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胃癌专家季加孚:最好的医疗,是病人可承受的医疗
日期:2022-03-12 11:11:20 作者:清 华 来源:家庭杂志 阅读:

胃癌专家季加孚:最好的医疗,是病人可承受的医疗

  关注我们之后生活变得更美好!  ☀家庭杂志微信号:jiatingfanmili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

  全世界每10名胃癌病人中,有5名来自中国。中国每年大约新增46万名胃癌患者,同时,有30万人因胃癌而死去,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一分多钟就有一人死于胃癌。因此,中国胃癌防治水平的提高和突破,对全人类都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不仅是国内胃肠肿瘤外科的领军人物,也是国际胃肠肿瘤研究的一流专家。2017年4月,他刚刚出任国际胃癌学会(IGCA)新一届主席,这是第一次由华人担任这一职位。

  季加孚在就职演说中说:“这根沉甸甸的金色链子(世界胃癌大会主席标志物)代表了我们攻克胃癌的巨大责任。”

  外科医生需要脑到、眼到、手到的高度融合

  作为肿瘤医院院长的季加孚避不开各种会议的邀请函。当然,他对会议特别“挑三拣四”。比如,有参观、游玩嫌疑之类的会议,他不去;如果某个论坛是和外国专家谈什么零差率、医改、多点执业之类,他也不去,因为这些内容“出了中国,谁能理解?”大医院的院长都自带强大气场,不怒自威。

  在院长季加孚身上还混合了运动员的刚毅气质,既有百米短跑冠军的天然霸气,还有外科医生的单刀直入和幽默风趣。

  季加孚是内蒙古人,当年就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学呼市二中时,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从中学开始就一直是校短跑运动员。“那时候大家开玩笑说,二中出来的人,只要有个脑袋就是运动员。”他说,这所中学不仅有田径队,还有羽毛球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那个时候就有风雨操场。好几位老师都是从国家青年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

  1982年,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季加孚被分配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受“金眼科银外科”的吸引,班里最优秀的两个人——季加孚和另一个同学报了眼科。他俩私下关系很好,一个是团支部书记,一个是班长,住同一间宿舍,都喜欢运动。可是眼科只招一人。面试前,季加孚突然主动找到领导说:“他比我好,您要他吧。”在机会和朋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退出了最热门科室的竞争,他一回头,看到了当时最冷门的肿瘤科,“都说肿瘤是绝症”,他想进去看看。于是,他加入了医院新成立的肿瘤外科,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头。

  外科医生是需要天赋的,需要脑到、眼到、手到的高度融合。季加孚喜欢做手术,技术之高在业内毫无争议。直到现在,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他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手术量。

  “同时,临床动手的机会特别多。科里除了三位老教授,就是我们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医、教、研的所有工作都交给我们。我们是真正的住院医,我几乎3年都没回过家,天天住在医院。不仅做了大量手术,连血、尿、便三大常规的化验都得我们自己做。平常要转科、要去急诊室、还要干各种杂活。”

  在内蒙古工作4年后,1987年,季加孚考上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徐光炜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本院。

  让医生拼命的更大动力,来自于患者

  北京是全国优秀医学人才的集中地,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从偏远地方来的人英语基础差,于是,季加孚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去北京外国语学院上课,风雨无阻。1997年北医选派出国学习人员时,他轻轻松松地通过了英语考试。

  1998年,季加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外科进修时发现,那里医生的努力让人惊叹,他们每天早上5点钟就去查房、半夜才回宿舍,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要知道,能够在斯坦福工作的医生都是医学界的精英,他们所接受的医学教育、住院医培训时的医院条件等都优于我们,而他们用于研究和工作的时间则远远超过我们。这让我感到很恐惧,我不能懈怠。”

  看到差距就奋起追赶,短跑运动员出身的季加孚有着极强的爆发力。回国后几年内,他带领团队率先对胃癌相关基因进行系统性大样本研究,建立了国人胃癌基因表达谱,发现了一系列胃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标志物,创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胃癌及癌前病变临床样本资源库及共享平台。

  让医生拼命的更大动力,来自于患者。

  全世界每10名胃癌病人中,有5名来自中国。中国每年大约新增46万名胃癌患者,同时,有30万人因胃癌而死去,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一分多钟就有一人死于胃癌。我国的胃癌患者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早年,虽然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核心就是手术治疗,但手术做得好坏,并没有评价体系。

  2002年,季加孚参加了一个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需要提供手术质量的证据,即提供一段手术录像与国外同行一起进行讨论。季加孚团队提供的手术录像获得了国外同行的认可,在与外国专家们的交流中,他也知道了,原来,国外医生的胃癌根治术是“这样做的”。

  2004年,季加孚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时,也在国内组织了一次这样的手术视频讨论,各自提供手术录像放在一起展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胃癌根治术居然出现了各种“门派”,手术方式五花八门。于是,季加孚推动学会开始组织全国巡讲,推广标准的胃癌根治手术D2。

  他们一个个城市、一个个县城去讲课并举办培训班,慢慢地形成了教材和手术录像。10年后,标准胃癌根治手术D2在中国医疗界成为共识,中国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10%。

  季加孚说:“预防胃癌固然重要,但改变生活习惯才是最难的一件事,而更加难以改变的是每个人先天的生理因素。当这些因素无法改变时,人们能做的就是定期体检,最好是做专门的癌症筛查体检,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最好的医疗,就是病人可承受的医疗

  优秀的外科医生对技术有着天生的热爱和探索。有一次,在开会间隙,医院一同事闲着没事玩手机游戏,季加孚伸头一看他的得分,就说:“你这样不行,来,我帮你。”说完直接抢过手机,嘴里一边数落着“你这分太低了,这哪儿行啊”,一边手指不停。没一会儿,得分就达到第一了,他说“这回行了”,然后心满意足地把手机还给同事。

  在同事中,没人敢轻易和季加孚聊摄影。因为你只要端个相机往他面前一站,他就可以立即讲出相机的型号,对不同系列各种型号如数家珍。总之,如果你的“发烧”程度不够,千万别轻易和他聊电子数码产品。

  互联网、微博、微信,季加孚都是尝鲜的“排头兵”。北大肿瘤医院在所有公立医院中是较早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为病人服务的各种理念都来自于季加孚的影响。

  季加孚做任何事前,都喜欢在理论上先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参与进去。他说,发达国家的人为什么让人觉得“职业”,是因为他们在和你进行商务谈判前,早已经把你的想法研究得透透的,甚至推演过任何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你怎么跳得出他们的“算计”?

  季加孚在国外进修时曾经选修过医患沟通学,他说,现在医患矛盾这么多,其实都是在沟通上出了问题,医生在对如何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沟通方面往往准备得不够充分。

  “知道以色列医生是怎么培训的吗?他们请专业演员扮演各种性格的患者,观察医生如何应对,然后进行纠正,从而形成一套方案。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患者,医生们都知道怎么应对。”季加孚说。

  因此,季加孚鼓励全院各级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职场和管理培训,他认为:“对员工来说,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会玩的人才会工作。季加孚说,玩能激发灵感,让你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工作和生活。他额头上那道深深的眉间纹,就像二郎神的第三只眼,这是他习惯于深度思考留下的痕迹。

  季加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导致一般人很难跟上他的思路。那天,他的门诊来了两名即将毕业的医学院本科生,他们站在季加孚身后见习接诊。季加孚问他们:“当你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你的职责是什么?”

  年轻人显然对院长的强大气场有点发怵,再加上被问得猝不及防,完全没有时间去翻“大脑内存”。他们涨红着脸,鼓起勇气回答说:“治病。”“治人还是治病?”季加孚反问后,年轻人赶紧改口说:“治人。”

  季加孚说:“知道吗,你们是守护人类道德最后一道底线的人。这最后一道底线就是生命,如果人无视生命,就意味着什么都可以干,这个社会就完了。因此,你们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就要把自己的职责弄清楚。”

  两个年轻人频频点头以示明白,就在他们长舒一口气以为已“过关”时,季加孚又提问了:“疾病喜欢找什么人,找有钱人还是没钱人?”“有钱人吧?”他们回答时声音很轻,显然对这个答案有点不自信。但他们觉得这个答案应该不会错,因为这几年媒体总在说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胡吃海塞各种“作”,导致各种疾病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

  “人胡吃海喝所以得病?不自律才得病?”季加孚又反问,然后继续说,“中低收入者、贫困人群才最容易得病。那些有钱人一会儿登喜马拉雅山,一会儿去海边,一会儿玩游艇,一会儿做运动,他能得病?就算得了病,也能很快找到最好的医生治病。但中低收入者和贫困人群不同,这类人营养状况差,生活状况差,获取资源的能力差,工作、卫生环境差,所以易患病。当穷人生病之后,失去挣钱能力,就会导致家庭更加贫困,更难以承受治疗上的各种花费。”

  “所以,我们的医疗必须为穷人考虑、为穷人服务,争取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这就是医生的职责。”

  最好的医疗,就是病人可承受的医疗。这个观点,季加孚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可承受,既是指患者家庭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也是指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可以承受。

  “我们做医生的,要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不要重复治疗和过度治疗。怎样提供患者能接受的医疗,怎样提供患者能承担得起且有尊严、不痛苦又能救命的医疗,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胃癌专家季加孚:最好的医疗,是病人可承受的医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