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切要从一封求助信息说起。
“紧急!泉州急需物资捐赠!”
起初这声求助,在本轮声势浩大的疫情反扑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大家默默地转发,力所能及地提供着帮助,期盼着疫情能早日退去。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群熟悉的身影在此时出现了。
曾经他们在百色疫情求援中骂过她的“穷”。
如今,面对泉州这座海港城市,他们又对她的“富”冷嘲热讽。
“泉州经济发达,又是大城市,还要求助物资,肯定是防疫拉垮。”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3月14日新增31例本土确诊患者开始,泉州疫情就开始迅速攀升。
最新数据显示,本轮疫情,泉州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达到794例。
看看一位读者朋友给耳朵的留言。
3月20日那天,这位网友已经在做第六轮核酸。
纵使储备的物资再多,在来势汹汹的病毒面前,也已经捉襟见肘。
那一声声急切的期盼,听得人心疼。
这是一位泉州师范学院学生最真实的描述:
“从发现的第一天开始,泉州就开始连夜核酸,到今天为止在学校已经做了六轮核酸了,九点起来第七轮。
我们学校的老师、食堂宿舍的工作人员叔叔阿姨,都没有任何防护服的在给我们学生辛苦送餐为我们服务。”
疫情当下,每一个泉州人都在“泉”力以赴。
处于围城之外,也许你并不能感同身受。
但是生命远比我们想象中脆弱,人心拧成一股麻绳也总会有将断的细处。
02
泉州的物资短缺,并不是用一个“钱”字就能概括的。
当整座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有太多软肋暴露在外。
第一,和病毒抢时间。
为了防止病毒快速蔓延,我们现在都会采取统一的闭环管理。
即使在整体物资供应足够的前提下,局部地区的调度也非一时半刻之工。
快速寻求物资支援,就是和病毒抢时间。
第二,有钱不代表有物资。
防疫物资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网购的朋友都知道,这两年,但凡某地出现疫情,物流就会停运。
再加上封路排查,物资很难及时到达防疫一线。
所以那些说“泉州有钱还卖惨”的声音,不是蠢,就是坏。
在这轮疫情反扑期间,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
早在3月8日,泉州各界就向香港拨去了大量的抗疫物资。
谁又能预料到,短短几天,为家中兄弟慷慨解囊后,她自己也生病了呢?
更加无法预料的是,一句简单的求助,竟然遭来无端的指责。
我们常说:骨肉同胞,守望相助。
如果无法雪中送炭,闭嘴或许也是一种善良。
03
回到最初的那条求助信息。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后续。
泉州志愿者协会寻求帮助的本意,并非向全国广泛求援。
而是受到附近社区和乡镇的需求,在物流派送堵塞的情况下,希望得到邻近的帮助。
也就是说,这是泉州人的一份“自救”。
在物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协会不仅第一时间出面感谢大家,阻止大家继续转发和捐赠。
收到帮助后还呼吁大家,多多关注其他有需要的地方,一起加油。
这才是泉州人,最真实的模样。
抛去海港之城的那份繁华,一场疫情,让世人看到了他们骨子里的那份憨直可爱。
被质疑买热搜炒作,大家就站出来一条条解释。
热搜是热心网友一条条转发上去的。
疫情来得突然,谁也没想到这么严重。
还有人不忘推荐家乡的美食、美景,疫情之后,欢迎大家来做客。
一对新人原本准备了900人的婚宴,因为疫情被迫取消。
面对空荡荡的婚礼现场,新郎新娘在交换完戒指后,做了一个决定:
将20万元的酒席钱全部捐出。
后来我们从新闻中看到了新娘洪晚汐的名字,她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也曾是2020年福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成员。
一家汉堡店,1000份汉堡订单临时取消。
老板干脆将做好的汉堡,送给了封校期间不能外出的同学们,并且附赠了美味的小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海港城市,泉州应该是“精明能干”的代名词。
但是这几天,她一次次地给我们展现出一股“傻劲”。
这份“傻”,是淳朴,是善良,也是责任和担当。
04
比起同省的厦门、福州,虽然有上千年的历史,泉州似乎并不起眼。
不过你一定对以下这些名字耳熟能详:
安踏、恒安、特步、匹克、盼盼……
这些企业全部来自泉州。
在各地救灾驰援的名单里,他们都是常客。
两年前,新冠疫情爆发之初。
仅1月25日、26日两天时间,来自泉州的善款和物资就高达5700多万。
其中安踏1000万,盼盼提供了2000万物资,恒安更是重新组织工人按照最大生产能力安排3班满负荷生产杀菌湿纸巾……
与此同时,泉州17名医护人员于大年初二出发、千里驰援武汉。
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中心医院和金银潭医院,他们奋战了58个日日夜夜。
交出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优异成绩单。
最近香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市上下更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单是泉港一区就捐赠了10000套快速检测剂,并协调乡贤香港侨中医院院长林荣元医生为市民在线诊断。
泉州,没有缺席过一场国家大义,却也没躲过网络暴力。
可即便如此,泉州人没有那么多抱怨,有的只是埋头自救。
日夜兼程地建造“方舱医院”。
一大批泉州民营企业,也向家乡伸出援助之手。
医护人员被紧急派驻隔离酒店,五天五夜睡了不到10个小时。
手套戴得太久,手上长满了水泡,但是疼过、哭过……继续为自己加油,为能参与这场战斗骄傲。
为了让抗疫一线人员吃顿好饭,泉州市民间近50家餐饮店自愿联合。
紧急组成“爱心送餐联盟”,进行公益捐餐。
参与行动的人员总计达500多人。
泉州的“民间抗疫支援群”,还建了一个救援文档。
里面有很多社区和单位,都需要支援和帮助。
泉州人没有自怨自艾,只有互帮互助。
的确,泉州是比国内正在发生疫情的一些地方富裕。
但是一个大家庭,生活过得好的兄弟姐妹,也有遇到难处的时候。
他咬紧牙关,不向家人开口,那是他的厚道。
我们总不能在自己遭到不幸时,期盼有钱的亲人急公好义,又在他们危困时袖手旁观,甚至冷言相向。
05
这次疫情发生后,泉州人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刺桐花开得热烈无声
用最赤城的心守望相助
请放下所有的冷眼与非议
疫情之下
我们都是未知数
……
刺桐花是泉州市的市花。
它的寓意是:红红火火,吉祥富贵。
疫情3年,我们见证了太多无常。
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燃烧在我们心底的那团火焰。
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坚强,而是因为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曾孤单。
很喜欢这样一则暖心的截图。
来源:微博@屿桉_Ann
看到泉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求助信息的第一时间,一位武汉姑娘立刻联系到对方。
在获知所需的防疫物资后,她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可以邮寄过去。
她说:“我是武汉人,疫情最开始你们帮助了我们,现在我也会尽个人的微薄之力。”
曾经,泉州温暖过我们。
这一次,我们也不会让她心寒。
愿疫情早去,静待刺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