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的《慢慢喜欢你》,
过去和现在都一个样"
绿瓦红砖,不由也想起了家乡的老瓦房。
家乡的瓦房便浮现在脑海里。
青瓦叠交,中式美
---
所谓“秦砖汉瓦”,汉代的瓦已相当精美。
放大看《清明河上图》,
错落有致的瓦房已是宋代街景,
屋面过渡处才会平滑且连续,
都是着独特的中式之美。
瓦房养人,冬暖夏凉
---
必定有冬暖夏凉这一原因。
瓦片似鱼鳞般,
一层一层地铺在屋顶,
看似密密麻麻,
而到了冬天却也神奇,
它仿佛自带温度,
与屋外的温度有着巨大的温差。
冬暖夏凉,才是“养人的房子”
瓦上的春夏秋冬
---
瓦栖息在屋顶,
与屋檐下的人共同越过四季。
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景。
春天。落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夏天。听雨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最后划过屋顶的弧线,
檐下滴雨。
秋天。叶落
逐风而落,
与青瓦邂逅相依,
被涂上片片红、黄秋色。
冬天,覆雪。
青瓦残雪,
愿为瓦全
---
虽然瓦不若玉般名贵,
但瓦却是从泥土中长出的硬骨,让人钦佩。
泥到瓦的蜕变
它低廉也低调,
始终坚守在屋檐上,
---
不同于亮闪闪的现代建筑,
瓦上檐下常有一些小生灵光临。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
东风草堂飞燕子”
它们不时停留栖息,
倘若喜欢,还会筑巢常驻。
也许是风带来的缘分,
种子恰好飘落瓦中,
瓦上渐渐长出一丛丛的顽强“瓦上草”。
无论情愿与否,
那些瓦上与瓦下的光阴故事,
曾安身立命的青瓦房正在步步消逝...
· 今日互动 ·
---
住过瓦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