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国潮”澎湃 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日期:2021-09-02 17:04:57 作者:光明网 来源:光明网 阅读:

“国潮”澎湃 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憨态可掬、圆润调皮的“唐宫小姐姐”,“纸扇飞舞,衣袂飘飘”的意气少年,“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神”……从《唐宫夜宴》到《纸扇书生》再到《洛神水赋》,今年以来,河南卫视利用3D、VR/AR等现代科技呈现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备受关注,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只有中国能做出这‘味’来”“恍惚之间,我们也身处其中,感受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技术与文化的碰撞”……众多网友表示,已经看够了流量明星的“拼盘晚会”,这样的“国风”内容有价值,显担当。

  从各大博物馆走红的文创单品到《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娱节目,从街头行走的“汉服小姐姐”到拥趸众多的“国风歌曲”,借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尖端前沿技术的推动和网络平台的助力,“国潮”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勃发生机。由百度和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在过去十年中关注度上涨528%,近五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国潮”以怎样的形式“跨界”“破圈”?多样态的“国潮”,其本质和深层动机是什么?潮流之下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又该如何推动“国潮”长效发展?

  何为“国潮”?从字面释义来看,“国”即中国,中国品牌,中华文化,意指传统;“潮”是潮流,既包括新时代的潮流文化,也体现人们的个性追求,意指现代。二者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原创品牌深植中华文化基因,创意特色风格,打造多样化文创产品而带来的一种消费潮流和风尚。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教授胡钰表示:“‘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

  如今的“国潮”在“跨界”“破圈”中呈现多样态表现形式:

  “破茧成蝶”,中国本土文化在多领域创意传承。文物古迹、诗词歌赋、水墨书法、琴棋书画乃至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的创意应用,日益成为各行业创新的设计元素和灵感来源。故宫出版社联合真人密室逃脱游戏推出的《迷宫·如意琳琅图籍》互动解谜书在年轻人中深受欢迎,密室爱好者李明韬表示,这样的产品“把历史知识点融入解谜探索的环节中,让玩家潜移默化地了解历史知识”;“国际网红”李子柒还原田园生活,打造出中国美食的超级IP,令中国传统生活美学“香飘海外”。除此之外,《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文娱节目、《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国产动漫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并创新传承,频频引领文化新风潮。

  “土尽甘来”,“国货”品牌变身时尚标识。在前不久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多国运动员身上的安踏、匹克、特步等“中国元素”,定格成一帧帧国产运动品牌“出海”的生动画面。“近些年咱们自己的体育用品越来越好用,尤其是跑鞋很注重质量研发,不仅好穿,颜值也高。”长期热衷于马拉松比赛的宋先生表示,如今国产跑鞋中的各类“黑科技”让他“爱不释脚”。

  “国潮”澎湃 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国潮市集亮相北京前门大街,小朋友在戏曲人偶的纸板后留影。新华社发

  数据显示,如今我国本土品牌的标签从之前的“代工、促销、内销、耐穿耐用”,转向了“国潮、原创设计、品牌”,各类国货品牌通过大量的原创设计和自主创新,全面渗透到消费领域的全场景,引领着当下的时尚潮流。无论是复古革新的老字号,还是创新突变的“新国货”都紧跟潮流趋势,推陈出新,让“国货”呈现时尚面孔,吸引和培育着年轻一代消费人群。

  “跨界联名”,在创新融合中延伸产业链。各种品牌或IP通过“破圈”组合,以联名营销或深度合作等方式进行品牌优化、产品创新或业务拓展,成为“国潮”升级的又一主要表现形式。潮玩品牌“19八3”携手中国航天宇焕推出《银河旅客》,以中国航天精神和科技文化元素赋能潮玩产品,用“萌萌哒”设计形象传递航天文化价值;鄂尔多斯联名《国家宝藏》,整合文博、设计和艺术资源,传播东方美学,延展非遗记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品牌或IP,别出心裁地制造与品牌固有印象的“反差萌”,以创意驱动流量,以话题重拾记忆,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营销效果。不少老字号以IP为核心探索跨越单一发展领域,布局更广泛的消费场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态的融合创新发展。

  “以爱为名”,年轻人热衷“国风”内容自生产。2021年4月,一位名为“才疏学浅的才浅”的哔哩哔哩(简称B站)UP主利用15天时间,将500克黄金敲打数万锤,纯手工复制三星堆黄金面具,带人们真切感受这份3000年前熠熠生辉的华夏文明,激发了广大网友对古代匠心的回味和膜拜。B站负责人认为,“年轻人真正能够去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美的东西,并且自发地传播,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数据显示,2020年B站上的“国风新青年”达9603万,5年来覆盖人数增长20倍以上,“国风”视频创作同比增长331%。在其他平台上,“国风”也已成为热门兴趣圈层,这些青年人通过参与话题、录制短视频、展示国风舞蹈、创作国风音乐等方式,表达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呈现自我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

  2.自信:澎湃“国潮”背后的深层动因

  国家力量筑牢全方位民族自信。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为中国自主品牌汇聚了葳蕤蓬勃的发展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恢复一枝独秀,充分展现出大国实力,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空前提升,为“国潮”势如破竹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的中国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开始替代日韩、欧美品牌,成为市场主力。文化内容生产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世界动漫电影的票房纪录,在民族文化元素运用方面,可与世界高标准动漫作品媲美。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体现了国家实力壮大后民族自信的巨大提升。

  传统文化赋予国货复兴生命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双创”复兴,为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无论是承载着华夏千年文化与审美的汉服出圈,还是今夏各大旅游景区文创雪糕的刷屏大战,抑或是近期走红的黄鹤楼诗词瓶,近年来备受大众追捧的国潮热点,几乎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子。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既实现了品牌自身的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备受关注的“国潮”文化,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自信提高的同向同行,本质上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成果与反映。

  政策红利助推国货自强。2017年,国家设立“中国品牌日”,鼓励国货品牌讲好中国故事,重塑国人对中国品牌的信心。2020年,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我国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国产品牌也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品质坚守中,逐渐撕掉以往价低质劣的标签,借力文化势能和消费升级,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品质能级,开始越来越多地登上世界舞台。

  “后浪”奔涌成为消费舞台主角。身穿“中国李宁”LOGO的卫衣、脚踩回力鞋,成为当下青年人彰显时尚与个性的一种方式标志。“我注意到,现代年轻人已经不像我们那时那么崇尚西方潮流了,或者说,他们更有勇气正视造就自己的土生土长的文化”,60后国风爱好者石志宪如是说。《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国货消费中,“后浪”积极性明显高于“前浪”,90后年均支出5307元购买国货。新消费背景下,“网生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一方面,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了对本土品牌的自信与热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认知和理念不同于从前,不再盲目追随国外品牌,开始选择“潮流时尚”与“品质、性能、价值”并重的中国品牌。他们以此来表达自我主张和生活态度,获取价值归属和身份认同,也赋予了中国品牌星火燎原的发展空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国潮”澎湃 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