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她提到的,那些年里几乎人手一套:海藻头发、棉麻长裙、光脚穿球鞋……
在介绍她之前,让我们先来假设一下,假如你是个广告狗,要卖这些产品,你会怎么写?
这个女孩喜欢喝冰水。喜欢的装束是白棉布裙子,光脚穿球鞋,头发很长。有漆黑明亮的眼睛。不化妆。12岁的时候暗恋她班上的英俊男生。高中时最喜欢的男人是海明威。
没错,这位“广告达人”、“带货女王”就是安妮宝贝(后改名为庆山)。
在借鉴了文学大师的写作风格之后,她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品牌特点和调性:简洁的短句,华丽的定语,还有早期小说中小资、华丽、颓废的风格。
你可以回忆一下看是不是这样:他们喜欢流浪,不受束缚,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疏离感,他们的爱情从来不会圆满,因为他们总是倾向为了爱而放弃爱,为了生命而放弃生命。
听起来就很“装bility”哈?热心的网友还总结出了一种“安妮宝贝体”,大肆调侃嘲笑,网络上顿时一片欣欣向荣、欢声笑语;还出现了很多模仿安妮宝贝的作家,文坛吵成一片。
当所有的这些意象,出现在安妮宝贝的小说中,真的很魔性了,浓郁的情绪足够让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后,谁也不记得小说里到底讲了什么事,只会被一种“虚无感”笼罩。久久挥之不去。
未经世事的学生看了会觉得猎奇,我的天哪!学校外面的世界竟然是这样子的!
如果他们没有分辨能力,把书中的情节一一效仿:留着一头海藻头发、穿着棉布长裙,其实这些倒也还好,顶多被教导主任骂几句。
如果光脚穿帆布鞋、光脚在地板上走来走去、喜欢喝冰水、还抽烟……几年下来,估计就得痛经、脚气、肺癌了吧……
就算对于成年人来说,安妮宝贝的书也显得灰暗。
客观来讲,每天出入办公大楼、有一定的收入、应付得来世俗琐事的上班族,肯定也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安妮宝贝描述的存在主义式的厌倦和疏离情绪。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体验到这些的时候,也没必要再看她的小说了。
毕竟那些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的文章,只是阅读中的一部分,却不能成为全部。
也因此,最近几年,对安妮宝贝的谩骂和嘲笑好像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但是让谩骂变得无趣的是,她好像也从来没有站出来为自己辩解过一次,微博上内容风格也是她坚持已久的人格属性,她好像根本不care这些嘲笑,这些嘲笑也就显得……怎么说呢,这么渺小。
自从安妮宝贝结婚生子,并且改名为庆山之后,她的文章和风格又有了一次非常大的变化。
尖酸刻薄的措辞,无论出于哪种性别,不外是隐形的嫉妒和自我优越。人与人何必奢谈理解和评论,不践踏对方已经算是基本善意。
不需要界定和审判他人,如我们这般凡夫俗子很少可能真正了解到真实,只要保持基本善良,不去故意伤害谁,也不需要对他人的言论流露出反应,这种反应里有自己的心魔。
任何人不必觉得自己有多么与众不同,或有多重要,在这样的时代,越发应该用心灵去做探索和表达,逆流而上。
现在若看到一个人,平心静气,眼神澄净,爽爽朗朗,干干净净,就觉得很美。
《镜湖》中按照日记的形式,展现了庆山一年365天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当天的所思所想。
《镜湖》
庆山 | 著
磨铁图书 2018年6月
她开始冷静地自我探索和洞察人性,并且轻易地将哲学宗教消解化,多了简单的白描,不矫情,但是动人。
我知道,把书中这些摘句单独拎出来,可能会有“鸡汤”之嫌。也许这也是鸡汤吧!但这些鸡汤要比那些只会教唆你买买买、挑逗大家的欲望、让人感到焦虑、慌张、无法好好完成当下的鸡汤好很多。
其实对安妮宝贝,我们一直都抱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厌恶,有的人一会儿喜欢一会儿厌恶。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都是自己知道。但,只要是尊重自己现阶段的心境喜好作出的判断就很好!
最后呢!我就希望大家,鄙视的继续鄙视!膜拜的继续膜拜!
我都支持你们!希望大家不喜勿喷!文明上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分力!增一片瓦!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 ? ?
编辑 = 千万不能骂的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