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个农历年的最后一次推送。
今天在推送的最后一部分,我要推荐一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文章很长,适合假期阅读,他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
01今天是情人节,明天是年三十,再有一天多,我们就要“辞旧迎新”踏入狗年了。
在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同时,我也特别想祝所有饱含感情的人,新的一年,不必为情所困。
而是不要执着。
不执着地以自己所想去杜撰他人的想法,不执着地以自己的付出去换他人的回应。
给是自己要给的,至于获得多少,则要看对方了。
新的一年,愿你可以放过他人,因此你也就放过了自己。
02我写的《我许了个愿,新的一年我要做个坏人》,有读者说,你这样写,会掉粉的。
但是,本来每天都有掉粉啊,被人“残酷取关”,当然每天也有新人加入(自恋地说,我的掉粉率远低于业内平均水平,耶!)
隔一段时间,也许就又有人开始喜欢你,或者你会遇见一个新的人,你和他之间是一张白纸,刚刚开始。
此刻,彼此。才是最重要的。
那过去怎么过去?
我说,他不爱你了,或者离开了,不等于你就要在记忆里,内心里把他割掉,杀掉,毁掉。
如果非要将他当做一个坏人,或者一定要去遗忘,
那么你和他那些过去,过去的那些你,也就一并要被杀掉了。
因为你必须要丢弃或否定本来属于你的一部分。
在心里找个地方,放下这个人,让他一直在那里,
过去,真的是无法磨灭的。
发生过的它就会在那里。
与其不接受那个过去,
不如给它一个位置,把它放在那里。
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它在那里,但也就是在那里而已。
拼命抵抗、切割、试图否定和遗忘,才会让你一直和过去纠缠在一起。
03关系中的其他人,都要配合她的演出。
自己累,别人其实也没真的得到很多好处。
力求完美的人,对自己的问题,接纳度可能为零。
但是这样的人,能让别人快乐吗?
对自己的问题接纳度为零的人,
难道对别人就不会挑剔?
只是,那种挑剔已经被自己的付出掩盖,
因为他们总是习惯性做得太多,别人做的所有都是理所应当还远远不够,
所以他们的挑剔只是他们自己看不到罢了。
解决方法是,接纳、接纳、接纳。
将追求完美当做贬义词。
将接受真实当做褒义词。
这样你也会开始对他人和世界宽容。
04后台好多人搜“不谈原谅”。
我的确写过一篇不谈原谅的文章,
公众号没有收录,以前的作品。不过这篇文章的重点,真的是说去了解,没怎么说原不原谅的事情。
我想,可能有的人,是很不想原谅伤害了自己的“坏人”,想看看我怎么“不原谅”,所以才去搜这篇文的。
“理解仅仅是理解而已,并不意味着原谅,更谈不上纵容。”
理解,只是让你变得更平静通透。
然后呢,然后你想原谅就原谅,不想原谅就不原谅,
你想惩罚就惩罚,你想控诉就控诉,你想离开就离开。
你的底线是你自己设立的。
你理解了他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坏人”,
不等于你受到的伤害就会一夜之间消失,
你当然可以,也需要,
然后,抛开应该不应该,对错好坏,
问你自己,你要怎样?
这就是最大限度做自己了。
不被所谓的对错好坏裹挟,让你自己的心做决定。
05所以纠结于一些事情,好像生命会永不结束一样。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是一个真实而震撼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
但是其实,也完全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一个感冒,未曾想过就这样夺走了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当它带走生命时,根本不会给你接不接受的余地。
这是生命的真实。
往往触及死亡,我们才会真的认识生命。
生命会结束,并且你都不知道会怎样结束,
我想,意义的确可以让生命的短暂和不由我们控制看起来没那么残酷,
但是假如一个人连自我都没有,哪里可能建立意义?
而后,你才会慢慢发现属于你的独特的意义。
但是也可以认为,这是这个人第一次开始清晰地感知他自己的时刻。
而过去,他往往是活在别人的意义里,从来不曾怀疑。
这种活在别人的意义里的状态,其实不是一种真正的掌控自我的状态,我将它称为前半段的“假人生”。
所以,我开始啰嗦了,
一定要去打流感疫苗。
还要补充一个认知,感冒也会死人,病毒可能感染肺部。不要掉以轻心。
还有,记得买保险。
无论出于什么考虑,不要一直压抑,也不要一直攻击自己。
很危险,不值得。
身体受到心理攻击会生病,甚至是严重的疾病,甚至毁掉你的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受到太多心理攻击承受很多压力也会出现问题,出现各种神经症的症状,比如抑郁,比如焦虑。
新的一年,好好爱自己。
<The End>
有一种看见叫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