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是一本由[德] 卡尔·马克思 /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一):对资本主义的误解
感觉过分渲染了资本主义的恶。片面强调了资本家的剥削却忽视了在社会运行中的强大组织作用。
这本书买回来看了几页,翻译的还比较原始。可以一窥当时席卷全球的思潮的魅力,总体来说,了解一下就行,不可过多解读。
最原始的马恩教义难免存在缺陷,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列宁等人的补充。当然这其中最伟大最纯粹的践行者当属切格瓦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二):时间和背景
关于这本书,姑且称之为一本书吧,有必要了解两个背景。 一是本书的初版发表于鸦片战争之后不久,19世纪40年代。本书发表之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没有出版,基因突变理论在当时更是难以想象了。进化论与基因突变理论对理解人类社会,理解善恶,理解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具有根本性的支撑。古往今来的一切政治理想,包括孔子的大同理想,佛教的极乐净土理想,西方宗教的天堂理想,都需要以社会成员的较高的道德素质为基础,甚至需要某种程度的禁欲。 二是本书的出版要远远早于《资本论》的出版,剩余价值理论还没有成熟,这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三):读后感
在马克思的语境下,资本首先在新航路的出现下,完成了第一次巨量的原始积累,其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消亡,让世界引来了现代社会的第一缕光。工业革命加剧了大工厂对手工业的淘汰,加速了农民向城市的入侵,资本主义将原先藏匿于宗教、伦理的剥削简单化了,它粗暴地撕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使其完全沦为资本的剥削,在现代资本社会,一切都被迅速建构,这是因为效率至上的机器主义,一切都被迅速消解,这是因为生产主义的不断变动,一切都被要求个人化,这是因为经济学在自由主义的层面扩张,一切都被要求无个性,这是因为愈加专业的分工。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其性质便是矛盾、短暂、粗暴、活力、欺骗、集中。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马克思断言它必将灭亡,因为它产生的开始就孕育了它终生的敌人——无产阶级,资本的积累需要无产阶级残忍的内部竞争,但同时却需要不断压榨他们的劳动力,并且还不得不提供他们更好的教育,这样,无产阶级就会带着资产阶级给予他们的武器来消灭他们。
马克思以一种唯物史的观念解释资本主义,而韦伯则是将其倒置过来,马克思道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但却留下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资本主义对所有事物的不断吸纳,难道无法使得无产阶级也被消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