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艺术朗诵,以声传情
日期:2018-07-21 05:51:19 作者:潘淑敏 来源:潘淑敏投稿 阅读:

  2018年7月17日,是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心康”社会实践队在墨坑小学的第四天,也是三班上朗诵课的第一天。

  教三班朗诵的是“心康”实践支教组组员刘吉婕。作为三班的班主任,刘老师首先通知同学们因天气原因下午和明天一整天停课,提醒同学们台风天气不要乱跑,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打印好的朗诵资料《再别康桥》发到同学们手上时,刘老师让同学们先自己琢磨一下感情,小声阅读一遍,再集体合起来朗诵一遍。听完同学们的朗诵后,刘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声音响亮但感情不够丰富语调不够抑扬。将同学们发错音的字写下来教会同学们读正确后,刘老师放了《再别康桥》的标志朗诵音频轻柔婉转背景音乐和着温柔舒适、满含感情的男声,同学们纷纷不由自主地静了下来,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诗篇,细细体会作者表达情感

艺术朗诵,以声传情

  音频结束后,刘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更有感情地将诗歌朗诵出来,刘老师向同学们解释了诗的大致内容和背景。刘老师告诉同学们这首诗是徐志摩剑桥大学留学时所写,他曾踌躇满志、满怀理想。第一段的“走”和“来”体现了他淡淡的忧伤。第二段“柳”近谐音于“留”,表达诗人的不舍。第三段写康河的宁静自由自在,诗人愿做“青荇”和“水草”表达了他对自由向往追求。第四段则是诗歌的转折点,“揉碎”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打败。第五段呼应开头,“沉默”则说明了诗人寻不到梦。

  大致介绍完诗歌内容后,刘老师让同学们闭眼默念诗歌,试着去想象诗歌的意境画面根据老师的解释去融入到诗歌中去,将自己当成诗人,把他的情感通过朗诵表达出来,以声传情,让自己、听众得到一次精神上、心灵上、听觉上的艺术洗礼

  文字/潘淑敏

  图片/潘淑敏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 “心康”社会实践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艺术朗诵,以声传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