家
对一只名为罗斯科的
小狗进行了研究
他发现
如果你抚摸另一只玩具狗
罗斯科就会产生某种
"你得承认,
这就是一种嫉妒,
尽管这种形式不像人类的
那么复杂、扭曲。”
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
而它的可怕程度
你却无法估量
为了尽一步验证这种心理
哈里斯在“罗斯科实验”的
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化
这次,
她一共找来了36只狗狗
(确切得来说是
36个有狗狗的家庭)
并在这些家庭中
安上了隐藏摄像机
忽略它们后的表现
她让主人
在狗狗面前做3件事
1.把一只玩具狗当做真狗,和它玩耍。
3.大声朗读童话书,像对小孩念故事一样。
你猜这三种行为
哪个对狗狗的影响最大?
——答案是第一种
狗狗和玩具狗玩的时候
当主人跟玩具狗玩耍时
超过80%狗会推或碰触主人
而其他两项
玩南瓜灯、读童话书
狗狗会这么做的比例
只有
42%与22 %
还不到那个的一半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狗狗只把玩具狗
当成了自己的劲敌
(有86%的狗狗
甚至闻了玩具狗的屁股)
除此之外,她还发现
有30%狗会试图介入
主人和玩具狗之间
甚至有1/4的狗会
扑上去咬玩具狗
平时温驯的宠物狗
竟然会因为要“争宠”大开獠牙
真的是十分可怕了
这也不难解释
人会因为嫉妒去杀人了
…
那嫉妒是不是都是不好的呢?
我们是不是就要彻底
摒弃这种情绪呢?
——答案是否定的
嫉妒有好有坏
嫉妒不只是恶性的
心理学家van de Ven
在2015年提出了
将嫉妒分为
善意嫉妒(benign envy)
和恶意嫉妒(malicious envy)
1. 恶意嫉妒
恶意嫉妒容易引发我们的焦虑,过度的焦虑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引发攻击和破坏性的意图。
2. 善意嫉妒
人们将嫉妒转化为动机,通过模仿、观察学习、自我提升等方式尝试接近或达到被嫉妒者的成就。
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善意嫉妒的注意力
在于提高自己
而恶意嫉妒的注意力
就是单纯的嫉妒
甚至可以为了破坏嫉妒对象
不择一切手段
而之所以会产生恶意嫉妒
很大程度上
源于背后的“比较心理”
培根在《论嫉妒》中提到:
嫉妒总是在与人我的比较而来,没有比较的地方就没有嫉妒。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
这本书里的这段描写:
“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我当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
恶意嫉妒者会把自己的一切
都拿来和嫉妒对象比较
演变到最后
哪怕是一件小事
都会被拿来反复琢磨
在他们心中掀起狂风大浪
但你知道吗?
其实更可怕的事情是:
这种比较概念的产生
源头上
其实来自我们的原生家庭
一个爱比较的父母
“别人都完成了,怎么就你玩不成?”
“能不能学学人家!
少让我操点心”
……
这些熟悉的话
周凯旋多年的朋友说
他们从小住的楼都是老师
孩子大多也同龄
一到考试
周的爸爸就会
把周凯旋的成绩拿出来
逢人就念
和其他孩子比较
所以慢慢得他就
很难忍受别人比自己好了
悲剧的苗头
可能从这一刻
父母总是不明白
他们就是孩子的镜子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
他把孩子设置成了三个组
第一组的孩子看到的是
第二组的孩子看到
一个大人在和不倒翁欢乐得玩耍
第三组孩子
只能看到不倒翁
不给他提供大人的示范
结果表明
看到大人对不倒翁
施暴的一组孩子
在接触不倒翁的时候
同理,你每次在孩子面前
拿他跟别人比较
都是在助燃他心中嫉妒的火苗
“爸妈这样比,
我也要这样比。”
面对嫉妒,我们应该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
其实嫉妒心理在本质上
都是一种负面情绪
ertrand Russell甚至把它归结到
嫉妒是导致人们
但我们又不能保证
随手刷一个朋友圈
发现一个朋友在国外旅游
还在苦逼加班的你
你就忍不住嫉妒了
所以~
我们只能做到更多得控制自己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激发出了最大的善意,而锁住了邪恶的潘多拉魔盒。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起来跟着卷卷看下吧~
要想克服嫉妒心理
必须先从根本上
看待自己
与他人关系的方式
也就是从世界观
1.客观看待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
2. 重新定义自我价值:我在其他方面也很好,不要在一个地方比较。
3. 改变自己:当你接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时,没有什么再会令你嫉妒。
4.最重要的一点,对于父母来说,不要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了
卷卷想说
最好的状态
是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而不是像玩赛车竞速游戏
你扔一个香蕉皮
我扔一个陷阱
远离恶意嫉妒你的人
也要尽量控制
自己嫉妒别人~
毕竟,
和自己比较
才是最能督促
自己前进的方式!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卷卷漫画(ID:SimpleComic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