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难终不悔 惠吉初心护夕阳
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伴随着不断加深的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银发老人将大连选做长久居住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老人托付给养老院。
大力惠吉养老院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已栉风沐雨十七载,守护了无数老人直到他们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一度成为当地最具有影响力和声望的养老院。随着新型养老政策的出台,不少大企业、大财团开始涉足养老行业,但刘荣芬和儿子刘望君仍坚守初心,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吸引着不少家庭选择这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养老院——大力惠吉养老院。
选择养老 让生命更有价值
2021年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刘望君带一位没有亲人陪伴的患病老人到医院看病,他搀扶老人上楼下楼、缴费、办入院手续……老人不断地给刘望君道谢。刘荣芬看到儿子对养老院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心里无比欣慰,因为只有养老院有好的继承人,才能将爱心传承下去。
刘荣芬从事养老行业十余年,却并非护理专业出身,1992年她经营了5条城市公交线路的公交车,在赚取了一些资金后,要强的她并不满足现状,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2000年的一天,刘荣芬偶然通过新闻了解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她敏锐地意识到,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会愈发加快,这件事在她心里默默埋下了从事养老服务业的种子。
2003年儿子刘望君退伍后打算自主创业,他从小明事理、有爱心,在部队高强度的训练下更是充分磨炼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加深了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刘荣芬提议儿子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创业工作,没想到儿子非常认同,母子俩一拍即合,想法达成一致后,刘荣芬迅速用赚到的钱买下了一栋小楼,开启了大力惠吉养老院的爱心之路。刘荣芬说:“我的父母是老干部,一辈子为国家和社会付出不求回报,所以养老院的名字我取得是父亲和母亲名字中的各一个字,这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我要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传承下去。”
养老院创办初期,行业经验不足,刘荣芬和儿子刘望君就到处出差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人才,从而组建专业护理团队。养老院以“一切为了老人”的朴实经营理念,接收了社会上很多低端收入老人,受到了老人、家属以及社会的一致称赞。
关注贫弱 让所有老人都有家
大力惠吉养老院成立后,刘荣芬负责管理经营,其爱人负责采购所需物品,刘望君则负责外部事务,全家齐上阵只为让社会上所有老人都能有个家,很快养老院就住满了。
养老院住满后,仍有许多老人不断上门咨询,对于这么多仍面临着养老难问题的家庭,刘荣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2007年刘荣芬和刘望君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又创办了大力惠吉老人院分院,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个养老院是以家庭模式经营的,可以对老人进行更细心地照料。沙河口区分院也在很短时间内声名远扬,养老院入住率甚至达到了100%以上。为什么超过100%呢?因为有些贫困老人无处收留,刘荣芬就特意在楼的过道里加了一些床位,让贫困老人也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家。
为了更好地照顾越来越多的老人,2010年刘荣芬在西岗区又开立了西岗二院和一家专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大力惠吉养老服务中心。
大力惠吉的蓬勃发展与无私大爱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和认可,并被设为当地低保老人定点养老单位。伴随着定点单位的设立,养老院很快就成了当地贫困老人心之所向的地方,但因当时低保老人的补助少,多年来养老院更多的是在做公益,利润微乎其微。
虽然利润少,工作累,但刘荣芬认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接受了老人,就要为所有的老人负责。在专业方面,刘荣芬带领员工参加养老协会组织的各种护理培训,不断学习提高,并且考得了高级护理证书;在医疗方面,大力惠吉养老院和铁路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专业的医生每隔半个月就会来给老人们做一次检查,遇到紧急情况,附近的中西医医疗诊所会24小时派医生进行上门看诊服务。
在刘荣芬和护理员们的精心呵护下,住在这里的老人都焕发出了晚年的风采,院里其乐融融、一片祥和。
至诚至善 用爱温暖老人
大力惠吉养老院里住着这样一些老人,他们生活贫困,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刘荣芬说:“办养老院就是为了解决老人养老问题,老人找上门了,就说明对我有一份信任,所以无论多么困难我都尽力接收。”多数低保老人可以向养老院交一些政府的低保补贴,但也有少部分三无贫困老人因户口关系不明,政府没有办法给予补贴,这就造成了有些老人住了两三年却没有交过一分钱,对此,刘荣芬虽然也感到经济压力很大,但她更不忍心看老人留宿街头。
六年前,有位老太太因找不到女儿被政府送到了大力惠吉养老院先住下,虽然是免费住进来的,但刘荣芬对待这位老人也同样用心,还为她购买一年四季换洗的衣服和床上用品等。这一住就是3年,终于有一天老人的女儿找到了,要到养老院接老人回家。刘荣芬告知其女儿应先把三年内在养老院住的费用交还再走,老人的女儿顿时在刘荣芬面前哭诉起来,她说自己生活也很困难,如果再交钱就无力赡养妈妈了。善良的刘荣芬一下子就心软了,不但没再追问费用的问题,还亲自给这位老人准备了几件衣服并送母女俩离开。
“当时我还有十几辆公交车的生意,家里有一定的实力,所以遇到有些老人到医院看病、养老送终等,我都会帮老人们垫付钱,既让老人安享晚年,也为政府排忧解难。”刘荣芬说,很多垫付的钱再也没有还回来,但她总是会下意识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来没追究过任何一位困难老人。
刘荣芬扶贫济弱的事迹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吸引了不少媒体慕名前来采访报道,还有一些企业和爱心人士前来捐钱捐物,但刘荣芬表示:直接捐钱她会拒绝,钱可以捐给负责相关管理的社区单位,她只接受爱心人士的捐物,这样可以直接给发放给老人。
2021年春节过后,就来了很多爱心人士为老人们捐赠物品,有捐食品的,也有捐送衣服的,每当这时,刘荣芬内心都无比感动与自豪,这也是她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的动力。
历经磨难 坚守初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是遍布各种荆棘,只有坚守初心永不放弃才能够达到事业和内心的圆满。大力惠吉养老院风雨兼程十几年,也出过“事故”,刘望君还一度因事故被带到派出所配合调查。
事情是这样的,2018年有个刑满释放的人无处可去,相关部门就来到大力惠吉养老院与刘荣芬协商让其收留,一向善良心软的刘荣芬为了养老院的安全当时就一口拒绝了,可政府人员说仅在这里过渡一段时间,很快就会调到其他地方去,刘荣芬这才应允让其住在一家分院里。
可是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这个人住进来后与一位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并意外致死。事发后,刘荣芬主动承担责任并赔偿受害者亲属。出事后,那个分院就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如今已经过去3年,可是依然无法正常营业,这让刘荣芬颇感焦虑和无奈。
面对困难,刘荣芬并没有退缩,她说:“那家养老院出事不能正常使用,我还有其他两家养老院,我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对已入住进来的那么多老人置之不理,不能放弃身上肩负的责任。”刘荣芬的丈夫是党员,养老院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党支部,还曾被评为当地“先进党支部”。刘荣芬虽然不是党员,但仍感觉身上有一份责任在,越是困难的时候她越要坚韧不拔的坚守。
来日方长 未来可期
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收获。谈到未来,刘荣芬毫不犹豫地说,她依然会携全家在养老服务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她相信,只要坚守初心,秉持一切为了老人的宗旨,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目前,两家大力惠吉养老院还在正常运行中,平均入住率达80%以上。刘荣芬说:“在照顾老人方面我们有的是经验,依然会实心实意的对待每位老人,把他们当作家人。”事实上,刘荣芬和刘望君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依然尽最大能力为老人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和伙食,让老人度过幸福而又美满的晚年。
最近,有位老人膀胱里长了瘤,小便困难需要插上尿管,还要经常到医院治疗,更换尿管和尿袋。现在刘荣芬和她的养老院经济不如从前了,没办法再多请一些护理员带老人去医院看病,于是她儿子刘望君就亲力亲为,每次去医院,刘望君都背着老人上上下下,挂号、排队、就医、取药……从没有任何怨言,他认为这是自己对老人有责任,只要他不倒下,就会用满腔热忱守护好养老院每位老人的健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刘荣芬和刘望君用爱心筑起的大力惠吉养老院一定会从磨难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在成长中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