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习字书法大概有三年左右。今冬,母亲有想法将自己书法的习作缉成册印刷。此意立即得到父亲的赞许。父亲也动笔作序,欣然为我母亲的书法深研加持。
我们兄妹三人为自己的母亲骄傲。我是长子,已然解甲回巢,退休赋闲。老弟也已近花甲,两年后即进陶渊明故园釆菊。同龄人中,我们父母健在,引得人多钦羡。更有的一份福祉,是我的父母亲年逾古稀,壮心未已,充满一腔热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他们把每天的日子安排的充实有序,断无暮气,朝阳活力。
我的父母亲同龄,都是1935年生,今年双双83岁了。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百业凋蔽。祖上都是穷苦人家,父母亲15岁前就各自闯出家乡谋生,读书没机会,早年正是建国初始,都参加了工作。
上世纪末,父母亲都在党政机关的领导岗位上离退休。休息到家,我的母亲就不甘寂寞,自修中医学问,几年下来,还能问诊开方,小有一番成就。后来不间断的接触书法作品,情趣盎然。
近几年,特别是年逾八旬以后,母亲痴迷了书法艺术,以行草为主,兢兢业业,每天伴桌书写,雷打不动。除了书法习作,母亲的兴趣广泛,历史,医学,当代变化的国内外时事等,她都有涉猎。
多少年来,我们的家始终保持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父亲虽然没有专业的聚焦,但他更是一个时尚老人。他紧跟时刻,不落后生半步,互联网,手机微信,刷屏玩儿的比我要强的多。父亲记忆力惊人,古今大事,文体巨星,政治文化经济,侃侃而谈,连从北京、香港回来的孙辈也不是对手。
父母亲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有序,每日起居梳理,看书学习,户外运动,张弛有度。都是八旬的老人,除了不动手下厨外,洗衣,收拾住房,还爬高上低的。身子板都还硬朗。有一份健康的好身体,好心情,大概是不断吸食鲜活的时代空气吧。
母亲的习作第一集很快就印书成册了。她的书法师从多位古今圣贤大家,不拘一格,不失自我。母亲的硬笔书法年轻时就总有人赞誉,洒脱从容,凤舞自信。字如其人。母亲的性格刚毅,缺少小女人气,一生胸襟广阔,视野天地。她的书法作品,仍有功德余心,缉录的有佛家的《金刚经》,《心经》,有唐宋的名诗锦句等。功于教化,利于他人,也给后辈一份文化和正能量的传承。
美国的摩西奶奶是农场的小妇女,76岁才开始习作绘画,100岁在纽约办大型画展。著名企业家褚时健76岁,拖着严重的病身二度创业种“褚橘”,如今90岁享誉四海。相比之下,我和母亲说,您走的路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