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物语
壹
这两天,
宝爸宝妈都在忙一件事,
翻看自家宝宝的疫苗本,
武汉生物生产的40万支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流入市场。
虽然立即进行了封存召回,
但是很遗憾,
很多疫苗已经注入婴童体内。
我们公司的宝爸宝妈赶紧翻看疫苗本,
两位宝妈那叫一个揪心。
▲ 摄影:郭现中
贰
问题疫苗生产企业说:
“不合格的疫苗,
只是效果没那么好,
但它对人体是无害的。”
这话,说得就有点无耻了。
注射假冒/劣质/过期的疫苗,
通常会产生两种结果,
上面这张图,
是郭现中2013年5月1日拍摄的,
让人揪心的是,
因服用劣质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
图中10个孩子有9个残废了,
只有借助假肢,
他们才能站立行走。
所以,不要无耻地说“问题疫苗无害”,
给孩子用的东西,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问题,
▲ 无为县狂犬病疫苗事件
第二种:疫苗失效或无效,孩子被病毒伤害。
不能说疫苗对身体没造成直接伤害就叫“无害”,
对于疫苗来说,
无效就是有害。
举一个例子吧:
2014年,安徽无为县苏塘村,
6位村民被一条狗咬伤后,
都去卫生室打了狂犬病疫苗,
结果一个月后,
一位村民死于狂犬病。
打了疫苗怎么还会死呢?
发现其他5人根本没产生抗体,
这意味着——疫苗根本没打上。
就因为劣质疫苗,
一个本该活着的人丢了性命。
所以,对于疫苗来说——无效就等于谋杀。
因为你的“失效”或“无效”,
叁
疫苗生产企业为什么要对“生产记录”造假呢?
我们来看新京报的一段采访——
“一般是为了降低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
配料应该配100公斤,
结果可能只用了80公斤,
其实只放了两个小时。”
医药专家赵衡回答:
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
利润也就会更多一些。”
这次疫苗造假的主角长春长生,
“你们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要丧心病狂?”
我觉得这句话其实说反了,
正因为他们丧心病狂,
所以才赚了那么多钱。
肆
我再来讲讲另一件无关的事。
2018年7月19日,
美国第一,有126家。
中国第二,有120家。
日本第三,有53家。
中国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了,
并将日本远远甩在了后面。
但如果细看这个榜单,
我们会发现三个问题。
但美国高新技术企业比中国多得多。
第二个问题:所有上榜房地产企业都来自于中国。
这次入围500强的房企有5家,
而这5家通通都来自于中国。
第三个问题:中国入榜企业大多集中在最赚钱、最能赚快钱的行业。
这三个问题意味着什么?
中国企业太专注于“捞钱”了。
就以五大家电企业为例吧:
1995年,海信成立青岛海信地产,
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2年,海尔成立海尔地产,
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4年,TCL成立TCL地产,
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5年,美的成立美的地产,
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5年,长虹成立长虹置业,
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
所以——
不要问中国人为什么会去日本买马桶盖,
不要问为什么中国“芯”一直起不来,
不要问中国制造业为什么大而不强,
不要问中国高新产业为什么老受美国卡制,
因为很多企业并不专注,
因为很多企业没有情怀,
都忙着“捞钱”去了,
谁还管什么家国情怀呢?
为什么这几年疫苗多次出现问题?
其实出问题的不是疫苗,而是人心。
伍
“一个企业真正的创新,是价值观的创新。”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欲望,就是价值观。
一个人(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就以百度和谷歌为例吧:
1999年下半年,谷歌正式上线。
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百度。
2004年谷歌上市,2005年百度上市。
两个企业基本算是同时起步,
但十年之后,两者差距大得令人咋舌:
谷歌市值达到8000多亿美元,
而百度市值只有谷歌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差距?
因为两者的“价值观”不一样。
谷歌成立的第一天,就立下了一条规矩:Don’t be evil。
Don’t be evil——不作恶。
“不作恶,这是我们的底线。”
正是这三个字,成就了今天的谷歌。
所以2005年百度上市后,
几乎就停留在两件事上:
一是优化搜索引擎(赚钱)。
二是拓展各种板块(赚钱)。
钻进钱眼的百度,作了不少恶: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深夜推广赌博网站事件、百度黑外卖事件……
百度曾与阿里、腾讯并驾齐驱,
现在为什么远远掉队了?
价值观错了,什么都会错。
一切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
终有一天会触礁翻船。
2015年,百度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两年一直在做一件事——重塑价值观。
一个企业如果频频出错,
那一定是价值观出了问题。
就以这次出事的长春长生为例,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生物医药行业是高投入行业,
但2016年、2017年,
长春长生的研发投入只有0.43亿、1.22亿,
仅占营业收入的4%、8%,
而同行沃森的研发投入是53%和50%。
长春长生赚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购买了111.5亿银行理财产品。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
每人的销售费用是2330万元。
“每人2330万元”意味着什么?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就以这两组数据便可推断——长春长生的价值观,一定是有问题的:老板的心思显然没有放在“用心做好疫苗”上。
今年不出事,明年也会出事。
陆
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
我其实就是想说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想对企业说的——一定要建立好的价值观。
用iMAc颠覆了电脑,
用PixAr颠覆了电影,
用iPod颠覆了音乐,
用iPhone颠覆了手机。
这四大颠覆,各自都开创了一个时代。
乔布斯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他想的不是怎么去捞更多钱,
而是想着如何用科技造福人类。
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人,
为什么都立下遗嘱,
死后要把财产都捐献出去,
因为他们的理想并不是赚取更多财富,
而是如何做出更好的造福人类的产品。
“追求情怀,顺便赚点钱。”
而中国企业家大多则相反,
“追求财富,顺便谈点情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利润是价值观的副产品。
赚钱就是顺便的事情。
但如果价值观错了,
即便最初赚了钱,最后也得鸡飞蛋打。
所以,如果你真想做好企业,
请先从建立好的价值观开始。
但至少应该学习谷歌——不作恶。
不作恶,是一个企业必须坚守的价值底线。
有人问易中天:你觉得当下中国最缺什么?
易中天回答:最缺底线。
不要求你做出多大的善行,
但至少要保证自己不作恶。
从某种程度上说,
不作恶就是行善。
如果这个底线都守不住,
你迟早有一天会遭报应。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柒
第二件事,是想对政府有关部门说的——要善于把问题事件变成改革契机。
去年发现长春长生的问题疫苗后,
这么大的事情,
人命关天的事情,
竟然没有“大声公开”。
如果不是因为长春长生再次“东窗事发”,
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此事。
比如我们公司的两个同事,
就完全不知道给孩子打了问题疫苗,
如果打的疫苗无效,
以后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不予公开”这种处置方式,
但这种处置方式会阻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你看,还不到一年,又出事了吧。
所以,出了问题,
最好的方式不是压制和隐瞒,
而是要善于把问题事件当作改革契机,
建立更好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其实,不仅仅只是中国,
美国、日本、德国等等发达国家,
但他们都把问题事件当作了改革契机,
比如1955年美国发生脊髓灰质炎疫苗事件后,
建立冷链运输体系——确保疫苗不出问题;
建立《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从每支疫苗销售中,提取0.75美元税收,作为救济基金;
这些制度和法规建立后,
疫苗事件便极少发生了。
这次长春长生造假事件发生后,
我觉得《人民日报》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以往很多公共事件的处置表明,
越是公开越是透明,
就越不会引发恐慌,
最后管理和改革的效果就越好。
反之,则适得其反。
所以,其实用不着压制,
用不着怕民众站出来发声,
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隐瞒,
而是要把问题事件当作改革契机,
建立更好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捌
第三件事,是想对一般民众说的——我们要学会用脚投票。
一些恶性公共事件发生后,
很多人总喜欢感叹一句:
“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问题还是一如从前般继续运行。
很多问题之所以难以改变,
恰恰就是因为我们自己不作为——我们没有选择用脚投票。
很喜欢连岳在《我们就是体制》的那段话:
“我们得有所作为。
这作为不是鼓吹暴力,
不是以暴制暴。
暴力只会带来一个更坏的体制。
这个作为,就是用脚投票。”
对于那些黑了良心的企业,
对于那些强词夺理的企业,
对于那些累教不改的企业,
我们就记住它们的名字,
最后他们就会倒闭破产,
而其他企业就会产生畏惧。
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就向前进步了。
不要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你说“算了,没用的”,
就等于投了你所憎恨的人事物一票。
我们就能改变很多体制很多问题。
如果需要十年,我们就花十年。
如果需要一百年,我们就花一百年。
▼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