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人生》是一部由姚庆涛执导,张帆 / 罗京民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醉美人生》精选点评:
●电影频道在播。
●故事俗套点,但还是能打动人,就是男主不学贵州话真的太假、让人出戏
●故事有点老套,演得不错的。
●在参奖的短片中最值得一看的片子
●考试影评电影,希望能过,给五星!
●酒,父子,亲情,关键点越少越好。
●18年
●我觉得挺感人 表演很到位
●品,你细品
●父亲把酒交给儿子的时候有泪点
《醉美人生》观后感(一):酒香入人心(原创,不许转载)
父亲的爱往往是内敛而深沉, 如同一坛美酒,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醇厚。影片《醉美人生》由姚庆涛导演执导,讲述了一个老父亲以做酒比作做人的道理逐渐感化不成器的儿子的故事,影片中的镜头运用和音乐运用尤其突出,展现了不善表达却温暖人心的父爱。 镜头是电影的灵魂,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能将丰富的人物神情和细腻的内心情感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影片的开头便是位老人的近景,近景将老人的神情清晰地记录下,展现了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的孤独、无助,并且该镜头还带着轻微、有节奏的晃动,增强了影片的写实感。父亲教导儿子做人如做酒的两人面部特写镜头深入人心,父亲的怒其不争和儿子的逐渐醒悟从两人各自的特写中表现出来。类似这样深层含义的特写镜头在影片中还有许多,例如自行车上的小坐板、父亲拿酒碗接住在桌面的酒等等,无一不是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爱。此外,影片中还大量运用摇镜头来凸现人物的情感,较为典型的便是以下两个;其一,由父亲打电话给儿子的画面摇向坐在墙角的儿子,体现了儿子此时的无奈、无助之情;其二,便是由儿子手中握紧的酒摇向儿子此刻的复杂神情,表现了儿子心中既感动又不舍送出的心理;父子之间的逐渐缓和也从两个镜中突出。影片最后的一组跟镜头最具特色,儿子一边紧握着父亲为自己酿的茅台酒,一边向前跑,象征着儿子“跑”出迷茫、困境,成功被父亲感化。深沉、内敛的父爱在导演的镜头运用中巧妙地展现出来。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配合着画面的变幻而变化,宛如有生命一般,时而欢乐时而悲悯时而婉转,引领着整部影片的节奏。父亲与儿子重回贵州的路上,由大提琴和萨克斯奏响的欢乐乐曲响起来,配合着父亲兴奋得左顾右看的样子,更表现出了父亲心中对儿子的期盼以及回老家的喜悦。不仅如此,同样的欢乐乐曲也在父子两人一起制酒、学习的片段中响起,表现了父亲与儿子的关系逐渐缓和,更是渲染了父慈子孝的美好气氛。除此外,在儿子拿到酒后乘坐出租车回城的片段中,响起了由大提琴演奏的悲伤乐曲,体现了儿子此时此刻的矛盾心理,儿子心中的彷徨和迷茫在忧伤的大提琴曲中展露无疑。最后,在片尾中儿子为父亲搓背的场景,一曲轻松旋律的《朋友再见》响起,展现父亲与儿子的温情的同时,也结束了影片。 父爱便如同浓烈茅台酒,浅尝无味,下肚后才能发觉其中的热烈、温暖。正如影片中所呈现的,父爱如酒香般,逐渐温暖儿子的心。
《醉美人生》观后感(二):禁止盗用 生活不易 帆帆叹气
让我留在你身边
—-浅析《醉美人生》
微电影《醉美人生》由姚庆涛导演执导,以时间线为轴,茅台酒为叙事线索讲述了年轻人小辉在与父亲的相处中逐渐受到感悟的故事。
镜头的巧妙使用对于影片的叙述起到了重要作用。影片开头,运动长镜头下展现出的是小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风貌,体现出他不务正业,油嘴滑舌的性格,同时起到了叙事作用,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当父亲听到小辉说要带自己寻找儿子时,特写镜头下老人的面容逐渐舒展开来,“走起!”,一句对白体现出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儿子的牵挂。父亲给儿子打电话的同时,画面通过摇镜头转向做在墙角的小辉,父亲明明近在咫尺却无法认出自己,体现出小辉的无奈与心酸。而他对于父亲心态的转变也是由一件件小事的发生。特写镜头中呈现的老旧的自行车的后座,以及对于过去二人共同场景的回忆通过回忆蒙太奇的手法展现出来,引起小辉内心的波澜,此时他才又重新体会出父亲对他的付出与关爱。正反打镜头下父亲与小辉针锋相对,紧张气氛上升到顶点,但最后父亲在教导小辉做人如做酒时脸上通过特写反映出的激动严肃的神情,既体现了父亲做事严谨,专一的态度,更令小辉动容。
当小辉给父亲念信,二人虽面隔一堵墙,但此时的心墙已在悄然融化,玩世不恭的小辉竟也展现出内心柔软的一面,长镜头的使用起到了情感积累作用,小辉真情的独白既真实地展露出小辉对父亲的关爱以及一种歉意,亦令父亲感受到温暖。在选择卖车留酒后,小辉露出久违的微笑,运动长镜头之下他开始奔跑,手里握着的是那瓶父亲赠给自己的茅台酒,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此时他明白了一切,想做的就是好好的陪在父亲身边。
音乐的使用是本片的点睛之笔。整部影片的音乐随着人物心情改变同时变化出不同的节奏风格,当小辉带着父亲回到家乡,轻快欢乐的曲调体现出父亲想要见到儿子心情的愉悦以及对家乡的怀念。叙事蒙太奇中,二人共同生活的片段同样伴随着温馨舒缓的音乐,象征着二人关系的缓解以及情感的不断升华,亦渲染出温馨和谐的亲情气氛。在小辉拿到茅台酒后,冷色调的画面中,一人独自坐在出租车上,此时的音乐显得较为低沉缓慢,映射出小辉沉重矛盾的心理。窗外的城市情景灯火通明,与小辉复杂的心情形成对比,但后来小辉的选择不言而喻。在影片的最后,镜头由局部拉到整体,伴随着明亮的光线,暖色调的全景镜头下展现出的是小辉帮父亲洗澡的画面,音乐也随之响起为曾经欢快的歌谣,营造出欢乐愉悦的气氛,二人其乐融融,共饮美酒的场景让人倍感欣慰。
也许父亲因为痴呆再也无法辨认出小辉,但此刻小辉早已感受到父亲对自己最深沉的爱,而他此刻唯一想选择的就是放下一切的执念,奔向父亲,不管是以儿子亦或是朋友的身份,他想的只是好好的留在父亲身边,都陪他渡过。
《醉美人生》观后感(三):几百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家,是浓浓的爱语,是絮絮的唠叨,是一页一页翻过去的琐碎日子,是烙在游子心中深深的印记,是无论天南海北,游子心中永远的深深地眷恋。
在丰富而变化的,具有自由而狂妄的姿态中,乡关逐渐远去,家乡以最丰富的情感特质,于虚实相间的况味去揭示真实的、有意义的形式,揭示人生之况味。
于城市现实模板中,借颜色与人声书写真实生存之道,穿插于真实生活之中,色相繁多,光影影绰,低饱和度的光线充斥于现代都市各个角落,氤氲于每个现代人心中,于特写镜头中缓缓展现于受众眼前,快节奏的剪辑如酒神狂醉般疯癫,激化情绪节奏,绿色调始终在场,于低饱和度中,在人心诡异、谣言漫天的时代,蛊惑着现代人于金钱利益中的自我迷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畅,而绿色本身意味却是生长、希望,成长一词并非物象轮廓能表,是具有心灵超然的山川草木,始终悬浮在现代人心中,而人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生命世界,少文字容量的口语化对白,贯穿于现代生活之中庄谐互喻之味勾勒着都市之情感态度,在普通话日趋普遍的今天,由最初的交流共享之意转变为于时代不相融合,不知家为何物之意,现代都市也由此演变为如沫泡影的世界。
于缥缈柔美的水乡小镇,大景别内其中的内蕴共同描摹着一种虚幻的人生感与宇宙感,达到“复得返自然”之韵,明度较低的寥寥色相中,高、低调的交织充斥于南方小镇,低调的光影于室内,划分出明显的明暗视觉节奏,室内的各角度被黑色所席卷,以缓慢悠长的速度切换,舒缓了影响节奏,人物于声画同步中出现,脸上的明暗区分明显的光线映射其中,隐喻着家庭关系中的代际问题,而室外高调的自然光挥洒影像各个角度,背景的烟雾缭绕逐渐趋散,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终找寻到家的寓意,传达出关于人生百态、社会镜像的语义,以现代都市精神漂泊为载体,记载着他们的故事,以群像为介质,传播一方的信念,以写实写意为平台,书写着历史的画卷。
形式语汇不仅仅是简单的代码,同时也是创作者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手段,与生命长河中,触目皆形,所在皆真,以此成就生命的意义,书写人生灿烂之星火,实为生命长河之物化写照。
音响塑造了一个原生态的生命空间,揭露一个真实的世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于无声处惊风雷。一方面社会音响中,多文字容量的嘈杂人声与之可听化的汽车音响中,拓宽了新的画外空间,同时也将都市生活扁平化,将人物之间的对抗与不融合映射于时代人心中,不可见的形式使受众产生共情之感,另一方面,风声始终在场,宛如有生命一般,时而欢乐、时而悲悯、时而婉转,蝉鸣与之共同引领着影片的节奏,共同形成安土重迁的集体主义内蕴与成长救赎的影像主题,影像中章,人物特写中带着微晃,慢节奏的画面,增强了父亲与儿子逐渐醒悟并和好的写实感,画面一转,提琴的诙谐幽默与钢琴的舒缓悠长共同交织,二人一起制酒,学习于背景的雾中凸显在自然音响瞻望下,进入了一段新的位置旅程。
构图使导演主观的叠加,烘托人物内心,构建个体生命的本体于人生的况味,传达无限的蕴意,经典主义构图下的不规则构图,将人物之间的对抗与不融合映射时代之中,借车窗、门等自然道具,将宇宙万物扁平化,背景的云雾以浅景深构图存在,抒发着苍凉而又温情的情感特征,以群像的形式构建人类生存下的东方文明。
“外枯而中膏,似淡则实浓”,雄厚的生命不是从艳丽中求得,而是从淡中撷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色即空,淡去色相而得色之灿烂,当其无,方有韵生。
空镜头于时代中呈现宁静致远的氛围,于白描中勾勒日常风景之诗,画幅始终以宽银幕为卷,似有中国山水画之意,软光于水乡之中毫无介入感,静穆的观照与心灵的飞跃,禀赋着的诗心映射着天地,上善若水一词出自道家,水之意象于道家的浪漫超然之中,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象化、肉身化,烟雾缭绕之间,是舒缓着的影像节奏,是受众视觉的奇观展现,更是东方山水画卷中留白之味,而影像终章,父子二人的景别逐渐拉大,水气氤氲,暖色调的光线氤氲其各个角落,在此刻,烟雾不是与现代、家庭代际的不融合,而是家庭救赎之意的独特展现,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说,共同塑造独特的宇宙世界。
无色的世界、空灵的世界以及如沫泡影的世界被虚灵化、节奏化,共同塑造生命之求真精神。