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雯是我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大学一毕业,她就和男友小A同居了。
小雯总是向我抱怨,说自己的男朋友常常冷暴力她,每次和她吵架,小A都会在聊天软件上找不同的异性聊天。而每当小雯因为某些急事没法及时联系小A的时候,他都会对小雯百般数落,说她“根本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有一天,她给我打了一通电话,在电话中边哭边说:“我受不了了,真的受不了了!”
结果,第二天她又在朋友圈发布了和男朋友秀恩爱的视频......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很多人也身处这样纠结的感情关系,与伤害自己的伴侣分分合合。有的人甚至会问:离不开渣男,难道我是受虐狂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对于这些人来说,为什么跟伤害自己的渣男/女友分手会这么难。
离不开渣男,
离不开渣男的人,往往都有一部分的自我缺失。因为害怕冲突,她们往往会避开一切可能导致争吵的场景,包括沟通。
就像小雯告诉过我的,每次和小A吵架的时候,无论到底是谁的问题,她都会主动认错。因为她不敢跟对方心平气和的交流,所以选择用道歉来结束争吵。
当情侣之间遇到了相处的困境,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无法通过更加理性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矛盾。相比起沟通和争吵,讨好是更容易且快速得到短期好处的。而讨好的本质,并不代表着真正的理解和顺从。所以这些无法跟渣男分手的女孩,总是会向最亲近的人抱怨渣男的种种。在她们吐槽渣男的时候,才会说“我都对他这么好了,他为什么还是这样对我”。
在《蔡康永的201情商课》第31期“老好人癌的背后,都是不完整的自己”中,也提供了这样几个例子,供大家判断,自己是不是讨好型人格类型的人。
“在跟别人发生矛盾之后,我一定会首先反省自己,担心是我的错,才会发生这种矛盾,会回避一切跟别人发生矛盾的情况;
不管是跟任何人正面起了冲突,都会让我感到焦虑,我的焦虑会有身体反应,比方头晕、出汗、心跳加速等等。”
离不开渣男,
是你误解了爱。
这类女生没有办法和渣男分手,是因为对于她们来说,获得的爱要远远大于这段关系中受到的伤害。
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现象,叫做“老虎机效应”。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又有着能令人倾家荡产的上瘾性。游戏进程中恰到好处的小奖励,能让玩家一直能获得“胜利感”,不停地往里投入更多的钱。
在感情中,这种胜利感存在于每一次渣伴侣向受害者求得原谅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用言语上的自我批评、或者物质上的补偿,表达自己的抱歉和后悔。
而对于讨好者来说,当渣男开始细数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时,讨好者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内疚感。让讨好者有负罪感的本质不是爱,而是控制。
就像小雯常常会和我说的,小A每次诚恳地跟她道歉,她都会觉得对方也许真的会改变。当男友又对她恶语相向,她总是会回忆起他对她的体贴和关心。在我认真地劝说她离开这个男生的时候,小雯甚至会跟我数出无数的理由,证明小A对她真的很好。
引用今天的情商课中康永哥的一句话:
“面对一卡车的泥沙,你可以在这些泥沙里面,看到一小颗闪闪发光的黄金。虽然其他旁观者清的人会觉得你的比重放得很奇怪,可是你自己心里知道,这一点点的爱,就足以帮助你去抵抗那个人所带来的各种伤害,这就成为你离不开对方的原因。”
在小雯的潜意识里,这段爱情带给她的满足感可能远远大于受伤的感觉。在旁人眼里,小A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渣男。而对小雯来说,正是因为小A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所以才让他偶尔的体贴显得更加珍贵。
想遇到对的人,
得先离开错的人。
美国有一部情景喜剧,叫做《燃情克利夫兰》。剧中的主角之一Joy,就是一个常常跟渣男约会的女生。她的闺蜜常常问她:“为什么你总是和Bad Boy约会?”
Joy回答:“跟不靠谱的男生分手,我可以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对方身上。如果我跟好男人约会,那最后导致分手只会是我的问题,承认自己有问题实在太难了。”
所以你看,有些时候选择不分手,不是因为离不开对方,只是害怕面对自己。
就像今天蔡康永在情商课中所说的:
“在爱情当中,就想跟任何人的人际关系当中一样,你不能指望去改变对方,只能够指望改变自己。”
面对伤害自己的伴侣,我们应该学会反思自己,主动地离开自己对渣男/女的病态依恋。只有通过自己的力量,寻找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建立真正健康的恋爱关系。
你要相信,没有人是渣男吸引体,和渣男/渣女谈“不分手的恋爱”,并不是谁的错。但是,在爱上别人之前,一定要记得先爱上自己。
让蔡康永告诉你如何离开伤害你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