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和梵高一起走过阿勒颇
日期:2018-04-01 20:39:22 作者:独星僧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和梵高一起走过阿勒颇

  梵高割耳事件,基于事实,成为一种传说,甚至成为一种猎奇的故事,让人颇为震惊。

 和梵高一起走过阿勒颇

  以推理小说角度去看梵高割耳事件,以故事讲述梵高割耳情节,亦或者以传奇去还原梵高割耳事件,会是怎样的一种效果,这些都有可能存在于种种解读之中,贝尔纳黛特·墨菲的《梵高的耳朵》,以田野调查视觉,我觉得为之一振,或者说,这是一种艰难而充满有意味探索之旅……

  阿尔勒的生活生命印记,梵高的不可琢磨之处,都在《梵高的耳朵》中得到呈现,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还原,田野调查,走访,叙述的视角各有不同当事人后代,还有充满诡异的种种生活、性格命运和19世纪独有的社会习俗,都一股脑呈现在我们面前,费解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画家梵高的种种不同寻常之处。

  梵高的一生可谓平淡无奇,生前贫困潦倒兄弟提奥接济过活,这是难以想象的,只想到现在的大画家甚至是名人一幅画就好几万,甚至上百万,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从这方面看梵高,可谓是个十足的屌丝,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没成名之前那样,为情怀生活,不得已卖掉自己开发的foxmil,当时的360老总周鸿祎也看不上他。 但是,梵高画作色彩艳丽,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各种“意淫”。

  从《星空》到《向日葵》,都表达着梵高内心自由的极度渴望。除了与卖笑女子厮混,梵高就只剩下借酒浇愁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梵高是个不得志的大画家而已,然而在其身后,却有着梵高种种的传奇和故事…… 阿尔勒成为旅游胜地,和梵高分不开吧。炒作梵高,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影响人们对梵高的在评价。这是梵高的溢价效应

  可惜和毕加索不一样,毕加索是当时的溢价效应。梵高是死后才得到的。 梵高一生画了900多副画,只卖出一副,400法郎;毕加索终其一生,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数幢豪宅和巨额现金,据估价身家400亿之多,一位穷死一位富死,可谓天壤之别,但是都是声名显赫。 这和性格有关,毕加索天生是社交达人,会将故事,每当毕加索要出售他的画之前,都会先办画展,然后召集大批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故事。

  讲作品创作背景,讲作品的创作意图,讲作品相关的故事。一幅画想要卖得好,先要画得好。可如果仅仅只是一幅画,恐怕没人愿意为它付出高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有了这个兴趣,故事就值钱了,故事里的画也就值钱了。这是一种产品货币化”的过程,很多人不明就里,而天才的毕加索却深谙此道。

  如今,价格昂贵的产品无不是有着生动品牌故事,而且这些品牌故事每天还在被创新地演绎。

  这是密码,梵高和毕加索的不同。梵高孤独伴其一生,梵高不会讲故事,高更更是远他而去,这是宿命,追寻梵高,我们看到艺术家梵高的种种艰辛不为人知一面,一声长叹。

  假如梵高像毕加索一样,还会有《梵高的耳朵》吗?还会有墨菲的还原之旅吗?一切都是命运性格的注定! 和梵高一起走阿尔勒,我们一起回忆梵高!

  张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县,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文学评论者。多年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多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东莞日报》、《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安徽文学》、《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香港文艺报》、《永平回族》、《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刊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和梵高一起走过阿勒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